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满唐华彩 > 第561章 西度
    第561章 西度
    开了春,长安风和日丽,柳树枝上冒出了新绿。
    芙蓉园,曲江池畔,有一群人正在饮酒作乐,他们在岸边搭了帐篷,摆上瓜果。又雇了一艘画船,让伶人在船上弹琴跳舞。
    边吹着风边听着曲,边打着骨牌,好不自在。
    “和了!”
    “李承宏,你又放牌。”
    “我放尿去,啖狗肠,手气真差。”
    “走远点,你昨夜喝多了狗尿,休熏到我等。”
    走到曲江边的李承宏遂往北边又走了些,一边解着裤腰带,肚子却“咕噜”了几声,干脆往前方的树林里去。
    这一片其实是皇家园林,李隆基建来游玩的,如今荒废了下来,也只有些宗室偶尔会过来。
    李承宏也是宗室,他是章怀太子李贤之孙、邠王李守礼之子,论辈份,他是天子李琮的族兄弟,他的姐姐就是与吐蕃和亲的金城公主,他的哥哥李承寀则是娶了回纥公主。
    总之,他们家这种与皇帝不近不远的亲戚关系,最容易成为和亲的对象。
    在草木之中选了一片对着湖面、风景颇好的地方,李承宏才蹲下来,正准备放松,忽听到有树枝被踩断的身影,他转头一看,连忙拎衣裳站了起来。
    “殿下。”
    薛白也是听到动静,从一株大柳树后方探头往这边看,见了李承宏,遂大大方方地站出来,道:“广武王倒是好雅兴。”
    “不敢,请殿下恕我不能全礼。”
    李承宏偷眼看去,分明还见到那棵柳树后有一女子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只有一个裙摆飞扬的背影如惊鸿一瞥。显然,薛白今日正在这里与人私会,恰好被他碰见了。
    从大明宫骑马出来,顺着东城的夹墙一路到芙蓉园赏景,确实是很方便的赏心悦事,但不知那女子是谁?
    “近来本想召你谈谈,今日既然碰见了,正好。”薛白说着,招了招手,走到湖边说话。
    李承宏自诩长辈,心里暗骂他无礼,但还是系上腰带,努力夹紧两股,缓缓走了过去,道:“殿下尽管吩咐。”
    “你对吐蕃了解吗?”
    “殿下,莫不是又要让我家和亲?”李承宏听到“吐蕃”二字就吓了一跳,因他诸多子女中正有个适龄女儿,连忙道:“若如此,我……我可是绝不能答应的。”
    薛白摆摆手,道:“并非和亲,吐蕃使节来,你只需要指出其中哪些是与金城公主相善的足矣。至于其它,我到时自有安排。”
    “真的?殿下不是欺我老实、诓骗于我?”
    “国家大事,岂与你说笑。”
    李承宏想要摆出长辈的派头压一压薛白,可惜气势不足,最后反正是乖乖领了差事,答应到时以郡王身份与礼部官员一起迎接吐蕃使者便是。
    说过此事,眼见薛白还不走,他拱拱手道:“那我就告辞了。”
    “嗯。”
    薛白站在曲江池边,看着李承宏那有些紧绷的背影,独立了一会,似乎在盯着他是否还打算随地解手。
    历史上,大概也就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大军攻入长安,扶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此事在浩瀚的历史尘烟中或许只是一件小事,没有人会真的把李承宏算进唐皇帝当中,可对于如今生活在长安的普通人而言却是又一场灾难。
    故而,对待达扎鲁恭,薛白十分慎重。
    李承宏终究是把一泡屎憋到了茅坑里才解决,从这件事上,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害怕薛白。
    当他回到牌桌上,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李珍便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我方才遇……”
    李承宏话到一半,本想把薛白与某个女子在芙蓉园私会之事拿来打趣。但他其实能感觉到自己走了之后,薛白一直在背后盯着自己,威胁之意不言而明。
    “迷路了。”
    很快,骨牌碰撞的清脆声音就再次响起。
    ~~
    次日。
    朝会之后,韦见素受到了薛白的单独召见。
    事实上,韦见素对现在的朝堂格局很不满意,他想要的“太子监国”应该是太子在旁边看着、由宰相决断朝政。
    这次谈论的却是大唐田亩、人口的问题,薛白认为,经过两三年的战乱,豪门大族隐匿田亩、逃户的情况愈发严重了。
    对此,他问韦见素的看法。
    “想必,殿下早晚将着手解决此事,到时老臣必已不在朝中了。”
    “韦公何出此言?”
