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了这一层方面的原因,假冒的“韩仓”可以一直存活到现在,出乎这名替死鬼的意料之外,索性是面庞的面容没有一点点变化,不然的话,事情败露可就大事不妙了。
惠帝心中也很清楚“韩仓”被关在天牢内,所以并不着急,先前的时间都是用来应对前来袭击的叛军,眼下空闲了,虽说后果有些严重,但也还算还好。
既然空出手来,那么惠帝就有了对付“韩仓”的时间了,其实在惠帝的心中,对于这等法子,乃是牧屿提出来的,至于后果,也十分符合他的预期,所以现在想想牧屿还是有着几分大用的。
惠帝对牧屿的看法,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是事情的发生而在同时发生着变化,这一方面,连惠帝自己都有些捉摸不透,关于这一点他也不是没有进行思索过,但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眼下,“韩仓”既然在手,那么惠帝看来,理应将其尽快处斩,免得夜长梦多,这便是惠帝的担忧,有了这次叛军前来将长安城门拿下的经历,那么等到下一次就可能会是率领大军潜入天牢内,将韩仓顺利救出去,这就是惠帝最坏的打算了。
但是这一点又不是没有可能实现,上次要是叛军兵力再多些,结果是否两样还不好说,惠帝对于这些思索的很心细。
现在有了功夫,那么惠帝自然就不可能放任“韩仓”就这样身在天牢内,当即命令下去,对其严刑拷打,要是能够从他的嘴中得到什么消息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一份举动先前牧屿都没有实施,现在轮到惠帝来做,那么性质就不一样,明眼人就能看的出来,惠帝是想要快刀斩乱麻,将假冒的“韩仓”处死后,以绝后患。
这一措施所能给大汉带来的好处,那就是给予叛军足够大的打击,你们的统帅都已经死在了大汉的手中,那么接下来的虾兵蟹将自然不足为惧,惠帝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叛军心中产生畏惧感,这样的话,接下来的交战大汉就能占据巨大的优势。
想要战胜对方,那么就要先从他的心里下手,给予他们心里上的压力,越大越好,到时候,收到的效益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最好的结果那就是不攻自破,这便是惠帝的完美打算,不过这都是很难得,需要的时机要恰好,而且相对应的措施也不能少,总之是种种因素累积在一起才有可能奏效。
很快的,惠帝的旨意就下达下去了,手下的侍卫急忙赶到了天牢内,这一阵仗可是不小,天牢内关押的囚犯都将视线汇聚在一起、
现在,假冒的“韩仓”俨然成为了天牢内焦点,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有惠帝的吩咐,侍卫们也只能照办,所以自然是少不了一阵严刑拷打,一切能够用上的酷刑都被施展了个遍。
在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折磨,躺在椅子上的“韩仓”早就不成人样,手脚的指甲盖都被一一拔下来,血肉模糊,有些还在不停的流淌着鲜血,而有些的血液早就凝固了,这样的话,倒是没有很疼痛。
相对应的,其四只手臂也都因为这些酷刑而变得异常肿大,皮肤下十分难受,但是这些疼痛折磨都是小事。
牢房内的椅子上,原本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现在看来却是被鲜血所浸染,在边角,还有着滴滴浑厚的血液流淌,滴答滴答的流落着。
负责执行酷刑的狱卒看着眼前早就不成人样的“韩仓”,对于自己的手法,他很是自信,认为凡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就不可能不招供,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忍受的了。
可是眼下就是有一人,这无异于在赤裸裸打他的脸,但却又毫无办法。
“你知道些什么,赶紧说出来,不然的话,定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狱卒恶狠狠的用钳子捏着“韩仓”的手臂,那里皆为满满的伤口,没有任何完整的地方,可想而知酷刑的残忍,常人难以忍受。
不过他等待的回应只有无声,假冒的“韩仓”根本就不想打理他,说实话,也没有那个精力,嘴角动都动不了,疼痛由原先的剧烈开始麻木,渐渐消失不见,反馈到大脑上的神经元早就不起作用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疼痛感。
