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输了,得认!
是否参加数学家午宴这件事,乔喻本是不太在乎的。但如果是被剥夺参加午宴资格,心情就不那么美好了。
这两天他很辛苦的。
加上他也听说了彼得·舒尔茨在跟他聊过之后变得很颓废。他本打算再去跟这位德国数学教授好好聊聊。鼓励一下他。
可不能随随便便就丧失了信心。毕竟他对彼得·舒尔茨目前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就算想退休,也应该等他把这些都了解清楚之后再说。
乔喻也知道田言真在担心些什么。但他都说了,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量子计算,并加快发现梅森素数的速度跟实现快速因式分解是两个不同的赛道。
虽然实现两者的前提都是一样的。即使用电子计算机完美模拟量子计算。
但今天他讲的这些还不足以撼动目前世界主流加密算法的地位。无非就是提前发出一个警告而已。
真想要威胁到加密算法,起码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当然也可能更短或者更长。
理论突破之后要应用于实践,肯定是需要一些时间沉淀的。找梅森素数的算法优化比较简单,但想要快速完成因式分解,编程难度还是有的。
虽然有现成的量子算法,但现在他只是模拟而不是真开发出了量子硬件。要适应乔喻模态空间里的概念,算法肯定还是要大改的。
但自家导师态度坚决,他也没什么办法。
而且就连袁老都没帮他说话,说明他上头两位的想法是差不多的。
所以他只能乖乖的跟着田导安排的教授,从后门离开,然后来到了数学院的行政楼。
安安静静一个人呆在暂时属于他的房间里。
田导还是挺不错的,给他安排的房间里有一张长长的沙发。
昨晚他凌晨三点多才睡觉,早上八点就起床了。看到沙发只觉得一阵困意袭来。
当下饭也懒得吃了,干脆脱了鞋直接躺在沙发上,不到一分钟,就发出轻微的鼾声。
是的,乔喻的睡眠从来都这么好,根本不需要情绪的酝酿,只要感觉困了,躺下就肯定能睡着。
……
乔喻已经睡得正香时,今天在燕北大学的数学家午宴也分外热闹。
其实组委会是上了心的。
为了这次午宴,华清的大厨都借来了好几位。
除了西方冷餐会上常见的那些的食物之外,还有各种华夏不同菜系的美食。
还没走进宴会厅,都能闻到那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仅此一点,就能秒杀国际数学大会上的午宴餐食。
但很明显,今天的午宴完全没有那种欢快的氛围。
当一众数学家们走进宴会厅时,许多人都是步履匆匆,神色严肃。
轻松的也有,但以华夏本土教授跟年轻人居多。这次乔喻的公开报告会来的不止是教授,很多学生也被导师带着来见见世面。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乔喻都属于有志冲进数学赛道这些年轻一代最好的榜样。
对于世界各个高校、研究所的导师们来说,谁会不想有一个像乔喻这样的学生?
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嫉妒田言真的,都比嫉妒乔喻的多。
想到某个老家伙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学生在未来名流千古,许多人就觉得不忿。
这老头何德何能啊!
今天这么想的人可能更多了。
哪怕是那些纯研究数学,对技术并不敏感的人,各种议论发酵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想通了这其中的意义。
大家在乎的不是多了两个新的梅森素数。而是在很短时间内利用并不强大的算力,计算出两个新的梅森素数。
大家也都知道计算出梅森素数并不代表着相关算法就能直接用于快速大素数分解。
但大家更知道,当经典电子计算机已经能够快速计算出梅森素数,就意味着实现利用经典电子计算机,快速完成因式分解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而且实现的方法还是如此诡异。
谷歌还在拼命研发新一代的量子硬件计算机,想要在这一领域领先全球的时候,华夏竟然用一种没人想象的到的方式提前完成了布局。
在此之前,并不是没人想到这一点。
比如尼尔森跟他的团队。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他还跟乔喻见过一面。当时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跟乔喻大谈特谈利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融入到量子计算的理论模型之中。
当时乔喻也没有明确的表示没有兴趣,只是将这个事情推给了燕北大学一位叫薛松的教授。
事实上现在他跟薛松还有联系,这一个多月这位薛教授也的确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帮助,从多个视角探讨了量子运动在广义模态公里体系中解析。
这一度让所有团队成员都觉得很振奋。因为他们能感觉到这个方向是对的,距离他们有所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但谁敢想,这次来参加乔喻的报告会,直接便迎来了当头一棒!
他甚至都不好意思指责乔喻。因为他们当时只是想要做一些理论上的工作,乔喻明显做的更多!比他们最乐观的预估做的还要更多。
真的,走进宴会厅时尼尔森都是懵的,完全就像梦游一样。
如果说彼得·舒尔茨是因为乔喻蛮不讲理的数学科研速度而被打击到不行不行的,属于间接伤害。
那么尼尔森就是类似于弗兰克教授所经历的那种直接伤害了。
为之努力了数年的事业突然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不管是他的数学思想还是数学技术,都还没问世就已经远远落后,更气人的是,哪怕是现在他这个选题还属于超前沿的科学命题……
就在尼尔森失魂落魄的时候,有人主动走上前打了声招呼。
“尼尔森教授,你好。”
“哦,薛教授?你好。”
看到薛松,尼尔森脑子终于清醒了些。不管此时心情有多差劲,诺奖得主的牌面总不能丢了!
尤其是这个时候。
“很抱歉,我就是想跟您解释一下,我并不清楚乔喻这段时间研究的东西。事实上,虽然我跟乔喻很熟悉,但我一直在做另外一些课题的研究……我希望你能明白!”
薛松略微有些局促的道歉。
他虽然知道乔喻新申请了一个项目,还通过了。但具体项目是什么他还真没怎么了解过。
关键是乔喻也没跟他说啊!