    韦见素是个颇古板严肃的人,便从李隆基任用宇文融为相的旧事说起,谈及清查隐田与匿户要面对的种种困难,让薛白安心等着,待到根基深厚、名正言顺了再考虑这些事。
    薛白很虚心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见薛白愿意纳谏,韦见素还多说了两句,表示以前对殿下多有误会,现在殿下澄清了身份,又确实贤明,他自当支持殿下云云。
    之前两人的关系不算好,近来则有在发生一些转变。
    接着,薛白又试探地问道,想要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相应地减少官员门荫,是否可行。
    “万万不可!”
    韦见素一听就严正反对,而且是态度坚决。
    于是薛白对他的立场就更加清楚了,清查田亩人口这种能缓解土地兼并的事情能接受,涉及到世族核心利益的事还是会本能地反对。
    那么,真正不能急于求成的事反而是科举的变革,薛白遂道:“韦公不必激动,我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如此来来回回了几次,薛白才似不经意般地抛了一句话。
    “对了,不知大唐的寺庙如今有多少土地人口?”
    韦见素一听,马上捕捉到了薛白的意图。
    今日先谈了两个问题,最后的矛头竟是直指佛门了。
    平心而论,韦见素依旧不支持,十分生硬地摇了摇头,道:“臣不知。”
    “可查否?”
    “臣以为,佛家普渡众生,劝人向善,可使社稷安定。”韦见素顾左右而言他。
    薛白道:“是啊,我亦认为佛家可助人消弥戾气,有意使之劝导吐蕃,让其罢兵戈,使社稷安定,韦公以为如何?”
    韦见素听得懂他的意思。
    大唐开国之初,有一个名叫傅奕的官员曾上奏了一封《请废佛法表》,认为僧侣“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请求将“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勿度小秃,长揖国家,自足忠臣,宿卫宗庙。则大唐廓定,作造化之主,百姓无事,为牺皇之民”。
    此事最后因为朝臣们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但当官的都是聪明人,对寺庙经济不停膨胀的后果其实十分清楚。
    简单来说,薛白想要整顿大唐境内的佛门,把寺庙的土地收回,勒令僧侣还俗种田。另一方面,还要把佛门传入吐蕃,借此引发赤松德赞与达扎鲁恭之间的冲突,并吞食吐蕃的赋税,感化其戾气。
    而他还想选用最激烈的手段,比如在大唐灭佛、有意地引导僧侣进入吐蕃传教。
    韦见素在考虑自己还能不能阻止薛白这么做。
    宰相之中,杜有邻不必说;李泌是道士,很可能会同意;颜真卿为了削弱吐蕃,也会答应;李岘为了赋税,至少不会反对得太强烈。
    而且,薛白刚才也答应过了,会等时机成熟了再查世家大族的隐田匿户,也不会动门荫入仕的制度。如此虚心纳谏,现在只想动一动佛门,若再不支持,就太不给他面子了。
    思来想去,韦见素终于是道:“殿下若想知道天下寺庙拥有土地、人口几何,臣仔细核查便是。”
    ~~
    又过了半个月,朝会上,薛白再次不经意般地问了一句。
    那是在讨论过吐蕃赞普是信佛教还是苯波教之后。
    “诸卿谁知,天下寺庙有多少土地人口?”
    一言既出,群臣面面相觑,皆不知如何回答。
    只有韦见素站了出来,答道:“据臣所知,天下间有小寺四万余所,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寺产良田有数千万亩,僧侣三十余万人,寺佃户五十余万,奴婢十数万。另有财产,包括有铁像、铜像、钟、磬等物,无算。”
    闻言,不少官员执着笏板的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
    尤其是户部官员们。
    大唐如今才多少人口?战乱之后,在册的不过七百余万户,田地不过十几亿亩,寺庙却占据了近十分之一的良田,还不交税?
    一问一答之间,太子与宰相在谋划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有信佛的官员当即站了出来,想要劝谏些什么。
    “知道了。”
    薛白却只是摆了摆手,什么都没说,便下令散朝了,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问。
    于是,许多官员认为这是虚惊一场,不少人已经连夜写好了反对的奏折,却是连递上去的由头都没有。
    过了几天,这件小事的影响渐渐消退,朝廷却又下达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比如把河东节度使王缙迁为工部尚书,任元结为河东安抚使,第五琦权知河东转运副使,又将元载、常衮、刘宴等人调回了朝中。
    从这些调令中,有心人能够看出朝廷这是要对佛门有大动作了,比如,王缙信佛,调走他是为了防止他在河东庇护寺庙。而那许多擅长理财的官员得到重用,显然是朝廷想要没收佛门财产了。
    然而,就在这种风声渐起的时候,薛白的一次宴游,再次使得僧侣们惶惶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
    ~~
    趁着春暖花开天气好,玉真公主便邀请了一些皇室宗亲到曲池聚会。
    李承宏也来了,他还是担心朝廷要把他的女儿送去和亲,现在吐蕃使节已经在路上,他便想多打听些消息,听说玉真公主还邀请了宰相李岘,所以特意来凑个热闹。
    玉真公主之所以设这个宴,乃是帮王维问一问李岘,现在朝廷对佛门的态度,她虽是道士,但对佛门并没有恶感。
    李岘听了她的问题摆着手道:“真人何处听来的谣言?朝廷并无此议。”
    “殿下与右相不是盯上了寺庙产业?”
