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大国崛起1857 > 第八百一十九节 用的只是这个身份
    陈芝廷的富民是从农民开始的,因为他更熟悉农村,他以为自己对此很有发言权,但他还是小看了这些年成长起来的技术官僚。

    这些技术官僚没有陈芝廷懂中国农村,但他们更懂世界,他们眼界更开阔,可参考的模板更多。

    陈芝廷在户部主持会议,要求各级官员发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官员们的建议,让他十分惊讶。

    这些官学校出身,学习过专业农业知识的官员,对比各国农业状况,不断的各诉己见。

    英国是不重视农业的,他们的农产品自给率一步步下降,只能满足一半人口需要,而且英国通过残酷的圈地运动,完成了土地的集中,大中型农场居多,跟中国反差太大,没有借鉴的意义。美国同样如此,美国的农场比英国更大,更没有借鉴意义。德国农业是容克地主经营,尽管没有英美农业规模大,但依然颇具规模。

    反倒是被这时代认为落后的法国农业,很有中国借鉴的意义。因为法国发生过大革命,七成人口都是农民,而且农民中一半都是自耕农,农场面积普遍不大,都在一公顷一下,是类似中国的小农经济。

    但在西方意义上的落后,农民收益虽然比之其他发达国家较少,但相对中国农民,法国农民相对是富庶的,毕竟每户十亩地也比中国人均一亩的要多的多。

    官员们给陈芝廷分析法国农业,告诉陈芝廷说,法国小农更富裕一些的原因,还有他们普遍经营商品农业,很多农民在生产水果、蔬菜,种植葡萄、酿酒,产出要比单纯种粮食要高的多。

    这些陈芝廷都很理解,因为他在乡下的见识,也是那些种菜的、种水果的农民收入更多一些。

    畜牧方面的官员还解释,德国、法国的农民还普遍饲养牲口,肉用或者奶用,收益不比种菜少。

    陈芝廷听的很认真,但又很愤怒,这些人明明很懂,可是为什么以前不做?

    他通过阅读户部的卷宗发现,户部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集中在两广地区的桑蚕业,畜牧业则放在云南的高山草场地区,其他方面举措聊聊。

    当他质问这些官员的时候,他们一句话就让陈芝廷熄火了。

    他们问,如果农民都去种菜、种树,粮食都用来养猪牛羊,口粮怎么办?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国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

    靠进口,第一不安全,第二进口得有钱。所以他们鼓励附加值最高,而且能够出口的桑蚕业,对于那些满足国内需求的高附加值农业,明知道怎么搞,却不敢这么搞。

    这个问题让陈芝廷自己都陷入了困扰,让农民都去搞经济种植,粮食就不够吃,都种植附加值低的口粮,那如何富民,如何让几亿农民致富。

    苦于没有办法,他向皇帝请示。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知识相对于这个现代化的行政机构已经变得陈旧了,但皇帝还是用了他,其实皇帝只是在用他这个身份而已。通过他这个颇负名望的士绅身份,皇帝在推行自己的理念。

    所以朱敬伦对此非常有见解。

    他告诉陈芝廷说,进口不是不可以,但得安全。从美国和俄国进口粮食不安全,但从越南、暹罗,甚至柬埔寨和南洋地区进口粮食都算安全的。但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越南和暹罗的农业水平,一个农民养活不了几个人。这两国人口加起来不过一千多万,算上南洋总计两千多万的农民,他们最多能养活中国三五千万人口罢了。

    所以在三五千万以内的粮食缺口是安全的。

    建议陈芝廷短时间内可以管理五千万农民改变生产方式,成立专门的机构,向农民提供果树树苗,引入两种畜牧业,帮他们建立酿酒作坊甚至酒厂。

    五千万农民,够陈芝廷忙的了,十年内能够完成就已经算是十分成功的,至于十年后,如果形成了良好的方式方法,在粮食安全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推广。

    陈芝廷考虑到十年后自己都八十多岁了,还是否活着都不一定,也就不急着想后世的问题了。

    至于政策制定下来,如何施行的问题,朱敬伦都给出了建议。

    政府扶持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需要农民自己投入,这毕竟是一个经营问题。

    政府持久的用财政来补贴不是个事儿,所以需要通过商业手段。

    上次俩人谈过农村保险的问题,朱敬伦建议城里农村保险公司,第一给予该保险公司垄断经营农村地区的水火、疾病的商业保险业务,还可以强制所有农民和地主每年都要缴纳大灾保险费,保险公司给予最穷的佃农保险费优惠,如果佃农依然无法支撑,由保险公司帮助申请政府补贴。总之一定要将天灾、大病等能让农民家庭破产的事故保险。

