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银狐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司马懿的投降条件
    关羽顺利夺取魏县,东线就已经没有了魏军防守,整个邺城都变成空门。
    他的兵马在休整一日之后,就立即拔营,向邺城开赴。
    很快到了十一月中旬,也就是关羽拿下魏县的四日后,河内郡荡阴县县城内,司马懿也收到了消息。
    得知夏侯渊自杀,东线魏军全军覆没,司马懿就知道现在曹魏彻底没有希望了,于是立即召集信得过的诸将前来县衙府厅议事。
    厅堂内的灯光很暗,这几日河内阴云密布,下起了小雨加雪,湿冷的天气让人只觉得刺骨冰寒,连室中的炭火,都好像在这呼啸的冷风当中,散发不出多少热量。
    郭淮、贾逵、王凌、徐质、王基、桓嘉、李祯等将领十余人纷纷得到召集过来,事实上田豫和牵招也在魏军当中。
    田豫和牵招之前一直是作为幽州边境兵马镇守戍边,后来南方战事不利,曹丕就把他们调到了南方,带着幽州铁骑,想要利用骑兵来挽回颓势。
    但可惜的是诸葛亮出山之后,中线的曹军从来没有占到过什么便宜,屡次斗争骑兵都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并不受重视。
    或者说因为田豫牵招阎柔等人并非司马懿的直系部队,不能完全掌控,且田豫和牵招早年与刘备交情莫逆,现在曹魏到了这个地步,司马懿害怕他们叛变,所以才有意防备着他们。
    此刻诸多将领们来到厅中,司马懿坐在主位上,面沉如水,等大家都向他行礼问好,然后各自落座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后方急报,大将军已为关羽所破!”
    “这么快吗?不过短短半个多月的功夫,关羽就已经攻破了魏县?”
    “天呐,汉军的攻势竟然已如此迅勐。”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话一出,下方顿时乱作一团,一个个面面相觑,这才几天时间,关羽就已经击破了夏侯渊,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司马懿叹息了一声,随后说道:“大将军败后,关羽军必直取邺城,看来大势已经不可更改,非人力所能逆天行事也。如今大汉三兴,我等也确实需要该找一个归宿了,诸位觉得,我们应该如何?”
    “大都督,我们之前就已经探讨过,若是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那么也确实应该做出决定了,我们都拥护大都督的选择。”
    郭淮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贾逵也说道:“确实如此,大都督,我等唯大都督马首是瞻。”
    “嗯。”
    司马懿点点头道:“再负隅顽抗下去已经没有意义,纵使汉军不来进攻,没有了后方粮草,我们最多半年时间,就要被围困覆灭于此,我打算遣使者去汉营,商议投降事宜......”
    说着他环顾下方众人,扫视了一圈,略微有些犹豫。
    这个任务肯定是要找心腹去做,最好是他的亲属去,因为这关系到未来自己以及家族的命运,要与对方谈判,自然要把条件握在自己手里。
    但他出征的时候,曹叡十分提防,将他的家人全都圈禁在洛阳,后来迁都之后,又转移到了邺城去。
    所以眼下司马懿亲属一个都没有在,要是长子司马师在就好了。
    他心中叹息了一下,目光就望在郭淮贾逵以及王凌身上,这三人当中,郭淮跟他交集不深,历史上一直到公元231年,郭淮才跟着司马懿打仗,现在才认识没多久,自然不算心腹。
    贾逵的话,与他还算有点交情,主要在于贾逵早年与王凌司马朗相识,是朋友关系。司马朗是司马懿的兄长,因此也算是比较早认识。
    不过认识归认识,但感情不算深厚,相交不深。
    最后司马懿就把目光放在王凌身上,王凌稍微好一点,除了是司马朗的朋友以外,还是王昶的同宗兄长。
    王昶之前是曹丕的御用文人,后来在外地为官,写了很多策论给朝廷,司马懿作为曹丕留下的辅政大臣,对王昶提出的建议很是欣赏,于是经常给他写信交流。
    就这样一来二去,王昶与司马懿渐渐熟络,去年曹叡刚上位的时候,求贤如渴,希望能够得到有用的人才,司马懿于是举荐了王昶。
    王昶就这样从地方官员调到了中央。
    可惜的是就算有人才现在曹魏已经江河日下,再有人才也已经没什么用处,所以王昶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司马懿和王昶之间亦师亦友的友谊却保留了下来,让他们的关系颇为深厚。
    汉代世家大族之间是最讲究人情关系的时代,王凌和王昶都出生于太原王氏,且王昶一直把王凌当兄长看待,双方的关系自然不同。
    所以有了司马朗和王昶这两层关系,司马懿也就更看重王凌一点。
    想到这里,司马懿目光看向王凌说道:“彦云,吾意以汝为使者出使汉营,你觉得如何?”
