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从汉营当中离开后,益州便算是和汉室撕破脸了。对于益州上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刘协是早有预料的。
环境有时很能改变一个人的,而长期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那里人必然会产生骄堕侥幸的心理。
事实上,假如让刘协代入一下,他也不会连战都不战一下便投降的。毕竟,益州这个地方,实在太难攻打了。
有时候,刘协都要奇怪一下,益州怎么会被人攻陷呢?尤其是从东从北向西攻。要知道,在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的二月以前,也就是川陕公路全线通车以前,中原内6入蜀的道路只有三条。
一为金牛道,即众所周知的‘剑门蜀道’;二是阴平道;三为米仓道。没一条道能让进川的人舒服,何况还是拼着性命往里攻。
米仓道,是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行进的一条道路,因要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这条道路危峰林立,层峦叠嶂,山坡陡峻,攀登艰难,根本就不是人走的路,比阴平道更糟糕,行军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阴平小道,起于阴平都,需翻越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才能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这条道路十分险峻,但也十分知名,因为邓艾就是由这条道才灭掉了蜀国。
但真正考证了历史的刘协却知道,邓艾选择这条道路其实就是走投无路了,别说从阴平道上滚下来九死一生,其后根本就没有回头路。而且他没摔死的几千个满头大包的大兵连匹马都没有,还打什么仗?一切都是因为刘禅和诸葛亮的后人太操蛋,才让他侥幸成功。
剩下来的就只有金牛道了,也就是刘协此番选择的这条道路。这条路相对来说好走点,而且路程较近,但要命的是,它又叫‘剑门蜀道’,记得诗仙李白曾经说过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吧,说的就是剑门之险。
然而,‘要想得四川,必下剑门关’。古之剑门,指的就是距今天的广元以北五十三公里,南距剑阁县三十公里的一座东西横亘百余公里的山脉。其间七十二峰绵延起伏,高入云霄,陡壁断处两山相峙如门,形势险要,因此得名。
这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三国时姜维就是在这里以三万人马挡住了钟会的十万大军。旷日持久,相持不下,最后还得邓艾拼死一搏,从阴平小道绕到剑门后面偷袭,才把蜀汉给灭了。
所以,对付益州这片地方,刘协几乎无不用其极。先是使出了兄弟阋墙的毒计,从内部瓦解了益州的实力,使得民心思汉。随后又是放弃大片荆州的利益,只为得到长江水道。在这等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合一的大好形势下,才敢动对益州的征伐。
即便如此,刘协心中其实也是没什么底气的。
不过,他能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如今箭在弦上他已不得不了。
此番,汉室大军兵六万,分北、东两路合进收川。其中东路,是以太史慈为主将,贾诩为监军,令张郃、甘宁两员大将及数十名将领,统御步骑两万,自三峡溯长江西上。
而北路,便是刘协亲领四万步卒,率领汉室众精英宿将自汉中入蜀南下。两军分进合击,约期会兵合攻成都。
此番北路大军,刘协再度擢拔新将,坚持令魏延当了先锋。根据刘协的考察,这时的魏延勇武不凡,有冲劲,而且对战局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最适合在此时展露一番头角。当然,历史上魏延也是有缺点的,一是好争功,二是爱自夸。不过这些问题刘协暂时不用考虑,魏延在汉室当中尚未立过大功,还没自大的资本。眼下,刘协只要他能旗开得胜,不辱汉军威名就成了。
徐晃、赵云、高顺、文聘、高览、周仓、刘辟、皇甫坚寿、司马懿、庞统、法正等人随军而行,此番刘协动用的乃汉军当中的精锐步卒,因为益州这个地方,骑兵的作用虽然很大,但很难翻阅那些崇山峻岭,越过那些崎岖小道。因此,这一次刘协甚至将周仓和刘辟手下那支黄巾军调了过来,看重的,就是他们曾经藏在深山老林当中的本领。
不仅如此,刘协针对此番征伐,还特意制定了三项战策。