先不说这份疼痛,就眼前躺在椅子上奄奄一息的“韩仓”,千疮百孔,鲜血淋漓的场面,换做一个平常人都无法忍受,况且还有着刺鼻的血腥味,引得人阵阵反胃,要不是这些狱卒经历的多了,哪里能够在这里待得上这么长的时间。
此刻,躺倒在上面的假冒之人,除了他的呼吸声能够正面他还活着,从身体上的每一处都会让人以为他已经是死人一个了。
头颅上,牙齿参差不齐,有些都已经消失不见,嘴中还有着淤血,这都是被苦苦折磨后遗留下来的,眼睛没有气力,所以就选择了紧闭着,这样也能省去不少的力气。
现在的“韩仓”就连眼睛都不想睁开,可想而知是有多么的疲惫,甚至说是精神上的死寂,不想在苟活下去,眼下他的这个情况,哪怕是死去都比现在来的痛快,至少一了百了,不会再承受任何的痛苦。
浑身上下,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好的地方,不过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一点知晓的消息都没有透露。
按道理,韩仓命人替他的易容之事,他或多或少就会知道,至少这可不是件小事,乃是极具价值,要是提供出来,惠帝心中也会因此产生了警惕,会对此进行一番调查,将消息掌控多一点。说不定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但是,这一点他并没有打破自己的底线,当初约定好的,自己做了这个替死鬼也是彼此交易的基本,两者给予彼此各自缺失的东西,相互互补。
不过,有一点,他心中也很清明,那就是倘若自己将实情说了出来,这样的话,大汉不仅不会放他好过,甚至还会以为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从而加大酷刑,更加残忍的折磨,这点任何人都想不到。
所以,一开始的选择就没有错,始终守口如瓶,现在的他差不多已经看到了日后大汉的未来,那种气数已尽的消亡。
狱卒几经折磨后,眼见无果,便是将此处发生的事情全都上报给惠帝,毕竟这乃是惠帝亲口吩咐,身为手下不能丝毫怠慢。
惠帝在得知一无所获后,深吸的叹了口气,看来从“韩仓”的口中,是别想得到任何的消息了,这点惠帝深信不疑,说实话,“韩仓”身为统帅,倘若没有几分魄力,又是怎么能够掌控大军的呢!
从一开始,惠帝就没有想到韩仓能够到达这份地步,坐上这么高的位置,统帅如此多的兵马,相比于他的父亲,韩信,可是不逞多让,隐隐约约有着超过他的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一点都没有错。
既然从他的口中探查不到任何消息,那么惠帝也算是明白,现在留着“韩仓”也没有用,倒不如在最后的关头,是他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于是一股阴谋的味道浮上心头,惠帝可是在心中早就安排好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番吩咐下去后,侍卫又火急火燎的前去打理了。
话说,真正的韩仓与韩文还有历风雨一起带领着大军,一路上紧赶慢赶,总算是抵达了沛城的边界,再过半柱香的时间就能够进城了。
韩仓停下前进的步伐,主动脱离的小渔,来到了一座小小的山头,开始向着沛城的方向,四下张望着,眼睛微微眯起,面容流露出一丝的高兴。
因为,前前后后算了算,韩仓离开沛城的时间,也已经有了好长时间,至于具体多久,心中也并没有过多的去计算,不过那股思念之情,那可是一点都没有减少。
再说了,沛城好歹是韩仓目前所呆的城池,这里就相当于他的一个故乡了,城内,有着令他牵挂,尊崇,想念的人,是他所不能舍弃的,现在又带回来了一个,日后项小渔也肯定是要与他一起的。
眼下,除了沛城,再也没有其他的城池适合他们一众人安居下来,这些早在韩仓的心中就准备妥当。
山头上,韩仓凝望了会儿,命令韩文赶紧进城,他想要先行将项小渔安顿下来,毕竟这一路上的奔波,可并不容易,小渔一个弱女子,哪里能承受的了,况且韩仓与小渔靠的如此至今,自然也能看的出来小渔眼神当中流露出来的疲惫之情。
只是小渔不想韩仓过多的为自己操心,也就没有说出来了。
剩余的二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沛城的城门处进发,回到了这里就相当于回到了家里一般那等难忘的亲切感不可多得。
这些在将士们的心中就显得格外凝重。手机用户看回到汉朝做将军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4223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