    “岂有此事?”李岘道:“朝廷还准备遣一批得道高僧,往吐蕃度化世人,弘扬佛法。”
    正说着话,却见李齐物也来了,身后还带了几个年轻人,其中有两人头上光溜溜的,身披袈裟,正是僧侣。
    玉真公主见了,不由向李岘道:“你看,也是来向你打听消息的。”
    他们一个公主一个宰相,身份高贵,坐在上首,却也能听到众人的议论。
    李承宏一见李齐物身后除了两个和尚,还有一个相貌丑陋却举止优雅的年轻人,不由问道:“这位就是近来声名鹊起的陆羽了?”
    “不错。”李齐物抚须而笑,道:“广武王竟也听过他的名字。”
    陆羽应声而出,道:“见过广武王。”
    李承宏哈哈大笑道:“那今日先不喝酒,尝尝伱煮的茶。”
    “恭敬不如从命。”
    自从陆羽随李齐物到长安,因他确实知茶懂茶能煎好茶,短短时日已在长安贵族中有了颇高的名气,今日一来,众人竟都想看看他的茶艺。
    于是茶器一一摆开,陆羽拿出他珍藏的杨子江水煮。
    李承宏上前一看,道:“此间人多,你却忒小气了些,煮这一点够谁喝的?”
    “广武王,非是我小气,茶叶虽有,好水却不多。”
    “我等就在这曲江池边,岂还缺好水?”李承宏浑然忘了,自己就常在曲江池中撒尿。
    陆羽微微沉吟,道:“若要曲江水,需用池正中心的中泠水。”
    玉真公主听得有趣,招了招身边的李季兰,道:“派人去池中,舀些中泠水给他。”
    “喏。”
    李季兰得了吩咐,便安排了两个小道姑划船去舀水,她自己则有些心不在焉,不时往芙蓉池那边看上一眼。
    “季兰子,你在等什么吗?”
    “没有。”李季兰又有些红了脸,回过头问道:“水舀来了?给我吧。”
    她有些慌忙,没想到那罐子颇重,一拿,里面的水倒了一半。
    “呀,怎么办?”
    “我们再去舀。”
    “火已然点着了,怕是来不及。”
    李季兰回头一看,再看看曲江池,想着池边的水与池心的水又能有甚差别,想必是那人装模作样,干脆就在池边把罐子装满,与小道姑提了回去。
    罐子放在茶案上,里面的水清澈透亮。
    办完此事,李季兰便要回到玉真公主身后站着,目光还是不自觉地往芙蓉园的方向偷瞥。
    忽然。
    “这恐怕不是曲江池的中泠水。”
    在她身后,陆羽舀了一勺罐中水尝了尝,道:“这必是近岸之水。”
    李季兰大吃一惊,心道这如何能尝得出来?莫非是这人看到了她们汲水的情形。
    她遂连忙往方才汲水之处看去,但见隔着篱笆与芦苇,哪能看到。
    李承宏也不信陆羽能尝出来,上前舀了一勺尝了尝丝毫没感到有任何异味。
    “季兰子。”玉真公主问道:“这是池心水吗?”
    “师父,是弟子在池边打的。”李季兰只好答道。
    “你真是,一天到晚魂不守舍的,再去打些水来。”
    “是。”
    李季兰遂再带着道姑去打了水,路上因为地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好在是摔在草地花丛间,倒也不痛,只是道袍下摆沾了花草的汁水,有些脏,红红绿绿的。
    这次将打来的水放在茶案上之后,陆羽一尝,微微一笑道:“这才是池心的中泠水,小生说的可有错?”
    “是。”李季兰不由叹服。
    在场众人也纷纷惊诧于陆羽辨水的能力,赞叹不已。
    李承宏将两罐水分别尝了,却是半点不同都没感觉到,只能自愧不如。
    慢火煎焙,煮茶的时间过得很慢,一群宗室贵胄却都等得住。
    他们反正不用春耕,有的是闲情逸致。
    茶香沁人心鼻,有悠扬的琴声响起。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是一个年轻僧人正在弹琴。
    这僧人大概二十六七岁左右年纪,长得虽不算高,却是面如冠玉,五官清秀,唇红齿白,更难得的是头型也是十分完美,圆而饱满。
    他琴技也是十分高超,与袅袅茶香相映,使人心旷神颐。
    “这人是谁?”李承宏不由向李齐物小声问道。
    “他法号皎然。”李齐物语气中带着些推崇之意,道:“他是谢灵运十世孙,字清昼,其诗文、茶道、棋琴书画皆不凡。”
    李承宏道:“我招待吐蕃使节,便缺陆羽、皎然这样的人物,可否割爱?”
