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长安朗月行 > 44 杜如晦的病情
    那边孙思邈也找到了杜府,他已经从李淳风那里得知杜如晦确实已经病了,杜如晦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体质本来就很一般,早年随当年的秦王如今的陛下征战四方,风餐露宿饮食作息都不规律,落下了不少病根,后来又忙于政事一直没能好好调理将息,如今上了年纪可就有些撑不住了。
    孙思邈也没带医囊药箱,两手空空地就开始敲杜府大门。没一会儿门就开了,门吏一看是个面容清癯颇为仙风道骨的中年人,忙恭敬地拱手道:“敢问尊驾何人?”
    孙思邈见宰相府的门吏衣着朴素,也挺知礼,倒不似自己料想那般蛮横跋扈,心中便存了几分好感,但仍是故作傲慢道:“听说你家右仆射身染沉疴,我是来与他治病的。”
    门吏一听不由一惊又是一喜,虽见此人颇为清狂但也不以为意,忙把他让进院中,请他稍等便一溜烟地跑去请夫人。同样没一会儿功夫,杜夫人便姗姗而出,面色颇有些憔悴,旁边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少年,大的约莫二十刚出头,扶着杜夫人,小的则不过八九岁。
    杜夫人走到孙思邈跟前,先敛衽行了一礼,方抬眼仔细打量眼前之人,她虽是女流,却不是无知妇人,一见孙思邈身形气度便知此人实非寻常,不知是何方世外高人,只是身为医师却不带医囊药箱颇为可怪。当下便问道:“不知医师如何称呼?”
    孙思邈见宰相夫人也是礼数周全谦恭淑雅,心中又满意了几分,便也行礼道:“孙某见过夫人。孙某受一位朋友所托,前来府上为右仆射诊病,不知可否让孙某见一见仆射?”
    杜夫人闻言愣了一愣,有心想问一句是何人所托,但又怕过于啰唣引起医师不快,便横了横心,道:“如此,孙医师请随我来。”随后便引着孙思邈向后堂走去,却是直接进了杜如晦的书房。
    孙思邈一进门不由便是一愣,只见房中除了书还是书,软榻上倚着一个小老头,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各种行文书表,小老头正拿着一支笔在一份文书上奋笔疾书着什么,竟连有人进来都没有察觉。孙思邈知道杜如晦只比自己大一岁,可看这小老头的模样若说是自己的爹只怕都有人信,心中不由又多了几分敬意。
    杜夫人生前轻声唤道:“夫君。”
    杜如晦这才抬起头来,发觉屋中已然多了数人,还有一位风姿出尘的陌生男子,顿时便是一愣。
    杜夫人道:“夫君,这位是孙医师,特意前来为你诊病的。”
    杜如晦又是一愣,但他也非常人,立刻便拱手道:“多谢孙医师厚谊,此地杂乱,让医师见笑了。”
    孙思邈笑道:“医者望闻问切,望者除了望病者身形面色,更要望居处环境,如此方可探究疾病之原因,孙某看右仆射书房如此,便知仆射乃尽公忘私之人,操劳于公事却疏忽于修养,公之病非不能治,实是公不愿治。”
    杜夫人一听这话眼泪都险些掉出来,忙拿帕子掩了掩眼睛。杜構也红了眼圈,望着孙思邈的眼神立时变得有些火热,就连杜荷听到父亲的病能治,都眨巴着眼睛看着孙思邈笑了。
    杜如晦也佩服此人目光如炬,确是有些手段的医师,叹了口气道:“既食君禄,当分君忧,否则岂非尸位素餐,令人耻笑。”
    孙思邈呵呵笑道:“右仆射此言差矣,岂不闻张弛有道,你既愿为君分忧为民解愁,更当善养身体,以谋百年,否则徒耗精元,一朝而亡,命既殒矣又为何人效力?”
    这话可说得相当不客气,直白点说就是死了你还给谁当差啊?这么跟病人说话的医生少,这么跟宰相说话的平民更少,一时间倒把杜如晦说得噎在当地,杜夫人张嘴想说什么,杜構却悄悄拉了拉母亲的衣袖,轻轻摇了摇头。
    孙思邈换了个语气又道:“世人皆云‘房谋杜断’,可知人尽皆知右仆射与房公乃陛下左右臂,右仆射若有不测,岂非断陛下一臂?右仆射何其忍心也!如今天下方定,百废待兴,陛下有振兴寰宇之志,右仆射岂可或缺?又何必争目下这一朝一夕之辛劳,须知将养好身体,来日方长,右仆射所要操劳者远矣、多矣!”
    杜如晦仿佛耳畔有一道雷劈过,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心更是剧烈跳了起来,不错,陛下所谋者大,现今虽然事体繁杂,但也并非定要拼上性命不可,自己若真有不测,那倒真是一点忙都帮不上了!一念及此,他背上顿出一身冷汗,其实凡事都是如此,身陷其中之时,都只觉别无他法唯有此途不可,实际上跳出来一看,别有法门千万,别有道路万千。
    杜如晦从案几后绕出来,朝着孙思邈便深深一拜:“孙医师非但医病,更医心,如晦受教了!”