只是现在跟尼尔森说这些,明显有些牵强。毕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时候,乔喻可是专门感谢过他的。
甚至在那篇让乔喻拿到菲尔兹奖的论文上,唯一的感谢章节也给了他。
所以薛松都不太确定尼尔森会不会相信他这番话,即便他说的都是真的。
“不不不,薛教授,其实你不用解释。当时我请乔博士的去参加那个沙龙的时候,并不知道乔博士已经在研究这一块的问题了。
事实上我还应该感谢乔博士。即便他已经在做相关性的研究,依然让你来帮助我们。好吧,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自信!”
尼尔森苦笑着说道。
听到这回答,薛松先是愣了愣,随后飞快的反应过来,这位尼尔森教授是误会了。以为乔喻在前去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前已经开始乔喻模态空间的研究。
不过有这种误会薛松完全可以理解。
换了以前,他也绝对不会相信有人能一个半月从无到有鼓捣出一个新的近乎完备的内积空间。甚至还能替代希尔伯特空间在数学界的地位。
他也宁可相信乔喻早就已经开始研究了。而不是国际数学家大会回来之后才开始思考这方面的东西。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但薛松并不打算澄清这个误会,毕竟这种误会反而没那么伤人,所以薛松只是冲着尼尔森饱含歉意的笑了笑,说道:“虽然这个项目的确有些遗憾,但希望我们未来还能有继续合作的机会。”
“一定会有的!我相信未来全世界的研究都离不开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不管是数学又或者物理。”
尼尔森给出了极高评价之后,两人友好告别。
目送着薛松走向别处,尼尔森仔细思考了片刻,然后拿出了手机。
虽然考虑到时差,这个时候在他的母国已经是深夜。不过回过神后,尼尔森觉得他还是有必要及时通知他的投资人这个消息,以及他对新理论新算法的一些判断。
这也是他现在唯一能为投资人做的事了。虽然项目没成功,但总要赚个好口碑!
想到这里,尼尔森甚至有些庆幸他来参加了这场报告会。万一没来的话,他还要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说不定还是他的投资人打来电话,那可真就被动了!
……
美国,硅谷。
如果有心人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不管是富乐顿,还是洛斯阿尔托斯山这些投资商跟硅谷富豪们青睐的社区,在这个深夜有些反常。
都已经凌晨了,但不少房子突然亮起了灯。
这就是信息传播太快的坏处之一了。
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几秒钟,这意味着时差就已经无法隔绝人们的信息渠道,导致地球另一边的突发消息也可能让这些大佬们无法睡个好觉。
但对于这些能住在这里的大富豪来说这又是极为必要的。
毕竟他们能够积累如此多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就是因为能比其他人提前获知许多准确且有效的信息,甚至是普通人无法得到的信息。
是的,绝大多数时候人类社会的财富差往往就是因为那无所不在的信息差。
总有人觉得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能得到的信息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区别很大。
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根本无法从无数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寻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者被动接受无数的假信息,从而干扰大脑对现实的正确认知。
只是今天这条信息,对于这些新世纪崛起的科技贵族而言,明显不算什么好消息。
比如桑达尔·皮查伊。
这位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自从2019年接替拉里的职位掌舵庞大的alphabet已经整整七年了。
说起alphabet可能许多人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科技界搅屎棍谷歌,那必然是无人不知。
是的,aiphabet就是谷歌的母公司。
此时桑达尔·皮查伊刚刚被谷歌高级副总裁托马斯·库里安吵醒。
因为由托马斯主管的google quantum ai团队负责人约翰·马丁尼斯刚刚汇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华夏乔喻团队很可能做出了替代量子计算的技术,而且看上去还很成熟……
显然这对于谷歌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谷歌针对量子计算机的投入很多,前前后后已经投入了五、六十亿美元!
当然,巨额的投入在今天之前看来都是极有价值的。量子计算机一旦研发成功,在诸多复杂计算领域相对于目前的经典电子计算机是碾压的存在。
一旦率先研究出通用量子计算机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谷歌将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科技霸主。
什么微软、ibm、苹果…又或者其他国家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公司都得给谷歌交保护费。
甚至连华尔街巨头也得在谷歌面前低下他们高昂的头颅。
毕竟现代金融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信心是建立在足够安全基础之上的。
起码一旦掌握成熟的量子计算技术,就意味着能够掌控互联网主流加密方式的安全。当他们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也意味着将掌握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盾。
从某种意义上说,谷歌跟乔喻想的差不多。
区别只在于他们虽然在量子硬件技术上遥遥领先,可以脚踢微软,拳打ibm,但突然之间有人竟然用了他们无法理解的方法,领先了他们。
“你说什么?华夏乔喻的团队仅用了一个小型机房的算力资源就能模拟量子计算?效率还很高?远超我们的技术?”
“是的,皮查伊先生,目前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他只用了很短时间就计算出了两个新的梅森素数,并对外公布。就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公开报告会上。”
“有没有可能这些是假消息?比如使用了超级计算机,用了很长时间计算,然后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
“我也问了这一点。但约翰没在现场。他还在跟在华夏参加那场报告会的数学家通话。希望能确定这一点。但说实话,根据我从另外渠道得到的消息,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
“但我们从没得到过相关的情报。据我所知哪怕是模拟量子计算,我们也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桑达尔·皮查伊这番话让托马斯·库里安沉默了良久……
就在桑达尔都要怀疑是不是信号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这位公司高级副总裁的声音才幽幽传来。
“您说的没错。但很多时候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其实也是一种消息。理论上的突破有时候不讲道理。尤其是我们还使用老一代理论的时候!”
(本章完)手机用户看巅峰学霸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2456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