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长安朗月行 > 19 似乎救了个了不得的人物
    日上三竿的时候,马周终于出来了,泠风望着他身后簇拥着的四名乐伎,嘴都合不拢了,“四,四个!大哥,你……你真是春色无边啊……”
    乐伎们纷纷面带飞红掩嘴偷笑,马周脸更是涨得通红,一时似乎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了。
    泠风好死不死地又凑了上来,“大哥,话说,你不要紧吧?要不要喝点鸡汤什么的……”
    马周终于挂不住了,伸手狂揉泠风的脑袋,“闭嘴!”
    泠风吱哇狂叫,旁边顿时又是一片娇笑,马周简直想挖个地洞钻进去,木子诠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三人一起吃早饭,吃着吃着泠风突然又“噗”地一声笑了起来,马周本想问她笑什么,但直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便自顾自扒饭,他不问不代表别人没好奇心,只听木子诠道:“泠风笑什么?”
    果然,泠风便笑得抽抽着边道:“听说天下哥们有四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你看,咱们一起铲除了歹人,这算一起扛过枪吧,再加上昨晚一起那啥,这四铁里就占了一半了啊,哈哈哈……”
    马周脸又开始抽搐,木子诠反乐了:“这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言之有理啊,哈哈!”
    泠风顺杆往上爬:“是啊是啊,咱以后就是铁哥们了!子诠哥哥,以后要是有人欺负小弟,你可要帮我收拾他啊!”
    木子诠脸也抽了抽,看着泠风那满含期待的大眼睛,却不由自主地道:“那是自然!”
    卖萌太好使了!某人在内心深处无耻地呐喊了一声。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个更萌的笑容。
    木子诠微咳了一声,对马周道:“宾王兄,你们现在何处落脚?”
    马周已经吃毕,放下碗筷道:“我们现暂住在南坨山静云观,我二弟曾在观中学道。子诠接下来有何打算?”
    木子诠淡淡一笑道:“子诠天涯漂泊,四海为家,哪有什么打算。”
    马周立时道:“那子诠不如随我们一同上山,小住几日,我二弟若见到子诠,定然也十分欢喜!”
    木子诠微一沉吟便道:“那子诠便叨扰了。”
    马周连连摆手,笑道:“哪里话,子诠若也去了山上,那真是热闹得紧了,哈哈!”
    泠风蹭到马周身边,也跟着嘻嘻直乐,看着眼前二人在阳光下的笑容,不知为何,木子诠忽然对那道观中的生活有了一丝期待。
    妙儿听说木子诠要走,虽然早知如此,心下仍是一阵酸楚,神情便黯淡了下来。泠风瞧在眼里,心中也微微叹息,人生七苦,最苦莫过求不得,真正的无可奈何啊!
    她想了想,起身进屋取了笔墨,老苏,又得借你绝妙好词,以慰佳人。
    写完拿起纸吹了吹,便跑了出来递给妙儿,妙儿疑惑地接过一看,轻声念了起来:“玉楼春-赠妙儿。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甫一念完,她便痴了,半晌展眉轻轻一笑,将纸折好贴身收好,再对着木子诠说话时面上已是明媚如春,不是不惆怅,不是不哀怨,只是花本无心,莺亦不能相随,那还不如相忘于江湖,若是有缘它载再会,也许还能相视一笑,只如初见。
    “郎君此去,不知何日再相逢,奴家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望郎君善自珍重!”盈盈一杯酒,此杯饮下,从此萧郎是路人。
    泠风望着这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子,看着她那阳光下如玉如瓷一般的面容,如墨如漆一般的眼睛,心中隐隐的有些感动,又有些悲伤。
    木子诠喝完杯中酒,正待说些什么,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乐伎匆匆跑进来,到得跟前小声道:“刺史府来人了,说是昨夜受义士相助,抓了几个诱拐幼童的歹人,其中一个竟然还是一位高官家的小女公子,连夜审了之后歹人招供曾追踪义士到此,还眼见义士翻墙进来……刺史说要重谢义士,亲自带人过来了!”
    泠风还没反应过来,木子诠已经飞身进屋取了行李,一边道:“宾王兄,子诠不便与官府相见,便先行去观中等候宾王兄与小弟了!”一边人影在墙边闪了闪,又不见了。
    纳尼?等等,不会吧!尼玛!我们也不便与官府相见好咩?!没义气的居然自己先跑了……
    泠风与马周顿时大眼瞪小眼,要不咱也赶紧爬墙撤吧?二人反正也没行李,跑到墙根便准备翻,无奈马周此时颇有些乏力,手脚也有些酸软,至于原因,你懂的……
    妙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忙道:“别翻了,来不及了,走后门吧!”