    那么几亿农民每年缴纳的保险费怎么办,即便每人每年只缴纳半两,那也是数亿的资金规模。

    朱敬伦建议保险公司开办银行,农村保险银行,用这笔钱专项向农民放贷。为农民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等投资提供补贴及贴息贷款。投资额1百两以下的小型项目,提供偿还期10年、利率不超过5%的优惠贷款。5百两以的项目,可申请利率不超过5%、偿还期20年的优惠贷款,政府进行贴息。1万两以上的大项目,则推出还款期三十年的超长低息贷款。

    通过商业银行的形势,鼓励农村产业发展,或许特别优势的垄断巨头不会出现,但出现大批的有生命力的农村食品公司是很有可能的,后世的日本、德国、法国都有一大批这样的小公司,而且很多都还发展成了世界知名精品公司,从中国富豪口袋里掏走大笔高附加值。

    还要帮助农民就业,除了培训农民子弟进城打工外,还鼓励农村企业雇佣农民。雇用员工2人以上的,每多1个雇员可额外得到1两补贴。给予农业企业全面的税收优惠,农业企业可获得免交出厂税。

    至于谁来执行,怎么执行的问题,朱敬伦建议让权力已经不小的地方公局来管,公局本就是农村乡绅组成,一直是配合官府管理农村,管理农民的机构,但乡村士大夫的组织能力太差,朱敬伦建议公局雇佣技术人员,将自身水平提高到政府机构的水平。

    朱敬伦的设想中,这种地方公局最后会成为类似农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协会类似的组织,西方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组织,往往就是这些组织,中国则没有相关组织,无法对比。

    朱经理呢个提出这些建议,显然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银行连利率和还款期都考虑到了,显然不可能是自己瞎琢磨的,而是咨询过相关的专家。

    对朱敬伦具体且可操作性强的建议,陈芝廷完全采纳。

    他对朱敬伦提出的,在城市建立基本保险制度,强制所有工人至少加入失业保险,对于现在的中国工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没人养老,没人给看病,养老有儿女,看病,老实说这个时代对疾病的控制还很低,相当多的疾病都没有办法治疗,头疼脑热的小病也要不了命,真正要命的,是一无所有的工人失去了稳定的收入。

    强制保险的保费参考后世,工人交三分之一,企业交三分之二,为了让企业不至于背上沉重的压力,前十年企业只需要承担一半,也就是总保费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通过免税等方式回馈企业。

    加入保险的工人,一旦遭到失业危机,保险公司支付他们之前工资的六成,至少让工人能够维持生计。

    陈芝廷对城市工人保险是不太上心的,因为他认为一旦城市工人回乡,城里本就没几个失业工人。而且就算失业,再大的经济危机,十个人里也就一两个,了不起两三个失业的,远远比不上农村人口。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大的施政。

    但他还是采纳了朱敬伦的建议。

    很快一项项政策经过讨论推行下去。

    陈芝廷的知识是陈旧了,但他不缺执政能力,毕竟当了那么多年尚书令,管人的能力是很强的,他还有威望,又能保证推行自己的政策。

    朱敬伦只是想用这么一个人来推行自己的理念,但实际上还是小看了这个老夫子。

    一个七十几岁,浸淫官场半生的老家伙,永远是不能低估的。

    陈芝廷有自己的主意,尤其是在乡村学校更有想法。

    他通过教育来辅助这些政策。

    通过政府、乡村公局向农民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养殖业,该种蔬菜、水果,通过银行贷款让农民,主要还是让地主建立农村企业,建立猪牛羊养殖场饲养牲口,创办酿酒作坊,屠宰加工肉制品作坊和果干烘培作坊。

    同时就在乡村学校中开设相关的课程,至少在设置在镇子里的乡学(初中)中开设农业知识,打算改善农民子弟“穿衣不种棉、吃饭不种稻、建房不造林”的局面。

    他的目的未必能达到,但却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农林牧渔方面的人才,也让乡村学校更富有乡情,同时也让中国的乡村教育更像日本人鄙夷的寺子屋了。

    教育的作用是滞后的,产业的作用却是立竿见影的,投资未必有回报,但投资本身肯定会带来影响,在政府的推动下,上亿的资金砸向了农村,改变很快就出现了。手机用户看大国崛起1857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217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2.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5.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6. [都市小说]巅峰学霸
  7. [修真小说]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
  8. [科幻小说]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9.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10. [都市小说]终极火力
  1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小说]修罗剑神
  13. [玄幻小说]夜无疆
  14. [科幻小说]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15. [玄幻小说]深空之影
  16. [修真小说]仙人消失之后
  17. [科幻小说]天倾之后
  18.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玄幻小说]人族镇守使
  21. [修真小说]石破天穿越令狐冲
  2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3. [其他小说]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24. [科幻小说]异度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