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铸大唐 > 第027 化解之道
    。↖书荒閣中文网www.shuhuang ge.com√↑↓

    翌日,李晔正在紫宸便殿批阅奏章,这时,张承业在殿外传道:“左军中尉,观军容使杨复恭觐见。”

    杨复恭此时已乘撵到了殿外,下了撵,一把推开张承业,径直往殿内走来,对自己这个皇帝门生免了崔昭纬的首相之位,事前却不和他商量一下的行为很不满,崔昭纬失了首相之位,他在中书门下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肯定会大降,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李晔见杨复恭一脸怒色,便知道他已经得到消息了,也不在意他的无礼,微微一笑,道:“国老来得正好,朕正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杨复恭找到一张位置后径直坐下,口中阴阳怪气的道:“大家现在再和老奴说,是不是晚了点啊?”

    李晔摇头道:“不晚不晚,国老,这里有监察御史韦昌范弹劾你的奏章,你自己看看吧。”

    杨复恭本以为皇帝会和他解释罢免崔昭纬首相职务的原因,没想到他突然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斜眼看了一下李晔,又满腹狐疑的上前伸手接过那道奏章,匆匆看了一遍,脸上怒色更盛,口中愤愤地道:“大家,这韦昌范血口喷人,其所弹劾之事全为虚妄,请大家明鉴。”

    李晔也装出一副很理解的样子道:“朕也觉得这韦昌范确实有些小题大作了,国老为朝廷劳心劳力,鞠躬尽瘁,适当得些“报酬”那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宫市”和五坊小儿,它们能够为皇室带来这么多收入,朕认为国老和禁军功属第一!”

    杨复恭见皇帝很知趣,心里很满意,怒气渐消,赞道:“还是大家理解老奴的苦衷啊。”

    李晔接着说道:“韦昌范此人向来直性子,有时候不究事即爱浪言,朕也多次训斥他,然收效甚微,国老也知道那些言官的秉性,朕都奈何他们不得,你也就不用和他们一般见识了。”

    杨复恭故装大度的说道:“老奴可不会和他们这些乌鸦一般见识,大家多虑了,老奴此次前来只为一事。”

    李晔明知故问的道:“哦?是不是关于崔昭纬罢执政事笔的事啊?”

    杨复恭道:“正是,老奴听闻崔相公并没有犯什么错,便被大家免去了首辅职位,这于理不合,还请大家收回成命。”

    李晔笑呵呵的道:“朕也没说他犯了什么错啊,只是崔卿的首辅的任职到期了,国老也不是不知道,国朝规制,执政事笔旬月一换,轮流值事,朕也只是循例办事啊。”

    杨复恭目光直视着李晔,带着责备的口气说道:“自穆宗之后,该项制度便已有名无实,大家切不可因循守旧啊。”

    李晔没有直接反驳,反而岔开话题道:“朕记得前几日,龙剑节度使职位空缺,国老曾向朕举荐杨守贞继任是吧。”

    “没错。”

    李晔一拍脑袋道:“你看,朕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朕现在就授杨守贞龙剑节麾,加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武散秩,还有国老以后若想给手下谋个出身,三品以下就不用递往中书门下,再向朕禀报了,国老可直接墨制除授1。”

    杨复恭没想到皇帝如此慷慨,就凭皇帝许下这墨制之权,自己无形中就拥有了中书门下的官吏任免权,成了事实上的吏部天官,在以前自己虽然也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势达到任免亲信的目的,但这毕竟有逼君弄权之嫌,他内心其实也不想把皇帝逼急了,免得年轻的皇帝热血一涌,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计后果的事来,要是能缓和彼此的矛盾,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如今皇帝授予他墨制之权,等于在制度上认可了他的这项权力,相比而言,崔昭纬首相职位被撤已经不算什么了,心中不由大喜,用从未有过的恭谨态度道:“老奴谢陛下天恩。”

    “那崔昭纬的事——”李晔话题又转了回来。

    杨复恭笑道:“大家的安排,老奴毫无异议。”

    李晔点了点头:“那就好。”

    杨复恭心满意足的道:“没什么事老奴先退下了。”

    看着杨复恭得意洋洋的乘着肩辇消失在自己的眼帘里后,李晔长乎一口气,尽管知道杨复恭绝不会善罢甘休,可也只能这样了,如今的他羽翼未丰,只能先选择妥协了,他告诉自己,预先取之,必先予之,只有先骄其志,才能夺其权。

    唐朝中后期,在朝廷中枢存在着四股力量。即宰相、韩林学士、枢密使和神策军中尉,皇帝常常是通过重用其中一者来掌握政权。在这四者之中,最有实力的要数神策军中尉和宰相,前者控制着神策军,维系着朝廷的安危;后者则是政府机关的首脑,掌控朝政大权,相比之下,枢密使和翰林学士手中实权不大,只能在决策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各自的实力并不是决定他们在中枢体制中地位的唯一因素,四者都有过权力独专的时候。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一手左右朝政;枢密使王守澄在穆宗、敬宗两朝显赫一时;翰林学士王叔文、李训得势时,均是皇帝之下的首席决策人;神策军中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仇士良、田玲孜更是权倾一朝。种种情况说明,中枢成员没有固定的轻重次序,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依重程度。

    今天李晔也要依重其中的一个来辅佐自己治国安邦,但选谁呢?

    1墨制除授:唐代的墨制是天子或近臣以墨笔书写,由禁中直接发出的政令,因不加外廷诸省的署名和朱印,故称墨制,亦有墨敕、墨诏之名。唐代有严格的政令制定、运行和相关档案的管理制度,而墨制是天子或近臣未与宰相商议,不经中书起草、门下审查、尚书执行的正式颁诏程序而直接发出的诏令,因此成为一种非正规的,但又十分灵活的政务处理方式,它对臣下和有司而言同样具有无上的权威和法律效力。xh211手机用户看重铸大唐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46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修真小说]五仙门
  5.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6. [穿越小说]寒门崛起
  7.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8. [修真小说]过河卒
  9. [穿越小说]重生都市仙帝
  10.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11. [玄幻小说]星辰之主
  12. [穿越小说]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13.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4.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15.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16.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7. [玄幻小说]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18.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9. [玄幻小说]九星神龙诀
  20. [都市小说]重回1982小渔村
  21. [玄幻小说]武道丹帝
  22. [穿越小说]机战之无限边境
  23. [都市小说]男神,你人设崩了!
  24. [其他小说]诡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