    王凌浑身一颤,就拱手说道:“听大都督调遣。”
    “嗯。”
    司马懿点点头道:“那今日军议就先到此,你随我来。”
    说着起身离去。
    众人互相对视,一个个心事重重地离开,只有王凌起身跟着司马懿去了后院。
    荡阴县衙府邸后院内,树木森森,枯叶漫天飞舞。小雨夹杂着冰棱雪花飘落,呼啸的北风令人感觉到彻骨的寒意。
    二人到了后院亭舍廊下,司马懿负手而立,抬起头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王凌拱手一礼站在身后。
    过了片刻,司马懿说道:“彦云,你知道为何让你来吗?”
    王凌摇摇头道:“卑不知。”
    司马懿笑道:“你素来沉稳,又与我兄长和文舒相交莫逆,我自然是信得过你,要跟你说的事情,希望你万不能告诉第三个人。”
    王凌忙道:“请大都督放心,卑必守口如瓶。”
    “嗯。”
    司马懿沉声道:“既然要投降,那自然还是要谈条件,若是不能保证我们与宗族之利,又何必屈膝投降呢?你觉得,我们应该谈什么条件最好?”
    王凌想了想,试探性说道:“保留宗族人口、土地,投降过去之后,希望能够继续出仕为官?”
    “呵呵。”
    司马懿笑着说道:“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们是降将,若还是战时,降将有用处,还是能够得到重用。但南方打赢这场战斗,天下承平,还要降将做什么?至于宗族人口和土地......”
    王凌眼巴巴地看着他,太原王氏是一个大家族,但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他作为领头羊也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王氏利益,所以他希望的是保留自己那一支的人口和土地。
    可司马懿却摇摇头道:“这也很难,分离世家人口,削减世家土地是南方大汉的国策。当年光武皇帝做度田令,是因为他由世家大族支持起兵才能够夺取天下。但刘备这厮手下多有寒门,南方世家被他杀了不知道多少,岂能会废掉这个国策?”
    刘秀建立东汉后也想通过土地改革缓解日益尖锐的土地问题,但他成功是靠南阳和河北世家支持才夺的天下。结果度田令一下,反对者如云,迫于世家压力,刘秀也只能让这个命令不了了之。
    而刘备在南方建立汉朝,主要支持者是刘琦以及荆州寒门,甚至荆州世家里庞家、黄家、马家等少数家族,还是支持他进行土地改革,背叛阶级有理想的大家族。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刘备迅速通过土地革命获得了荆州的底层平民支持,然后有了优秀的兵马来源,就不需要世家的兵力。
    之后他马不停蹄夺取巴蜀以及江东,通过底层平民以及寒门的帮助,不断打压世家力量,甚至还拉一派打一派,拉拢的一部分世家不会收缴全部土地人口,给他们留下一部分,并且优先选他们做官员。
    一系列操作下,南方的土地矛盾大大缓解,虽然若干年后可能会有新的利益集团组成新的世家出现,但至少目前来说,土地改革是大汉的国策,绝不会因为司马懿投降而改变。
    听到司马懿的话,王凌顿时有些失望道:“如果宗族不能延续,人口和土地不能保留,那投降过去还有什么意义?”
    司马懿笑道:“可以给后世子孙一个机会,交出人口和土地,投降之后,南方大抵也不会太为难我们,就像江东世家投降之后,多会授予官职。职务不高,但总归有希望。何况我们是带十二万人投降,职务不会低的。”
    “大都督的意思是,我们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得到妥善安置?获取一个能够晋升的官位?”
    王凌试探性询问。
    “不错,除了这些以外,还要有爵位、散官、勋官,南方官员改制,我都一清二楚,不求能有个实职高官厚禄,但希望能为子孙后代求个上升阶梯。”
    司马懿点点头:“现在南方虽然实行科举取士,但百姓能有几人识字?我听说南方的官员依旧是世家出身的较多,按照这样的发展,将来天下官员,还是得多出身于世家大族,我们的宗族,就还有壮大的可能!”
