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匠首先是木匠。
原因很简单,这时代没有钢铁战船,只有依靠风帆樯橹的木船,无非是大与小的区别,而水上作战的诀窍,无非是以大欺小。
在汉末,水军的主要战舰是艨艟,再配以体型颇小的走舸。
艨艟是在船头蒙着精铁所铸的撞角的战舰,作战的时候,以接舷战为主,先是借着水流冲撞对方用船头撞角冲撞对方战舰,让敌方战舰失去平衡,然后,才有骁勇善战的士卒冲上敌方战舰作战,斩杀敌方的士卒。
在冲撞之前,也就是远程的弓箭射击。
三国演义上,这才有着草船借箭的故事,便是接着浓雾靠近敌方水营,因为视线模糊,不知敌军底细,守军不好驾船出兵作战,也就只能射箭阻止敌方船只靠近,这个故事也就变得符合逻辑了。
当时,真实历史上,孔明并没有去借箭,也没有立下军令状。
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外交,舌战群儒的故事有些夸张,不过,他的确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然后进行暗地里的利益交换,说动了孙权和刘备联军,然后西进共抗曹操。
鲁肃那句话说得好,诸臣可降,唯主公不可降。
这是因为孙权的出身其实不好,他的父亲孙坚只是一个武夫,没有什么背景,在起家的时候进行原始积累也就不择手段,杀了不少士人,结下了很多仇敌,到了他哥哥孙策的时候,为了政府江东,更是变本加厉,最后,也就被豪族许家的门客所刺杀。
现在,那些仇敌大多在朝堂为官,有着很深厚的势力。
孙权若是投降北方,下场不见得会好。
不像刘表,如果他表态服从中央,且举家迁移到许都,必定会成为曹操的座上客,成为一面旗帜,只要循规蹈矩,不跳出来反抗曹操,也就会寿终正寝,当然,他如果想和曹操对抗,也就没有必要放弃荆州军队,而是到许都去了。
他的儿子刘琮,在刘表死后,被荆襄豪族裹挟着投降了曹操。
之后,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获得了善终,并未像演义上那样被曹操杀死。
话题又扯远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汉末的水战吧……
艨艟以接舷战为主,走舸也就是小船主要是用来火攻,在上面装满易燃物品,用死士驾舟,冲入敌方船前,用器械将走舸和敌方战舰相连,然后,点燃船上的易燃物品,让走舸熊熊燃烧起来,烧到对方船上。
只是,这个作战方式须得在特定环境下才能施行。
作战的时候,大型战舰相互间纠缠,没得空间游走,如此,方才有着走舸火攻的机会,要是可以随意游走,走舸根本就没办法近身,很容易就在半途被撞毁,又或者是驾船的死士被大船上的弩手射杀。
赤壁之战中,周瑜之所以能用黄盖诈降之计施展火攻。
有着三个前提。
第一,曹操的战舰是停靠在水营中,并不曾出现在江面上。
第二,为了防止来自北方的士卒晕船,曹操用巨大的铁链把自家的战舰全都连了起来,如此,战船也就不受波浪所扰,士卒行走其间,也就如履平地。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关节,那就是在冬天流行西北风的时候突然转变风向,变成了东南风,因为曹操的水军在上游,如果没有东南风的话,哪怕黄盖是诈降,一旦接近露出敌意终究会被曹军警觉,只是,曹军虽然警觉,却因为东南风,火借风势,一旦火头起来,也就是火烧连营之势。
总之,汉末的水战还是以接舷作战为主。
战舰多为艨艟,以楼船为指挥船,因为楼船比较高,统帅站在高处能够统揽全局,可以以旗号指挥本方战舰对敌。
这时候,还没有近距离水战的神器拍竿,也没有用作远程攻伐的投石机。
投石机已经有了,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已经出现,只是,技术不过关的原因,造型比较笨重,没办法安装在舟船之上,现在的舟船建造技术还不能和后世相比,缺少许多关键的技术环节,没办法把投石机移植上去。
只是,拍竿却没有问题,只要掌握好船只的平衡,就可以弄上去。
所谓拍竿,根据的是杠杆原理。
把巨石固定在拍竿顶端,然后,用绳索拴着,让其高高举起,当靠近敌方的时候,再放下绳索,让拍竿上的巨石下落,重力加速度下的巨石也就有着强大的力量,木制的船只也就抵御不了这种力量的冲击。
