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顾
长安城朱雀大街,数万名士兵巍巍列阵,数万支枪矛斜斜指向天空,上面那寒光闪耀的锋刃汇成了一片冰冷的、令人汗毛倒竖的钢铁丛林。无数唐朝大臣,世族门阀以及吐谷浑、突厥、铁勒、甚至党项、羌、东女部的首领,站在城门下与几十万长安百姓一起,眼也不眨的看着太极宫承天门城楼。
李建成缓缓登上承天门城门楼,城下脚下是三千多名元随禁卫士兵,他们都是扬声器,李建成的声音再大,也不过数百上千人可以清楚的听到,可是朱雀大街上的人实在太多了,哪怕仅仅是呼吸声,足以掩盖李建成的声音。
陈应尽管知道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可是他却无法制造出扬声器,只得采取人力扬声器。用三千多名大嗓门的士兵,同步复述李建成的原话。
李建成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士兵,朗声说道:“大唐自从建国至今,都是在战争和准战争状态中度过,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唐军这支钢铁雄师中涌现出了无数名垂千古的英雄,无数令全世界敬畏有加的将军,他们的名字已经写入史书,铭刻在我们的民族的记忆深处,永远不会被淡忘……”
三千多名元随禁军将士,早已背熟了李建成的演讲稿,现在他们都整齐的复述着李建成的原话。
在李建成最近的距离上,并不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安俨,而是年轻而挺拔,英姿勃发的陈应。虽然陈应的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他仿佛依旧像一个邻家大男孩,然而,没有人可以轻视他,此时此地,陈应的声名却极为显赫,只要阳光照得到的角落都能听到他的故事在流传。
武德元年,陈应与张怀威等五十名唐军士兵,苦守泾阳城,智擒西秦大将宗罗睺,大败薛仁杲,免除西秦兵临长安之下之危险。
率领部曲平定旁企地之乱,以弱克强,创造了一千五对四万的军事奇迹。远征驰援灵州,四战突厥,并且打破了突厥不可战胜的神话。
千里救援河东,平定刘武周之乱,大败王世充,对战窦建德。消灭了不可一世的西域霸主统叶护,驱逐吐谷浑,灭东突厥,擒颉利,擒松赞干布,开拓疆土万里,当然还有玄武门下,力挽狂澜,平高句丽……
等等,陈应身上的任何一桩功勋,足以让一名将军名扬天下,青史留名,然而,陈应不仅仅是一个将军,他还是一个长相极为英俊,擅长写诗做赋的文人。留下无数名篇,足以让无数大家闺秀,名门贵妇为之疯狂。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当然,陈应还发明了香味,让无数美女为之疯狂。他发明了四轮马车,让大家闺秀,可以走出家门,轻易的走亲访友,不必在家中连唱幽怨。
比如,号称陈氏犁,陈氏掠子,陈氏锄刀……陈应的发明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影响着大唐无数百姓的生活。
李建成说到这里明显一顿,接着转身望着陈应道:“虽然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来涌现出无数惊才绝艳的天才将领,但是像你这么年轻的却是少之又少。”李建成朝着身边的宦官招了招手。
小宦官捧着一柄玉钺送到李建成身前,李建成拿着这柄玉石打造而成的钺,庄重的递到陈应手中道:“祝贺你,你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
元帅,很多人都认为法国在十六世纪才设立的官职,事实上呢,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即考虑中军主帅人选),晋国名将先轸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唐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元帅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
不过,唐朝时期的元帅,都是临时性质,比如,李世民率领八大总管共计十五万兵马西征西秦,当时的官职就是西讨元帅。战后自动取消。
可是,陈应的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却与李世民的西讨元帅不一样,这并不是临时官职,而是永久官职,开府建衙,为大唐军事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
李建成非常清楚这柄玉钺所代表的意义,更知道这枚玉钺的重量。这枚玉钺相传乃妇好所持有,后来在邺城被盗墓者掘出来,李建成赐予了这枚玉钺新的职责。
陈应自知,以他的资历其实还不大够格获得这枚玉钺的,但是大唐需要他,整个天下都需要他担起率领大唐军队并肩作战,抵抗扶桑联军的重任,没有人可以接替他,他只能迎难而上了。
就在这时,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安俨快步走到李建成身边,在李建成耳边轻声低语起来。
李建成闻言,脸色大变。
陈应虽然没有听到什么事情,不过他可以猜测得出来,应该是李世民的总攻开始了。陈应给李建成一个安定的眼神,笑道:“庆典继续,我们去军部!”