    不得不说,虽然司马懿一肚子坏水,但他确实做到了知己知彼。
    如今南方的官制虽然依旧保留着三公九卿制度,但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改制,分为职官、爵位、勋官、散官,跟唐朝相当。
    而且三公九卿没实权,三省成为中央实权职务,历史上隋唐时期开六部,目前南方大汉还没有开六部,六部职能主要集中在三省里的六曹尚书当中。
    所以基本上只要把六曹尚书改为六部,整个制度基本上已经跟唐朝没什么区别。
    由于汉代世家的能量还是很大,且底层平民百姓的识字率不高,就算沉晨在南方开科举取士,为官者也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
    司马懿认为,他们可以把土地和人口交出去,但也不希望南方大汉亏待了他们这些投降的人,除了应该有的高品级官职以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保留子弟的上升通道。
    按照大汉目前的制度,爵位、散官和勋官都没那么容易册封。
    即便是沉晨自己,爵位是武乡侯,勋官是上柱国,职官是骠骑大将军,没有散官职务。
    诸葛亮倒是有个散官职务,他的官职全称是,金紫光禄大夫、正治上卿、文安侯、丞相,其中金紫光禄大夫是散官、正治上卿是勋官、文安侯是爵位、丞相是职务。
    本来按照刘禅的意思,像关羽、沉晨、诸葛亮、张飞这些国之重臣,封赏都要往顶格封,职务官是实权正一品,散官勋官爵位,也都应该是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国公这样的待遇。
    但诸葛亮坚决不干,并且屡次上表规劝刘禅封赏散官勋官和爵位的时候应该要谨慎,千万不能随意封赏。
    原因在于看似散官和勋官爵位没什么用处,但实际上对家族的庇护和成长有很大帮助。
    就像汉初的时候封爵都十分金贵一样,现在散官和勋官也都十分珍贵。
    或者说,是正四品以上的散官和勋官比较珍贵。
    因为按照汉朝律令,正四品以上的散官和勋官以及关内侯以上的封爵都有门荫,级别越高,给子弟的门荫入仕级别就越高。
    如果一个官员有正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县侯的散官勋官与爵位,那么他可以让自己的三个儿子直接入仕,而且入仕就是正五品起步,且基本都是职务官或者散官。
    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家族当中有顶尖勋官、散官和封爵,就可以至少保证一个子嗣顺利入仕,起点还很高。
    同时要是子嗣比较出色,得到重用继续往上升迁,又能得到顶尖勋官、散官和封爵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荣华富贵,就能一直持续下去。
    看起来跟那种四世三公还是有点相似,但双方还是有很大区别。
    四世三公这种,汉朝前中期三公有实权,再加上复杂的关系网络,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能够扶持子弟一路上升,让子孙继续当三公掌权。
    但南方汉朝的这个制度基本都是唐宋时期的制度,唐宋的顶级勋官、散官和封爵都能门荫,甚至皇帝还往往会格外恩赐同进士出身,可却基本没怎么诞生出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出来。
    就像宋朝权相吕夷简,几个儿子都门荫入仕,也没见到有吕世家族。
    所以这个制度表面上看好像会维持家族长久利益,但实际上能不能得到重要也往往要看君王,因而真正施展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
    不过就算如此,也还是会给予那些重臣子孙后代一条上升捷径,因此诸葛亮才提出勋官散官和封爵谨慎对待,除了确实有功劳的开国重臣以及做出重大突出贡献的官员以外,基本都不会授予。
    而司马懿的目标,则正是希望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勋官、散官或者爵位,以保证家族利益连绵长久。手机用户看三国之银狐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505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其他小说]诡三国
  3.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4.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5. [都市小说]国潮1980
  6.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7.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8. [都市小说]讨逆
  9. [玄幻小说]逆天邪神
  10. [玄幻小说]九龙归一诀
  11. [都市小说]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12. [玄幻小说]史上最强炼气期
  13. [科幻小说]裂天空骑
  14.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15. [玄幻小说]人族镇守使
  16. [玄幻小说]最强升级系统
  17.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18. [玄幻小说]太平令
  19. [玄幻小说]修罗武神
  20. [玄幻小说]九天斩神诀
  21. [都市小说]龙王令
  22. [玄幻小说]凡骨
  2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4. [玄幻小说]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