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雨飘零
“乡亲们,朕乃大明崇祯皇帝!”
走到旱田中间,崇祯皇帝咋舌高叫。
部分百姓尚有犹疑,待听到附近捕杀蝗虫的锦衣卫大喝,“尔等还不下跪?”
之后,他们再无犹豫,纷纷跪倒在地。
许多人把脸埋在黄土里,喜极而泣!
有救了!
这个时候皇上来到这里,傻子都知道为什么?
除了微服私访赈灾救民,再无它事!
“乡亲们,天道不仁,降蝗灾于霸州。
大家辛苦劳作一年,却是颗粒无收,饥不果腹。朕闻之,彻夜难眠,缘何让朕的子民受此苦难?
但大家也不必惊恐,朝廷已经拨粮救护霸州,并取消今年所有的任何税赋,定不让朕的子民有一人饿死。”
“皇上仁慈!”
“皇恩浩荡!”
“草民叩谢天恩!”
……
崇祯皇帝话音刚落,四周百姓俯首跪拜不停,泪水冲刷着浑浊的双脸,轻声哆泣。
收割了一波民心,崇祯皇帝却高兴不起来。
田地里,百姓们皆衣裳褴褛,赤足垢面,脸无余肉,怎地一个凄惨了得?
亲自扶起身旁的一个老人,崇祯皇帝朝头都不敢抬起的百姓吩咐,“尔等都起来答话!”
哆嗦中,陆续有人起身,低头顺耳站在原地。
“乡亲们,为了防止蝗灾来年复发,朕要求你们和官府一起灭蝗。
考虑到这会耽搁你们的农时,故而朕决定从内帑中拨付银两,用于收购你们消灭的蝗虫,一……”
抬头望了一眼遮天蔽日的蝗虫,崇祯皇帝把到嘴边的话吞了下去。
差点搞大发了!
原本,他想说一文钱一只蝗虫,可瞧这密度,至少有几千万只呐!
再者,闹蝗灾的可不止这一处,那是多庞大的数字?
这金口玉言一出,那可收不回来了。
默默的算了一下数字,崇祯皇帝环视一圈,开口说道:
“朕决定,五只蝗虫换一文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多少数量,当日就可到县衙结算。”
“一文钱五只蝗虫?百文五百只……”
崇祯皇帝皇帝身边的老人,望着天地间仿佛无穷无尽的蝗虫,嘴里喃喃计算着,眼里留下激动的泪水。
纵使他年老体迈,可用箩筐往地上一罩,估计百文钱到手妥妥的。
那他一天可以罩多少箩筐啊?
蝗灾变横财啊!
天子金口玉言,真实性自不必怀疑。
皇上这是怜悯众生,施恩霸州百姓啊!
“皇上仁慈!”
“皇上仁慈!”
……
随着老人再次俯首拜谢,周围的百姓也跪下来谢恩。
此刻,他们心中还有蝗神吗?
不存在的,谁也顾上了。
再说了,有蝗神又如何?
拼死拼活种地一年,除去缴纳的税赋佃租又剩几何?
此地不种也罢!
捕杀蝗虫所得,足以几年无忧矣!
有些人口多的百姓已经在合计,全家老小齐上阵,怎么也要挣个几十上百两纹银,留待将来慢慢用。
有些人口少的百姓则开动脑筋,用什么工具可以高效的捕杀蝗虫,机会难得啊!