    李齐物讶然,侧过头瞥了李承宏一眼,心道竟是这样的废物也能有差事,而自己竟还不如他更受重用。
    一曲罢茶也煎好了。
    只看陆羽给众人分茶也是一种享受。
    李岘捧着茶饮了,连连点头,先是赞了陆羽一句,道:“可为一代茶道圣手啊。”
    “谢李公盛誉,小生不敢当。”
    李岘又转向皎然,问道:“你也好酒?”
    “是。”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李岘问道:“这是你写的诗?”
    这是他在去看表演时,看到的赞誉虾蟆陵酿酒的诗,听说是一个名叫“皎然”的和尚写的,今日见到了这和尚,不免一问。
    “是。”皎然双手合什,道:“我为这酒写诗,酒家赠了我酒,惭愧。”
    李岘笑问道:“你是出家人,也饮酒?不破戒吗?”
    “贫僧虽出家,犹好诗酒。”
    李岘抚须而笑,道:“既如此,今日良辰美景,何不赋诗一首?”
    此时,众人的目光却都已从皎然的身上移开,往北边看去,不少人还纷纷起身。
    因为薛白到了。
    薛白今日依旧是微服私访,见大家目光看来,他摆了摆手道:“都不必多礼,莫搅了你们的雅兴。”
    “殿下。”
    “万不可多礼,都是我的长辈。”
    还是小小地推辞了一番,众人才重新落座。
    原本魂不守舍的李季兰这才像是回了魂,眼睛里多了些笑意,双颊似染上些红晕,与不远处的桃红相映,其娇艳之态,身上素净的道袍根本就压不住。
    薛白在玉真公主与李岘之间坐下,道:“方才在聊什么?继续。”
    “皎然法师准备作诗。”
    “甚好,请。”
    皎然双手合什,道:“季兰子方才打水煎茶,想必是摔了,贫僧便以此诗赠季兰子。”
    李季兰还在出神,忽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讶异。
    而皎然的一首诗也已念了出来。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诗确实清丽优雅,众人都夸了几句,又问李季兰的看法。
    李季兰连忙上向前皎然致谢。
    皎然便问道:“季兰子的诗名,小僧亦久有耳闻,不知今日是否有幸,得季兰子一诗?”
    李季兰余光稍稍瞥了薛白一眼,却见薛白正在与玉真公主说话,说的正是方才陆羽能尝出池心水与池岸水不同独特之处。
    她正要说话,薛白往她的道袍下摆看了一眼,忽然开口了。
    “我与皎然法师亦有缘,有一诗相赠,献丑了。”
    众人不由诧异,虽然都知薛白擅长诗词,可一直以来他都是能推就推,除了以前巴结太上皇,少有主动作诗的时候。
    皎然也是受宠若惊,连忙合手行礼,道:“贫僧荣幸倍至。”
    薛白遂起身,踱了几步,开口吟了起来。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同样是五言绝句,这首诗却是更为清丽优美,将皎然的诗句比了下去。
    薛白吟了诗,似乎还觉不足,饮了一口陆羽煎的茶,竟是道:“好茶,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些新茶,想与众人共赏,如何?”
    他有如此雅兴,大家自然没有不依的道理。
    可不少人心里却也泛起疑惑,殿下今日为何一反常态,要与两个未入仕的年轻人争短长。
    李岘看着皎然那颗光头,心中了然,知道薛白这是故意与佛门打打交道。
    李承宏则是看了看薛白、看了看李季兰,恍然大悟。他看出来了,殿下这是在争风吃醋,如此说来,那日在芙蓉园与殿下幽会的女子,显然就是眼前的季兰子了。
    ()手机用户看满唐华彩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60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2.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3.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玄幻小说]九龙归一诀
  6.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7.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8.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9. [都市小说]捞尸人
  10. [玄幻小说]神话起源
  11.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2. [网游小说]我的玩家好凶猛
  13. [科幻小说]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14.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5. [穿越小说]大清要完
  16. [修真小说]盖世双谐
  17.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18. [玄幻小说]普罗之主
  19. [修真小说]阵问长生
  20. [玄幻小说]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21.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2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3. [玄幻小说]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24.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