    我去有后门你早说啊!二人狂吐血……
    冲到后门打开一看,十来个公差正拥着一个长史模样的人冲他们笑如春风地道:“刺史知道义士行善事而不欲留言,料想义士会从此处遁走,故遣下官在此恭候义士。”
    泠风脑袋里突然冒出一句: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她很想问一句,你们派没派人在围墙下蹲着?转念一想,以木子诠的身手,有人也拦不住他,估计连人影都没看清。
    刺史见到二人,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不错不错,那伙歹人描述的就是这二人,可惜那个出手制服歹人的侠客没找着,不过有此二人在,迟早会有侠客的下落,也可以向都督交差了!
    当下也不再听二人分辨,让众公差架起二人就往刺史府赶。路上长史见二人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好心劝说道:“二位何必如此,二位可是救了武都督的女公子,这等义举,连我家刺史也是面上有光,都督说了,要当面酬谢义士呢!”
    泠风有气无力地随口问道:“哪个武都督啊?”
    长史顿时来了精神,凑上来道:“新任的利州都督,利州前都督李孝常去年叛乱被诛,陛下这就立马派武都督过去了,可见陛下对武都督的信任!而且武都督那可是太上皇的好友,对我大唐开国也是有大功的……”
    饶舌的长史说到一半,泠风心里就炸锅了,不是吧,难道说……她咽了口口水,打断了长史的喋喋不休,道:“你说的武都督,不会,就是武士彟吧?”
    长史顿时一惊,忙略带严厉道:“怎可直呼都督名讳!”
    尼玛!真是这货!泠风心中却是一片山呼海啸,武则天她老爹哇!话说您老到利州做都督跑淮南道来干嘛啊?(此时天下按山川形势和行军路线分为十道,淮南道包括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而利州即后世的四川省广元地区,属于山南道。)
    啊对了!武士彟此时不正是担任扬州都督府长史么?那这就是从扬州前往利州上任,的确顺路……等等,照这么说,那个被拐的小女公子,不是武士彟他大闺女武顺,就是她二闺女武曌武则天了!泠风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肝都快抖成筛糠了,武则天啊亲!那可真是女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爷们!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牛最霸气的女人,没有之一。
    想到武则天,泠风心情之复杂无以言表,说她篡权夺位吧,人家篡的也是自己老公的家产,而且又没大手大脚花了,反而兢兢业业地管着,最后也没落到别人手里,还不是传给姓李的儿子了?
    说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在朝堂大搞恐怖气氛屠戮李氏宗族吧,那也是被逼的,而且这也打破了世族垄断朝政高官的局面,她还广开才路选拔贤能重用了狄仁杰张柬之提拔了郭子仪呢。
    说她崇尚佛道大兴土木吧,但她重视农业生产,执政时的手工业和商业也都得到大幅度发展繁荣,人口几乎翻了一番,文化方面也是卓有成效。
    说她妄动刀兵致使大唐的军事外交屡有失利吧,好八她是有点大汉族主义倾向,这一点确实不如胸襟广博的“天可汗”英明,不过她好歹也从吐蕃手中收回了安西四镇(当时连狄仁杰都主张放弃),又将契丹打败安定了东北。
    说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吧,实话说哪个执政者不这样?说起来武则天在七八十岁的高龄还有那样清醒的头脑已经比不少男性执政者的晚节不保强多了,她的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甚至还在唐太宗之上,史家也得凭良心给她近半个世纪的执政评上一个“贞观遗风”。
    ……总之,泠风对武则天的观感真的就如武则天为自己立的那块无字碑一般,千言万语,无字论定。
    一路胡思乱想着就到了刺史府,直接就到了后院,原来是刺史把自家院子让给都督了,自家住到了偏院去。泠风一眼就瞅见了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面容颇为慈祥,却又十分干练。小老头看见众人进来便迎了上来,也没什么架子,笑吟吟地先跟刺史回了礼,便对着马周道:“这位便是搭救众幼童与小女的义士吧?”
    马周忙行了礼,道:“见过都督,学生马周。与小弟进城观灯,偶遇歹人,虽有心锄奸,却不慎反险丧于歹人之手,出手相救众幼童之人乃是一位侠客,我等不敢居功。”
    武士彟见马周不卑不亢,沉稳磊落气度不凡,心中料定此子绝非常人,便笑道:“年轻人不贪功,足见是个坦荡君子!老夫也知你拿不下那许多歹人,出手制服者另有其人,只是却是你先发现了歹人行迹,又不惧生死跟踪至其巢穴,这才使侠士有了出手之机,侠士有大功,你之功更大之,切莫过谦!”