……
大唐军官,位于太极宫北苑,当时李建成为了消灭突厥,命人铲除了御花园,修建了阴山和漠南、漠北这等巨大的沙盘。
后来,成立军部以后,这里就被独立出来了,形成单独的院落,虽然有小角门可以直通太极宫。
在军宫大殿内,数百名将领整齐的坐在大殿内。
国防部尚书李靖那微微颤抖的声音不是很高亢,却如同雷霆霹雳,震得所有人耳朵嗡嗡作响:“扶桑联军从汉口、京口、临淮、寿春、扬州等地发起猛烈进攻……”
李建成的手不住的颤抖起来,他用力的握住椅子的扶手,勉强镇定着,扶手发出格格的声音,显示着李建成的惊慌。
李靖接着道:“在长达一千六百的江淮沿线,超过二百四十余万军队同时发起了进攻!”
大殿内,立即响起了一片抽冷气的声音。
李建成实在忍不住的问道:“这怎么可能,李世民怎么会有这么多军队,我们不是刚刚在剑门关消灭他四十多万军队了吗?”
李靖沉吟道:“我们接到的情报,就是如此。大约六千四百余艘三万石级大船,往来扶桑大陆与大唐之间,平均每三个月就可以来回一趟,每一艘三万级大船,一次性可以将八百余人马,从扶桑运到大唐!”
李建成的情绪有些失控道:“他们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大船。”
李靖无力的叹了口气道:“陛下,这都是世族门阀暗中造船的,为了避免我们发现,当初他们派人秘密在安南、占城、林虑等地兴建大型造船厂,日夜不息,不惜累死数十万人,打造了足足八千余艘三万石级大船……”
陈应刹那间就明白了,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时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强大的生产能力,制造战舰或运输船的木料,必须阴干,这个过程将长达三年。否则木料中的水份如果不能完全蒸发干,会变形,开裂,甚至折断。
可是,大唐同样也需要大量阴干的木料,枕木同样需要阴干木料,为了方便打造枕木,陈应让人制造了烘干房,采取煤炭低温烘烤的技术,将木料里的快速蒸发干,一批木料送入烘干房,最多七天,就可以完全阴干,效果与自然阴干的木料一样。
这个技术并不是秘密,所以很容易被世族门阀学会。而且打造战船或运输船的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木料,在中南半岛什么都不多,最多的就是木料。
按照他们的运输能力,一次性可以在三个月内运输六十多万人抵达中原,虽然在运输过程中,有很多大船遇到风暴沉没,可是依旧让李世民运输到了足足二百多万人抵达中原,而且李世民发现了地球是一个圆球的秘密,他派出程知节率领扶桑唐军远征欧洲,采取非常粗暴的方式,顺之皆昌,逆之皆亡。
像滚雪球一般,将欧洲各国的军队,全部挟裹在一起,就连拜占庭、萨珊帝国也没能幸免,现在李世民手中超过五百多万军队,从西、南、北、东,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李建成颓废的道:“这么多军队,我们大难临头了!”
陈应的眉毛一扬,道:“没什么好惊讶的,扶桑联军早就在准备着发发动这场决战了,现在不过是提前了一点点而已。”
李靖压抑住心脏的狂跳,尽量缓和一下情绪,问陈应道:“大元帅,既然你早就预料到扶桑联军会发动这次规模空前的攻势了,那你有什么应对之策??”
陈应摇头,坦诚的道:“没有。”
不少人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特别是李建成。
陈应是他们心中的常胜将军,在这种空前严峻、生死一线的形势下,他们都希望陈应能够挺身而出,发挥他那无人能及的战略思维,带领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来。
虽然敌军空前的强大,强大到已经超出了整个大唐所能承受的极限,谋略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很小了,大家仍然对他寄予厚望,听到他干脆的承认无能为力,大家都大失所望。虽然他们确实有点苛求了,但是他是陈应,他应该做到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才对的!
陈应起身望着众将领与李建成科冷静的道:“实力强横到一定程度就代替了战术与谋略,扶桑联军精锐尽出,面对二百多万精锐部队,再高明的战略也不起作用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不计代价顶住他们的攻势,只有将他们的攻势顶住,我们才有资格去研究破敌之策!”