第一,鉴于益州那里有不少从中原逃难之人,为分化益州内部,只要能率众归降,并且向导大军,供给军粮者,立授重赏;同时,益州蜀川也有异族,若有襄助汉军者,一视同仁,皆授重赏。
第二,汉军所至,不得焚荡庐舍,殴掠吏民,开丘坟,剪伐桑柘。违者,以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第三,鉴于入川之后征粮困难,汉军规定凡克城塞,籍没其器甲、粮草皆统一交由大军统一分配,但战场所得所有钱帛,可按军功授赏制悉数分与士兵,待平定益州后,弥补其不足。
这里刘协刻意强调了第三条,谁都看得出来,这次刘协为激励士气,下达了两倍的赏赐力度。没有人不相信益州的钱帛不够赏赐军功,但刘协偏偏又规定平定益州后,班师回朝再赏赐一回。
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为汉末动乱时期,天下真正动荡的是在北方,而蜀道以内,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相对来说,益州这里平安富足,不识刀兵,尤其是天府之国的成都附近,那真是富得流油。
这般特例改变赏赐制度,刘协就是为了在加倍的利益下,使得兵士可以贯彻第二条铁律。否则一味以军纪压人,便会让兵士在巨大利益下,萌生起不该有的心思。甚至为此,刘协还将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这位统筹兼顾的大才一并带了过来。
战争的机器隆隆开动,至少六万把尖刀逼向了益州。在进军途中,刘协也收到了如雪片一般的战报。其中对于益州的反应,刘协还是很满意的。
刘璋派出的大将,自然是那位在益州握有兵权的赵韪。为此,刘璋甚至逾制拜赵韪为征北将军,全权负责益州对汉军的防御。临行前,刘璋还带着蜀中各世族上层,为赵韪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壮行酒会。席间赵韪慷慨表态——我此行何止战胜汉军,手下有三万东州恶少年,取中原易如反掌耳!
对于赵韪这个人,刘协真的没有太多资料。毕竟,这位赵韪同志并未在史书上留下多少笔墨,而刘协只能通过零星的历史记载和各方面的情报,来推测赵韪同志的脾性。然后,再跟司马懿、庞统、法正等人商议过后,得出结论:这个赵韪,应该不会是魏延的对手。
从赵韪同志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多少笔墨这一点来看,刘协判断赵韪他不是什么很有本事儿的人。他之所以在这个时空咸鱼翻身,就是因为命好,毕竟蜀中这里没有什么强大的名将来当他的对手。
别拿甘宁来说事儿,甘宁那时候不过尚未弱冠的小年轻儿,还没钻研兵书战策;而且甘宁是匪,面对官军总是心理上就矮一头的;更主要的是,甘宁那时手下的人,绝对没有赵韪多,也没跟赵韪死磕的**。
另外就是喝点酒便放出能取中原这等大话来,让刘协对赵韪更是看不上眼:一代奸雄曹操还对着汉室的强大焦头烂额,骄霸的小霸王也没敢说出这等狂话,他赵韪从哪儿来的自信?
果然,三日后,刘协便收到了前线的战报,笑得差点露出门牙:赵韪同志率领东州兵意气风进驻阳平关,只可惜还未与魏延交战,在路上的时候,便被氐族领强端给偷袭了一回。
紧接着,入驻阳平关后,赵韪的表现倒是有些优秀,他命人在阳平关之前设下不少营寨,与阳平关犄角相护,欲将汉军先锋魏延挡在阳平关外。
然而此举根本没什么作用,初任先锋的魏延体内极度的兴奋、甚至焦灼的狂流在奔流。他率领着汉军全力奔袭,尽情享受着独掌一军的激动。
接战当日,赵韪那些苦心经营的防线就像滚汤泼雪一样被魏延一一攻破,赵韪大惊失色,竟不服气主动与士气正旺的魏延交战。结果又被魏延打得丢盔弃甲,才窝在了阳平关里老实了两天。魏延看到这等状况,每日在关下搦战,骂赵韪个缩头乌龟。
赵韪气不过,便令副将高沛接战,结果没想到竟然小胜了一场。随后,赵韪有些不敢置信,又令杨怀与魏延交战,又小胜了一场。两胜之后,赵韪同志一拍脑门儿明白了:第一次战败,就是个偶然情况!
随后,当魏延再度搦战的时候,赵韪亲领一万大军骤然出击,破魏延,远追十里。可正准备得胜回关的时候,才现已中了魏延伏兵之计。那时他阵型散乱,兵士疲惫,被汉军一举锲入软肋。魏延又反军杀回,立时大获全胜,阵斩了副将杨怀。若不是东州兵奋死保着赵韪,恐阳平关都被魏延破了。
至此,赵韪才被真的打服了,窝在阳平关当中再也不出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协亲率的主力到达了阳平关……手机用户看三国新天子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092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