看着百姓人心高涨,没人提什么蝗神乱七八糟的东西,崇祯皇帝内心有些欣慰。
钱固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却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若是用行政命令,崇祯皇帝可以想象,百姓一方面会抵触,一方面会消极怠工,最终灭蝗效果有限。
现在用金钱手段刺激他们,无疑是三赢的局面。
百姓受益是其一;蝗灾得以根除是其二;朕的内库再度充盈是其三。
捕杀蝗虫的这些银子,崇祯皇帝是不准备从内库拨付了,他要全部交给老王的厂卫来筹措。
至于他们用何种方式朝谁下手,崇祯皇帝到时听汇报就行了。
“乡亲们,都一起去霸州县衙。”
此时,锦衣卫借用百姓的箩筐,足足捕杀了三担蝗虫,崇祯皇帝见日头还高,挥手朝众人说道。
在百姓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朝霸州县衙奔去。
只是在霸州郊区,刚好经过老人的家中。
其实说家可能不太合适了,就是临时搭建的一个小窝棚。
里面脏兮兮的,老老少少挤在一起等死。
老人的儿子腿骨森森可见,上面都是腐肉,可以预见,即使治好,这条腿也废了。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说的正是他们。
“带他们一家回京城,请御医医治,给他们安排一个好营生。”
目睹如此惨景,原本想让霸州县衙安排的崇祯皇帝改变主意,朝老王吩咐。
因祸得福!
老人颤悠悠的拉着两个不懂事的孙儿,朝已经远去的崇祯皇帝背影不停叩头谢恩。
他的儿子李二牛,一个看上去很健硕的男人,也匍匐在床榻上死命叩头,“皇恩浩荡,皇恩浩荡……”
继而仰头泪流满面边哭边笑嘶吼着,“赵志恒赵老爷,你也有今天。真是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已经到霸州县衙的崇祯皇帝,自然不知老人一家的反应,他正准备灭蝗大会。
在霸州县衙的广场,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几个临时征调的厨子,正在准备烹饪蝗虫。
下面,是临时组织的霸州百姓,约莫有两千余人,正跪在地上,听崇祯皇帝的旨意。
而随行的锦衣卫和衙役,则在他们中维持秩序,顺便当传声筒。
“朕的子民们,若有谁担心这次蝗灾乃是天罚,贸然灭蝗,会遭受蝗神报复。
朕在此明言,此次蝗灾,绝非天罚。
霸州百姓善良淳朴,又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老天不可能降天罚于霸州。
纵使这场蝗灾乃是蝗神所为,朕亦愿在此向九天神佛祷告,捕杀蝗虫之事,乃是朕一力主张,只是为了救朕的子民于困苦。
上天若有不满,降下惩罚,朕一肩担之,勿要伤害朕的子民!”
崇祯皇帝说完奖励说迷信,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在锦衣卫的传音下,霸州百姓在有组织的带领下,齐声欢呼,“皇恩浩荡,天佑大明!”
此时,蝗虫也炸得焦黄灿然,新任代知县吴承锋用小碟装着,恭敬的递给而崇祯皇帝。
而其他的则用十几个大簸箕乘着,由衙役端着走向百姓。
“霸州的百姓们,抬起头,看朕今日朕和大家一起尝此美味,他日一定传唱天下。”
说完,夹起小碟的蝗虫,咯吱咯吱嚼得满嘴生香。
香,是真的香,带有青草的淡淡香味。
蝗虫其实就蚂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崇祯皇帝在后世已经吃过多次,并不陌生。
后世他叫得出来就十几种吃法,什么泸上醉蚂蚱、干煎蚂蚱、油炸飞虾、金沙飞雁、稣炸蝗虫……
崇祯皇帝就不信了,大明人口的优势,吃货的属性,注定了大天朝是不可能有动物泛滥成灾的,哪怕是蝗虫?
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这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在连土都可以吃的年代,如此美味有人能拒绝?
高台下,由锦衣卫带头,抓过大簸箕的蝗虫,塞入嘴里咀嚼着,渐渐的吃出味道。
“好,真好吃!”
说完,再往簸箕抓一把,津津有味的吃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本有些犹豫的霸州百姓,等衙役端着簸箕过来,也抛开心头的那点犹豫,尝试着吃起来。
不敢吃的没有勉强,敢吃都说好吃,等有人跃跃欲试的时候,却是已经没有了。
毕竟,僧多肉少,没有了。
高台上的崇祯皇帝看得分明,自得的笑笑,他知道,困扰大明的蝗灾,或许可以永久消失矣!
甚至,有可能如后世一般,蝗虫要靠人工养殖,才能够满足吃货的需要。手机用户看崇祯大帝国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825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