因为拍竿一开始直接来源于古代取水的工具--桔槔,所以是t字型,不过,刘封在翻阅资料的时候见过威力更加强大的改进型,v字型拍竿,他准备在自家的战船上直接就上v字型拍竿。
来到南宋时期,拍竿又有着变化。
洞庭湖地区爆发了钟相、杨幺之乱,叛军依水割据,为了对抗官军的围剿,制造了大量先进战舰。其中就有安装有改进过的拍竿的车船,船上的拍竿相比传统的拍杆在下部安装了转轴,这样便可以改变攻击方向,相比传统无法改变攻击方向的拍竿更加具有威胁。
船只能够在水面运行,在汽船没有出现前,其主要动力来自于风力和人力。
风力用帆,人力则用桨。
车船是在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设计的,桨用手力,而车船使用脚力,远距离航行的时候或许不怎么样,但是在作战的时候,因为能够腾出手来,也就要方便许多。
车船用的是明轮,和汉末的舟船迥然不同。
刘封有着古代车船的图纸,懂得如何制造车船的理论。
他原本想把车船建造出来,只是,汉末的造船器械相比唐宋时期要粗疏很多,不见得能够完美地把车船重现。
当然,耗费一些心力和时间,刘封相信自己还是能够做到。
只是,现在的他实力太过弱小,准确地说,他并没有开府的权力,像丁峻丁子高等官员其实都是刘备的部下。
而且,曹军明年便要南下,这种情况下,耗费时间和资源来建造新型船只,得不偿失。
只需对修建的战船做出微调即可,能在上面安装拍竿还能够保持船只的平衡,只要能做到这程度就行。
并非多么困难的事情。
对这时代的水战来说,拍竿真的是一个大杀器。
这个时代既然以接舷战为主,敌方要想攻击我军,就必须靠近本方的战舰,一旦靠近,拍竿也就会起到非常强大的作用。
但是,这是刘封压箱的绝招。
在没到生死关头的情况下,根本没必要将拍竿竖起,只需要摆放在船舱里就好,一旦遭遇决定命运的水面大决战,刘封才会把拍竿安装上去,反正,不安装那玩意,战船的功能也没有什么减弱,还是和以前一样。
当然,现在黄源还不知道刘封的想法。
让他迷惑的是,在这里有着许多他不认识的工具,要知道,作为一个老木匠,黄源自信这天下就没有他不认识的木匠工具,现在,这种自信被打破。
他一个大步,冲了过去,拿起一件工具仔细端详。
他带来了十多个弟子,都是黄氏族人,这些人的身后都背着一个巨大的木匣子,这木匣子内装着的便是他们的工具。
这时候,已经有弟子把木匣子放下,将其打开。
刘封看了一眼这些木盒中的工具,大致也就有着了解。
木盒是长方形,里面装着斧,铲、凿、锯、钻、锉等,都带着木柄。
凿刃分单面刃、双面刃;锯分宽齿、细齿;钻分三齿、五齿……林林种种加起来,一套有着二十几件。
在古代,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是木工的最好写照,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师傅的技艺。
工具非常的重要。
线,即是墨斗。
其用途有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是做长直线所用,方法是将濡墨后的墨线一端固定,拉出墨线牵直拉紧在需要的位置,再提起中段弹下即可。
第二则是墨仓蓄墨,配合墨签和拐尺用以画短直线或者做记号。
第三则是画竖直线,当作铅锤来用。
传说中,墨斗是鲁班发明的,时间变迁,代代相传,也有着很大的改变。
现在,黄源手中的这墨斗也就和他自己随身携带的墨斗不同,功能更多,使用的方法也更加的简洁。
除此之外,还有锯,凿,都和他所带的不同。
像他那样的老师傅,只要仔细一看,也就知道这些工具比自己所使用的工具更加强大好用,一时间,见猎心喜,也就沉浸在了其中。
刘封没有说话,走到他身边,默默地把一个工具放在了他面前。
黄源的视线落在上面,他抬起头,疑惑地望着刘封,刘封只是微笑不语,黄源放下手中的工具,拿起了那件物事。
刨!
这是一种平木工具。
相传鲁班所创,然而,考古所证推及最远的朝代也不过是宋元
刨分很多种,刘封所制造的这个只是非常简单一种,即便如此,黄源仍然陷了进去,他看了一会,便急匆匆地找了一块木头,实操起来。手机用户看大汉再起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441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