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巡视了凉州大部分的郡县,结合监察部与夜鹰的情报,他发现自己的凉州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虽然当初自己为了稳固凉州的统治,选择了乱世用方的策略,在选拔地方官员时优先选择有能力的人。
但也因为如此,许多郡县看起来似乎很太平,但是暗地的贪官污吏,或者鱼肉百姓,欺压良善的人却大有人在。
面对这种情况,秦华再次展现雷霆手段,将已经拥有确凿证据的三名县令、五名县丞以及八名县尉全部处死,其余被问罪的大小官吏足有近百人。
凉州官场为之一振,要知道这些人中包括被秦华亲自处死的刘勋外一共有三名皇族子弟,还包括了秦家的一个旁支子弟。
这种情况下,那些官吏做起事情来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了。
除此以外,秦华还大大加强了监察部的权力,为他们配置了一千人的宪兵,他们可以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直接抓捕郡守级以下的所有官员。
《尔雅》云:宪者,法也。宪兵就是专门用来维护法律的士兵。
但是监察部没有审判权,秦华又加设了一个大理寺作为审判这些官员的地方,职能类似于汉朝的廷尉。
又在监察部内分离出一部分,设立检察院,他们主要负责将那些有确定犯罪证据的官员向大理寺发起公诉。
此举一处,凉州官场为之一清,因为在检察院设立后不久,大理寺就连续开堂七天,共审理了三十八件案子,所有犯罪的官员都获得了应有的处置,而且在秦华的授意下都是从重处罚。
如果能够被判处十年的徭役,那就要谢天谢地了,因为这是他们所能获得的最低的刑罚,最高刑罚自然就是斩刑。
秦华并没有设立连坐制度,所有也不可能诛连三族之类的。也没有设立车裂、凌迟等不人道的刑罚,最高就是斩首。
但即使如此也足以让那些官员心惊胆战的了。
通过在各郡县设立的公告栏传播,秦华设立大理寺和检察院的消息很快就传播了开来,这让所有的百姓更加的敬重起这位年纪不大的凉州牧来。
而且秦华还在各地设立监察部的分部,他们除了监察各地官员外,还可以接受百姓的举报,一旦受理,必会严查到底。
但也不是可以随便举报的,一旦被认定为诬告,那么举报人不但要出罚金,还要面临杖五十的刑罚。
现在无论是大理寺还是监察部都只负责官员的案件,百姓的案件依然由各地县令受理。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秦华感觉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于是他决定在凉州再留一月再出发洛阳。
尽管此时曹操已经到了陈留招兵买马,并且向天下发出了讨伐董卓的檄文。
秦华准备将凉州的司法系统进一步稳固下来之后再出发,因为所有需要处以极刑的案件都必须由秦华过目确认后才能执行,这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冤案以及错失人才的可能。
虽然各地官员的案件让秦华非常气愤,但是也有让他高兴的事情存在。
那就是秦华所设立的公塾,创立这么久以来,已经渐渐被人所接受。
加上因为秦华的土地政策,很多平民都想着咬牙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公塾,这也导致现在公塾的容量已经不足,很多地方的公塾都出现了课堂内有许多孩子都是站着听课情况,甚至有些名士的课程还出现了窗外都站满了人的情况。
见这种情况发生后,秦华就让工部加紧书籍的印刷,争取能够多印一点书出来。
而且这些书籍都是以平价在市集贩卖,并且严禁有人抬高书籍的价格。
秦华相信不出十年,凉州内将会出现大量寒门学子,他就再也不用受制于世家了。
按照秦华的预计,公元200年的时候,他就能正式开展科举制度,到时候地方官员将不用再将就,而是变成由他来挑选哪些合适,哪些不能为官。
除了这些布置外,秦华还设立了一个财政部。
财政是国家的命脉之一,秦华自己牢牢的抓住了军权,而财政大权他则是交给了自己的父亲秦煌。
作为秦家之主,秦煌对于处理财务方面的事情还是有些能力的。以前秦家那些马场、商铺、佃户都是由秦煌管理,只是现在他要管理的是整个凉州的财务状况。
财政部可是一个肥差,不过秦华相信自己的父亲应该不会坑自己,交给他秦华才放心。
都说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秦华可不想自己在外连战连捷,结果即将胜利之际却被告知粮草不足,只能退兵。
为了保证自己在今后的战争中有足够的军资,他还特地将军务部和财政部分离出来。
虽然军务部也属于财政部管理,但是他有自己独立的运行程序。
秦华在武威郡外设立“武平仓”,区别于凉州的仓库,这里是专门放置军队物资的仓库。
军务部又分为粮草、军备和辎重三块,全是秦家的人在管理。
等到秦华终于将凉州的大小事务处理好之后,他也收到了曹操的信件。
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联军正式建立,曹操发来信件就是专门邀请秦华一起加入。
将自己麾下主要的文臣武将全部召集起来,秦华就讨伐董卓的事情展开了一次讨论。
荀攸:“董卓不仁,鸠杀太后,主公当讨之。”
贾诩则是略有所思,并没有回答。
至于武将们,自然是纷纷请战,在之前的战争中,他们可是收获颇丰,秦华论功行赏没有丝毫克扣,他们当然急于求战。
就在秦华准备宣布出兵洛阳之际,贾诩忽然站了起来。
“主公且慢。”
听到贾诩开口,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们都知道贾诩才是秦华的首席谋士,即使现在权力更大的似乎是荀攸,但是贾诩的声音他们却不能忽略。
“我观诸侯联军虽势大,但董卓有虎牢关扼守,而联军心不齐,很难攻破洛阳。主公若想进军洛阳,则必须攻下潼关。而潼关之险要不输虎牢关。近年主公威势日盛,董卓必然防备主公,这潼关必有重兵把守,强行取关必然兵力大损。”
听到贾诩的解说,秦华才冷静了下来。
他最初的目的的确是在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一起参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名望,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想将献帝抓在手里,也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听完贾诩的解释后,秦华感觉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了。
董卓在入主洛阳四处招兵,现在他麾下的兵马足有三十万之众,而自己也不可能尽出凉州兵马。
先不说青羊军主要由羌人组成,不好控制,就是自己手下的直属军队,如果全部派出,万一那些西域人、氐人、匈奴人、鲜卑人闹出点事情,自己就无能为力了。
弄个不好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凉州基业搞的一团乱,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那文和的意思是不发兵?”
秦华知道历史的走向,诸侯联军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攻入洛阳,但是最终董卓还是离开了洛阳,带着献帝去了长安。
难道要等到那时候,董卓兵力大减之时再出兵?这样不但无法竖立名望,还会被天下人唾弃。
即使自己以后能够得到献帝,获得的名望也会大减。
“主公莫不是忘了?那董卓虽然自封为太师,但是他兼任着并州牧呢。”
“文和的意思是打并州?”
秦华一下反应了过来,董卓虽然当上了并州牧,但是他几乎没有派遣过军队前往并州,现在并州就只有一些少量的城防军与戍边军。
如果此时攻打并州,不但名正言顺,而且还不会遇到太大的抵抗,可以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
斩杀的董卓固然能使名望大增,不过一人兼职两州州牧,这名望也不小啊。最关键是自己还占据着大义之名,打的正大光明。
“诸将听令,召集全军,出发潼关。”
???
本来还想领命的众人顿时有些懵了,刚刚不是说要去并州吗?怎么还是去潼关?手机用户看三国之秦华传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4664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