陈应站了起来,环视全场,一字字的说:“当然,我们并非毫无准备,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还有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现在已经接近成功了。”
陈应以东宫右卫率勋二府起家,跟他交过手的人都对那森然布列的弩阵、刺猬一般的枪林、铜墙铁壁般的重装陌刀步兵方阵以及刀锋般锋锐的钩镰枪骑兵印象深刻,甚至不寒而栗。然而,在陈应的构想里,最理想的战争模式应该是这样。
数千上万门重型火炮对着敌人的阵地,没完没了的轰;
数以万计的机枪手没完没了的扫射;
最好再是数以万计的坦克一线平推。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什么谋略,什么战略战术,什么阴谋诡计,通通都是渣渣,火力至上彻底压制才是王道。
陈应非常喜欢前苏联气势磅礴的鬼畜打法,打不死你也要吓死你!话说,跟苏联硬碰硬的打过的德国和日本,几十年后想起老毛子都还两股战战尿意甚浓,这就是陈应想要的效果。不过在唐朝想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首先重机抢没戏,后装线膛枪鬼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弄出来,大炮现在有一点了,但是离“几百门”还差得远,没办法,严重的火力贫血啊!
所以陈应想到了火箭炮,这玩意好啊,火力超级凶猛,十几门多管火箭炮同时发射,半边天都是红的,而且便宜,皮实,有支架能发射,没有支架也能发射,弄丢了发射架点把火都能射,不将它弄出来简直没天理了。
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支持大家大搞火箭炮,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几十辆多管联装火箭炮朝敌人倾泄流星雨的壮观场面。
可惜这玩意不是这么好搞的,折腾了三年多,那些工匠只能他弄出了一堆特大号弩箭,这玩意六尺长一支,拥有一个类似迫击炮炮弹那样的弹头,里面装填着的火棉胶和一定数量的火棉充当炸药,然后就是一根长长的铁管子充当平衡杆,铁管子后面还有四片飞翼起到平衡作用。
十六根发射管被煅焊在工字钢构成的发射架上,装上四轮马车,这个发射架是可以活动的,摇动手柄就可以将射界调高或者调低了。
每一发炮弹后面都连着一根长长的引信,燃烧速度非常快的那种,发射的时候用火把一燎,就会看到十六枚火箭嗖嗖嗖一古脑的全射出去了。
陈应初见这玩意儿的时候捂着脸默默的走开,说这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火箭炮,太土了,土得不忍直视。
不过,不可否认,这种便宜到渣的武器,反而是对付李世民人海攻势最好的办法。
现在这种新式武器,根本来不及检验。就被陈应命人从疏勒学院拉了出来,为此陈应还亲自下了一百五十万贯的订单。
虽然这枚火箭弹便宜,不过只是相对而言。每枚相当于六千多文,几乎与大唐的一头牛等价。
关键是这玩意射速极快,如果将火箭弹固定的四轮发射架上,不到三息功夫,就能射出十六枚,如果几千枚排在一起,那也需要十数息功夫就能发射出去。当然,十数息几千头牛就飞出去了。
一百五十万贯听上去不少,实际上火箭弹还真没有多少,勉勉强强不到三十万枚。
其中十万枚运输到成都。
成都已经光复,这些蛮兵占领成都之后,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些蛮兵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退出去,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家。
于是,成都城破坏倒不是非常严重,只是留下了满地的黄白之物,臭气熏天。
长江边上,一个非常简易的渡口前。
一排十数艘方艄大船,正在紧张的改装着。
由于火箭弹的尾焰非常大,这些便宜掉渣的方艄船也是一次性的。
庞玉望着不停地将铁架子固定在船舷上的工匠,望着寻相道:“这玩意行吗?”
寻相没好气的道:“把吗去掉,陈大将军从来不干不行的事!”
“对了,现在已经不是陈大将军,而是陈大元帅!”寻相望着下面的工匠道:“速度快点!”
扶桑联军在快速渡河,他们为了渡过长江,在十数个渡口,打造了数十座浮桥。陈应就是要让李世民的联军分割在长江南北,首尾不能相顾。
ps:战斗过程还需要写吗?不写下一章完本了!手机用户看盛唐血刃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845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