    马周却仍是拱手道:“发现歹人行迹也非周,乃是小弟……”他是个诚实君子,此时见都督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想也不想便自然而然出言纠正,泠风心下着急,一脚踹了过去,马周顿时醒悟,忙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二人这番举动却如何逃过武士彟的眼睛,他这才注意到旁边还站了个小童子,仔细看时,却见这孩子眉清目秀,生得极是俊俏,眉目间更是充溢着一股灵气,小小一个人站在那里,竟然有一种春山和风,秋空朗月的风度,不由心下大奇,这兄弟俩到底是何来历,竟都如此人才出众?
    他俯下身笑呵呵对泠风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泠风心道又来了,却还是行礼道:“见过都督,小姓李,名泠风。”
    武士彟点点头,又对马周道:“你刚才说,是你弟弟发现了歹人行踪,具体怎么回事啊?给老夫说说吧。”
    马周见此情景,也推脱不得,只得一五一十将当时情形说了一遍。武士彟边听边啧啧称奇,又上下仔细打量了泠风一番,泠风心中飞速转着念头,自己穿过来可是一点都不想引起朝堂注意,虽说她也挺忧国忧民的,可她也没打算自己劳心劳力,只想给大唐学术界和政界的花骨朵们浇点水施点肥洗点脑灌输点新思想,以后就靠大家自力更生茁壮成长了。可是现在碰到这武士彟却大大的不妙,这可不是花骨朵了,这尼玛就是一棵老树精了!
    武老哥虽然出身不过庶族小地主,年轻时还挑着担子到各村卖过豆腐,后来靠做木材生意才发家致富,但史书记载他“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而且作为大唐的元从功臣,李渊的铁哥们,少数几个能称李世民为二郎的老革命同志,本来武德年间朝廷就要让他做工部尚书,赐封八百户,这老哥却再三固辞不受,宁愿做唐宫的近卫军军官。
    他之所以被派了外任,是武德末有人诬告扬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图谋不轨(李孝恭是个好同志啊,凌烟阁排行第二,老李家就数他和李二同学最能打,军功几乎可以和李二同学分庭抗礼,军权过重被猜忌是正常滴……),这可是关系到唐朝在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政权稳固的大事,李渊大急之下立马就把武士彟派到扬州做了都督府长史,也即是实际上的副都督。
    而这回利州都督李孝常是真造反了,老哥就又被李二同学给派到了利州去。看出来没,武老哥那就是个救火队员啊,哪儿谋反哪儿乱,哪儿就有他的伟岸身影,这说明啥?说明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二同学,父子俩对老哥都是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啊!
    而除了扬州、利州,武老哥后来还去了荆州做都督,无论到哪儿都政绩卓著,史书所载“招辑亡叛,抚循老弱,赈其匮乏,开其降首”,“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开辟田畴,示以刑礼,数月之间,歌谣载路”,“奸吏豪右,畏威怀惠”。所以说武则天有那么强的政治谋略和才能,有那么惊人的魄力和手腕,那绝对是有遗传因素的。
    想糊弄这么个廉俭忠勤富有政才的革命老同志,泠风自认还欠点火候,最好的应对,那就是少开口,少说话,少表态,见招拆招过河拆桥。
    “小泠风很是聪慧啊!”
    正想得入神,武老哥那笑呵呵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听到表扬泠风忙抬起头,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都督过奖了,只是凑巧撞上了而已。”
    武士彟见这小孩如此乖巧,更是喜爱,不由伸手摸了摸泠风的脑袋,泠风心中郁闷,尼玛又来……却听武老哥道:“小泠风,老夫小女昨夜去观灯,却被仆从粗疏遗失于闹市,又被歹人所拐,若非你这‘凑巧撞上’,小女危矣,你救了老夫女儿,可想要什么奖赏么?”
    “我……”泠风正想说俺们啥都不想要您老赶紧麻溜地放俺们回去,突然脑中一闪念,心念电转之下便问道:“原来昨夜那名孩童竟是都督的女公子,不知女公子尚可安好?”
    武士彟哈哈一笑,转身冲内堂喊了声:“夫人,带二囡出来见见救她的义士。”手机用户看长安朗月行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312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2. [其他小说]净元伏天
  3.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4. [修真小说]过河卒
  5.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6. [穿越小说]人间苦
  7.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8. [其他小说]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9. [其他小说]弥天神珠
  10.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11.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2.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3. [其他小说]诡三国
  14.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15. [都市小说]超凡医婿
  16. [玄幻小说]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17.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
  1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19.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20.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1.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22. [都市小说]重生之奶爸的悠闲生活
  23.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