    孙思邈忙扶起他,也回了一拜:“杜公为国为民,孙某佩服!”
    杜如晦心中畅快,此时也不急看病了,便想叫夫人准备酒菜招待孙医师,孙思邈正色道:“孙某受友之托来为杜公诊病,怎能先用酒菜?日后杜公若痊愈,再谢医师不迟。”
    杜如晦心中感慨,便道:“也好,杜某便先欠下这顿酒菜,医师请。”遂请孙思邈坐了下来自己才坐下。
    孙思邈便先给他诊脉,片刻后道:“杜公此病,本不凶险,只是公身体本弱,又积劳成疾,一时抵抗不住,病势交缠,互为连锁,甚是磨人。也是天幸,此时公气色虽差,脉搏却仍未衰,若是再晚数月,恐是连药也不堪经用,那便是神仙难救了。”
    众人一听脸色就是一白,杜夫人险些站立不住,杜構与杜荷忙搀住母亲,杜如晦也是暗自心惊。
    孙思邈笑道:“夫人勿惊,此番既然叫孙某赶上了,那只要杜公肯听医嘱,按时服药定时休息,勤加锻炼好生休养,一年之后孙某保证杜公非但健壮更胜昔日,面色也能比如今年轻二十岁。”
    杜夫人激动道:“单凭医师嘱咐,我定不让他有一日违背!”一时间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杜構和杜荷也在一旁连连点头,看样子这次是铁了心绝对不让老爹胡来卖命了。
    孙思邈起身道:“实不相瞒,孙某此来本为试探,因此未带医囊药箱,还请诸位少待,孙某去取了物件再来为杜公详细诊断开药。”
    他这话又听得杜家人一愣,但这位医师行事独特而又医术高超,众人也不敢拦住他问个究竟,生怕惹恼了奇人,到时候拂袖而去却如何是好?但杜如晦却不能这么想,忙开口道:“医师少等。”一边走上前拱手道:“还请医师勿怪,然此事杜某不能不问,医师方才所说乃是受友之托前来,又说试探我等,不知是何意?”
    孙思邈哈哈一笑道:“杜公勿需多虑,确实是杜公名声远播,孙某一小友敬慕杜公为人,得知杜公得病之后十分焦急,便央孙某前来,只是孙某山野之人闲散惯了,不欲与豪门权贵打交道,起初不愿前来。那小友却颇有侠义之心,设计与孙某打赌,赌资便是为杜公诊病,孙某输了,便只好来了。只是孙某对权贵心有成见,心道若是右仆射自己不愿让我诊治,那孙某也不算失约,故空手而来又故作傲慢,不料结果却是令孙某惭愧不已。”
    众人一听,心中大呼侥幸,尤其是那个门吏,额头冷汗潸潸,心道还好以礼相待,否则岂不断送仆射性命?杜如晦面上动容道:“医师闲云野鹤真乃世外奇人!那位小友与杜某素昧平生,竟如此一力回护,鼎力相助,杜某若不能一心为国为民,如何对得起这天下百姓!”
    孙思邈闻言也是微微动容,朝杜如晦拜了一拜,道:“杜公有此言,孙某不悔今日之行,孙某替天下百姓谢过杜公!”
    杜構与杜荷在一旁看得都有些眼眶发红,杜構年纪已长自然感触更多,心中所想最多的便是自己定要也与父亲一般,做国之栋梁!杜荷则最关心父亲的病能不能治好,这个奇特的孙医师到底是什么人?与他打赌的又是什么人?
    李淳风次日进宫见李世民时正好遇见出来的马周,忙迎了上去:“大哥!”想问些什么却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只能硬生生憋在心里。
    马周也是一样,喊了声“二弟!”二人就拉着双手立在原地,一时间千言万语在喉间却只能用眼神交流。马周想了想,干脆道:“二弟,我先回客舍休息,回头去找你。”
    李淳风点头道:“好,到时我在家恭候大哥!”二人相视一笑,轻轻点点头,松开手各自去了。
    李淳风进了两仪殿,此时李世民已经与马周谈了一夜,却不见疲态,仍是精神奕奕,但李淳风也不敢过于耽搁,直接道:“陛下,臣夜观天象,今夏淮河下游恐有大水,臣请陛下下令下游诸州多加防备整修堤坝,并做好一应应灾及救灾措施,组织疏散民众,抢收庄稼,并做好赈灾准备。”
    这一大早的就跑来报告皇帝要发大水,皇帝顿时有点郁闷,好在他心情还不错,李淳风又是天文专家,还有成功预报的案例在前,加上真要发大水那就不止是郁闷的事儿了。李世民顿时就重视了起来,逼视着李淳风的眼睛问:“你有把握么?”
