第385章 0380【转守为攻】(为企鹅大佬加更)
种师道让各部清点人数,此次乘舟强攻,总共折了七百多人。
有许多不是淹死的,而是扔兵器的动作太慢,或者个别士卒没反应过来,在接近岸边时被义军射死的。
不着甲遭到射击,死亡率极高!
将领也死了一些,比如种师道的侄子种浤,折可求的侄子折彦野等等。
“父亲,撤军吧,”种溪劝道,“褒谷口乃天险,贼寇又准备充足,根本不可能攻破,更何况如今军心士气尽失。”
种师道仿佛一夜衰老十岁,摇头说:“凤翔府定有贼寇细作,到处谣传种家勾结贼寇、拥兵不前、虚耗粮草。就这样撤军回去,如何跟朝廷交差?”
种溪憋屈道:“难道还要像昨天那般,把将士送去受死吗?已经逼着他们去死了一回,下次还有谁愿登船?怕是要闹出兵变!”
种家和折家的部众,真就属于精锐。
明摆着是去送死,有两家子弟带头的情况下,居然真能逼着恁多士卒登船。
虽然过程拖拖拉拉,但终归是上船了。
只能有这么一次,下次百分之百会闹兵变。
种师道自欺欺人道:“褒河涨水期不易行,遭到砲击容易翻船。枯水期再攻一次,那个时候就好打许多。”
种溪盯着父亲看了半晌,一声叹息,默默退下。
种师道命令士卒去砍伐竹木,铁制兵器虽然没了,赤手空拳回来的士卒,还可以用竹枪、木枪作战。
这道军令,迅速引来全军将士的反感。
人家朱大郎已经仁至义尽了,根本不愿与西军翻脸。朱大郎继续占据四川西军将士回陕西老家,井水不犯河水,为啥还要拼个你死我活?
大部分士卒,都是这种想法。
在古代底层人民的意识当中,这种乡土思维很正常。他们在陕西能爆发战斗力,远离家乡就没有作战欲望了,打顺风仗自然毫无问题,一旦逆风就想着早点撤军回家。
朱大郎在四川造反,与咱们陕西人何干?
“经略,贼寇在修栈道。”又过一日,侦察兵回来报告。
种师道有些疑惑:“还能修哪里的栈道?”
侦察兵说:“把我军修的临时栈道,换成那种长久栈道。”
临时栈道的木头,没有经过阴干、防腐等特殊处理。这个时候还能凑合着用,到了冬天气候变冷、空气湿度降低,栈梁和栈孔之间缝隙变大,必然出现松动,受力过重是有可能会塌的。
种师道稍加思索,就明白朱铭想干啥,无能狂怒道:“此人何其阴险也!”
把临时栈道换成长久栈道,不过是顺带的。
朱铭的真正目的,是传达自己要进攻的信息。
但偏偏不立即发动进攻,而是每天更换栈道。越是把栈道往前翻修,西军将士的压力就越大,再加上之前善待释放俘虏,估计没修几天栈道,就有无数西军想着开溜了。
种师道亲自前去查看,只见两岸的栈道上,皆有义军拿着那种奇怪的铁棍子。
种师道隔得老远,义军就把铁棍子举起,吓得他连忙往后退闪。
床子弩倒是可以跟火枪对射,那玩意儿射程超过两里。但体型太大了,栈道上根本摆不开,行军时须得拆开才能过栈道。
“派出神臂弓手,去射贼寇修栈道的工匠!”种师道也不让义军好受。
义军水师,每日都要派几条船逡巡。
见有人扛着一米多长的大弩过来,八条战船的平夷砲,纷纷朝着栈道砸石头。
准头太差,没能砸着。
但西军的神臂弓手,也被吓得不轻。又恐惧义军的“法器”,不敢靠太近,远隔三百米就开始张弩,一箭擦着火枪手飞过去,把义军火枪手给吓了一跳。
朱铭得知情况,立即派出亲卫火枪队登船。
起兵一年多时间,朱国祥扩大了生产规模,当越来越多工匠熟练起来,火枪制造速度也迅速提升。
同时,还把火枪制造工艺,分解为几个步骤,进行原始的“流水线”生产。
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多把火枪!
栈道上的义军已撤回,等战船载着火枪手抵达,他们才又从石门出来修栈道。
两岸栈道的神臂弓手,正在努力拉开弓弩,只听砰砰砰一阵响,三百多支火枪发射,瞬间就躺下好几个。
侥幸生还者,吓得连滚带爬开溜。
不止如此,义军水师继续向上游航行。沿途所过之处,但凡看见栈道上有人,就是一顿子弹打过去。
一番操作之后,长达八里的栈道,已经没有西军敢站在上面。
折可求说:“那不是什么法器,而是贼寇的兵器。海外仙人再大方,也不可能一口气送恁多,只能是贼寇自己造出来的。撤军吧西军儿郎不该在这里丧命。”
历史上,折氏族人被金兵抓住,折可求便带着三州之地降金,还带着金军去攻打陕州。
这位老兄本来就不是啥死忠之辈,如今被朝廷君臣的操作给恶心到,根本就不想再跟义军拼命。
种师道沉默不语,他也想撤军,但没法向朝廷交差啊。
他是主将,撤军需要他来担责!