    李淳风非常镇定地道:“天象显示如此,但也只能说大水的概率极大,不过臣想,即便不发大水,堤坝早晚也是要整修的,若等到百分百把握的大水来了,那做什么都晚了。”
    李世民眉毛挑了挑,不由笑了,道:“是这样的,你说的很好,是朕问得糊涂了,此事朕会知会中书省,你尽快就观测到的细节与他们商议一下便发敕令下去。”
    李淳风忙应道:“是!臣这就去办。”一边却心中苦笑,细节,哪儿来的细节啊?还好泠风说明了哪几个州会受灾,以此为准进行筹划吧。
    三日后,尚书省紧急行文河北道贝州、江南道鄂州、苏州、河南道谯、泗、徐、豪、沂、陕共三道九州沿黄河、淮河、运河诸县加筑堤坝疏通河道以预防洪水。
    各州接到行文一看,就知道其它地方还好,淮河下游却是要出大事,整个北岸都在劫难逃,北岸诸州的刺史顿时像火烧屁股一样跳了起来,一时间各州各县忙了个热火朝天。南岸一开始还暗自庆幸,后来仔细一想不对啊,北岸堤坝牢固了,南岸要是有所差池,那大水不就得从南岸下来了?
    一念及此,南岸诸州也坐不住了,上上下下都忙活了起来。不过相比之下,北岸还是要吃力得多,黄淮平原地势低洼湖泊众多,黄河淮河的无数支流贯穿整个平原,雨季除了淮河干道要防洪,无数湖泊支流也得小心在意。
    才当了两个多月尚书右仆射的杜如晦以病由向朝廷请辞,李世民坚决不同意,杜如晦便把孙思邈写的一份诊断书递了上来,李世民一看所书言辞犀利,直说病势沉重再不救治必当殒命,顿时大怒,说何方江湖郎中如此恶毒诅咒杜卿,杜卿你把他交给朕,朕定将他千刀万剐。
    杜如晦一看李世民又犯性子急的毛病,忙把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李世民还是将信将疑,说此人连名姓都不肯吐露怎知不是心怀恶意?又说太医也给杜卿诊断过,不是都说只要好生将息就可,如何有这般严重?杜如晦就叹口气说只怕太医不敢直言,臣的身体臣亦自知,确实日见昏沉。
    听他这么说,李世民心下也着慌了起来,杜如晦那可是他的股肱之臣,要是真有个闪失那他真是哭都来不及。当下忙把太医都叫了过来,让他们照实说。
    太医们本来还支支吾吾,看了那份诊断书立刻就变了脸色。既然已经有人说了实话那他们也没什么顾忌了,便一五一十把杜如晦的身体状况剖析了一番,并说病势复杂,臣等也没有把握医治,直把李世民听得两眼发红,立即准了他的辞呈,只是这右仆射一职却又是空缺了下来。
    李世民又想了想,便觉得怎么这么巧,马周刚进长安,与朕彻夜长谈的当天,杜府就来了一个神秘高明的医师?便仔细问了杜如晦那医师何等模样,住在何处?杜如晦便说据他自称已近半百,但却面貌清癯身形矫健,看似只有三十来岁,臣本想延请其住到家中,但他却不肯,只是每天定时到臣家中为臣诊治,也不说住在何处。
    李世民更是觉得定有古怪,非要弄清楚此人身份不可,但也知道须得小心谨慎,山野民间多有奇人异士,性情孤傲蔑视王侯,万一此人一怒之下不愿再为杜如晦治病,那也是麻烦得紧。
    马周虽然干了一年参军事,但根本也攒不下钱来,更别说在长安置办房产了,李淳风就拉了他到自己家里去住,二人工作地点一个在太史局一个在御史台,正好是隔壁,二人同进同出倒也方便,孙思邈也厚着脸皮一起跟了过去。
    冷风按米价折算了一下李淳风这个从五品下的太史令的工资,放在现代差不多年薪十四五万人民币,马周现在干了个八品的监察御史,年薪差不多也有八九万,又不用操心房子车子,以当时的物价水平这三个光棍在帝都可以过得相当滋润了。
    李淳风算是李世民身边的老人了,虽然与百官的来往不多,但是也知道不少关键的信息和内幕,能给马周这个初来乍到的生瓜蛋子不少指点,孙思邈便也在一旁听着,慢慢的也对李世民及他身边的一些重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心中的很多看法也更多地开始转变,越发地觉得这次给杜如晦治病是值得的,若是这次不来,那才是真的要痛悔终生。
    当然,他们也商量了一番是否让泠风他们立刻进京,但是李世民对马周完全没提山东之事,他们也无从判断陛下的态度究竟如何,觉得保险起见还是再等等看看会有什么端倪。手机用户看长安朗月行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312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谍海孤雁
  2.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5.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7.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8. [都市小说]重生之奶爸的悠闲生活
  9. [都市小说]盖世神医
  10. [都市小说]讨逆
  11.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2.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3.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5.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6.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7. [玄幻小说]太古龙神
  18.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19. [修真小说]过河卒
  20. [穿越小说]人间苦
  21. [其他小说]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22.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23. [其他小说]诡三国
  24.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