“再等等吧,水浅之后还能一战。”种师道望着湍急的褒水自言自语。
由于栈道上不敢站人,义军究竟有什么动向,西军那边完全不知道。
只知道义军正在修栈道,而且肯定越修越近。
什么时候修过来,或者不再修了,踩着临时栈道就杀过来。到时候该咋办?
还有从火枪子弹下逃生的西军,回营之后也夸张宣传火枪的恐怖,这个消息传播开来让士气更低。
种师道下令拆毁栈道,白天怕挨枪子儿,那就夜里再拆。
义军的火枪手,不可能晚上也坐船过来,且黑灯瞎火不容易寻找目标。
栈道一拆,西军士卒终于恢复点士气,不再担忧义军突然杀过来。
……
沙河。
折彦质曾带兵顺着河谷奇袭汉中,半路遇到义军山寨便灰溜溜的原路返回了。
这些日子,双方都把焦点放在栈道上。
义军水师也时常载着火枪队逡巡,偶尔还会越过栈道区,朝着河边放哨西军射击。
种师道只能加强夜晚警戒,防备义军坐船过来劫营。
虽然种师道也告诫士兵,谨防沙河方向的突袭,但注意力早被栈道和水师吸引过去。别说巡逻的哨兵,就连将官都难免疏忽大意。
古三和石彪二人,率领朱铭的亲卫队,先去山中营寨补给。
休整一日之后,便带着干粮出发。
扛着小船翻山越岭,走了二十多里山路,然后坐船顺流而下,直奔四十里外的西军营寨。
奔袭部队只有一千人,全是朱铭的亲卫队。其中五分之一,来自大明乡和金潭村,剩下的从各军当中挑选精锐。
距离沙河口还有数里,古三、石彪便弃船登岸,害怕被守在那里的西军发现。
几百年后,这里也属于石门水库的范围,水位上涨根本就找不到落脚处。
但此时却有一些平坦河岸,连同不那么陡峭的山坡,正是西军的营寨所在。
几万大军,地形又狭窄,扎营时绵延近十里。
古三、石彪带兵弃船翻山,避开最容易袭营的地方,也是西军防备最严密的地方,随便选了一处营寨作为夜袭目标。
白天躲在山岭中,古三和石彪亲自去观察敌情。
他们位于山崖之上,可以俯瞰西军营寨。
选定好合适的地点,便回到林中休息,傍晚将每人携带的绳索连起来,绑在树上进行固定。
还在林中寻块岩石,躲在岩石后面生出篝火,用篝火引燃火折子备用。
一个又一个亲卫士兵,顺着绳索从峭壁降下,来到西军营寨的后方。
这种操作,已经不是加强警戒能防得了的,种师道只是让将士看守沙河口,哪料到奇袭部队从头顶降下来?
延绵十里的西军大营,哪有精力处处防备头顶啊。
几万人中选出的精锐,天天都能吃肉,完全可以称为“特种兵”。
他们降到半山腰坡度稍缓的地方,取出腰间火把和火折子,还互相围在一起尽量挡住火光。
然后举着火把往下方营寨冲。
为了翻山越岭,没有穿任何铠甲,甚至都不带长枪,全部手持一把腰刀。
西军的哨兵,都在防备褒水一侧,根本无人关注背后。
点燃几座军帐之后,才有士卒大喊:“走水了!”
“杀!”
义军精锐冲进军帐乱砍,也不把敌人砍死,吓得对方逃命即可,更多精力放在四处点火上。
熊熊火光,一处接一处燃起。
无数西军士卒在睡梦中惊醒,别说穿戴盔甲,就连兵器都顾不上拿,便在黑暗中惊慌失措乱跑。
这些西军将士,早就不想打了,遭到夜袭之后,士气完全崩溃。
“父亲快走!”种浩、种溪二人,拖着种师道就跑。
西军营寨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在褒水东岸,一部分在褒水西岸、沙河北岸。而古三、石彪夜袭的营寨,则位于褒水西岸、沙河南岸。
沙河是褒水的支流,两河交汇之处,停靠着许多小船。
种师道父子三人在黑暗中奔逃两里地,飞快跳上小船去另一处营寨。
逃得快的西军能够上船,逃得慢的就只能跳河。
还有不少直接跪地投降,因为他们想起来,朱大郎是不杀俘虏的。
种师道逃过沙河之后,发现沙河北岸也乱起来。这里的西军,根本就没遭到袭击,却依旧一个个惊慌逃命。种师道耗费整宿的时间,才勉强把溃兵给收住,但依旧莫名其妙逃走好几千人。
天亮之后,一船又一船义军,被运到奇袭夺取的营寨,与残存的西军隔着沙河对峙。
朱铭也不再更换栈梁了,带兵踩着临时栈道,把最北边一段修好,义军主力便移师到沙河南岸。
攻守易势,现在轮到义军进攻!手机用户看北宋穿越指南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599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