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大事者,尽管涉及因素很多,可细细分析起来,大多离不开一个词儿——“知人善用”。
昔贤有云,“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宁卫民当然没有当皇帝的奢望。
但“知人善用”,在当今的商业社会的企业运作中依然重要,也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问题。
实际上,宁卫民给自己的下属们安排的差事,无不是充分考量他们每个人特殊情况所做出的决定。
像殷悦、罗广亮、小陶和张士慧这最早追随宁卫民的四人,宁卫民为他们指的道儿,统统都是取其“忠”。
那代理洋酒的买卖,宁卫民之所以会交给沙经理,却是取其“灵”。
而安排赵大庆去干广告,则是取其专业经验和出色的执行力。
小顾年轻,有闯劲,也有脑子,接受新事物快,更渴望上进。
宁卫民便安排他去北边跑马圈地,去接手开关厂的上百号人,经营未来二十年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科技市场。
与之相应的,那过去在皮尔卡顿公司负责质检部门,经常和海关以及代工工厂打交道的,见过大风大浪的齐彦军,则因为性子稳重,懂得轻重,被他安排到了京城东南去安营扎寨,着手开发另一个重要的市场项目——旧货市场。
这个市场项目听着好像没什么。
似乎只是买卖些破烂,交易二手货的地方。
以外国人的叫法,那叫跳蚤市场,透着低级和贫穷的意味。
但问题是,宁卫民要做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旧货市场,而是正规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
他是看见过未来的人,当然知道几十年后文物和艺术品兴盛时期的景象,也知道潘家园旧货市场的鼎鼎大名。
在他的记忆里,潘家园的旧货市场,那可是拥有五万平米,四千商户,号称全国规模最大,一年交易额能上百亿的民间散货市场了。
其繁荣的时期要比中关村的鼎好、海龙、硅谷这三大市场还要长得多,就是这中关村的黄金三角都关门了,潘家园还在继续经营呢。
从现在开始数,鼎盛时期,至少三十年啊。
尤其是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具体投资,只是外围一圈平房,空地上都是铁皮大棚,造价比盖商场要便宜多了。
哪怕进入运营阶段,除了聘请和培训保安,做好安防工作,根本不用再投入什么。
剩下的那就是数钱收租了。
这种市场怎么想都属于一本万利,躺着挣钱的甜买卖呀。
说白了,那可真是低投入,高产出,那就跟在日本经营停车场差不多。
宁卫民怎么也不可能放过这块肥肉啊?
更别说这辈子,他本身也算是个文玩大家了。
既然喜欢古玩,自然就想在这一行业里占据制高点,否则那不是没出息嘛?
而且现在京城的环境,也和头几年大不一样了,是有质量的旧货越来越难收了。
宁卫民与其还让孙五福帮着大海捞针,去碰运气捞京城民间那点剩货。
还不如办这么个市场,把全国各地的文物贩子吸引过来,从此他就在自家院子里淘货,这又有多么省力,多么划算,多么的好呢?
另外,孙五福也就有了更多的地方可以出货清库存了,也免得无价值的旧货越积越多。
如此,宁卫民才不惜动用海外的资金,从东京专门汇了一亿日元回来,启动这个项目。
所投下的本钱可以说是他目前在国内布局所有生意里,最大的一笔了。
何况说来也巧,这个时候干这个生意,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他要是不做这个市场,那真是连老天爷都对不起了。
怎么呢?
敢情旧货市场啊,并不是谁想干就能随便干的。
此前,旧货市场完全就是垄断的行业,除了官办的信托商店可以买卖旧货之外,其他全是违法存在。
可信托商店不卖古玩字画的,老百姓要想买卖此类东西,除了去琉璃厂的文物商店,就没别的合法合规的去处了。
剩下的就只有那些“鬼市”之称的古玩摊。
此阶段的古玩摊有潘家园、白庙、鼓楼、后海、龙潭湖、皇城根、官园等。
唯一算是半官方的市场,也是因为宁卫民的干预,才把天坛坛根儿的鬼市弄到了天坛公园斋宫门前。
可毕竟规模有限,也没有合法的批文,不好大张旗鼓不是?
所以总的来说,老百姓对这些东西的买卖难极了。
琉璃厂压根就是给外国人开办的,天坛斋宫门前的摊子也差不多是相同的路数。
民间爱好这些东西的人,想找个逛的起,也买得起这些东西的地方,几乎没有。
那些古玩摊的小贩经常要和工商部门斗智斗勇,打“游击战”,想办个合法的执照都没地儿办去。
不过,这种状况到了宁卫民有意要办市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1987年11月,国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出面建立古玩市场。
这也就是说,在国家批准建立的古玩市场中交易古玩成为合法,已经为了宁卫民兴办旧货市场的投资计划扫清了政策上的障碍。
这就是天时啊。
再加上宁卫民因为捐献古物和帮助天坛公园发展中,无论和文物局还是旅游局,都维持了较好的关系。
他要牵头去办这个市场,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文物局正发愁没有办法去感谢他呢,旅游局也对他的贡献心存感念。
更别说宁卫民为了占据法理正义,避免日后的法律方面的麻烦,还效仿坛宮饭庄的合作模式,许诺白送两个单位各百分之十的股份了。
实际上,就连顿饭都没吃,连顿酒都没喝,宁卫民做好了规划之后,只是按照流程打了一个申请报告,带着齐彦军分别跑了两个单位一趟,这件事就做实了。
这就是人和啊。
至于地利那就更不用说了,有现场的成功案例就在宁卫民的脑子里,他还用发愁去想哪儿合适嘛。
而且现在的潘家园啊,还荒僻的很呢。
过了左安门,过了肿瘤医院往东,根本就没什么居民。
从二环到三环,除了零星几个小工厂,一个附近农民用来交易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其他的地方,那都是杂草丛生,坎坷不平的荒地,越靠近三环越是如此。
仅仅只有不多的几处工地在盖楼,也都是一些大的企业单位,在给自己的职工盖家属楼。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1992年才出现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原址啊,此时就连一点人气基础都没有呢。
甚至连那些最早来到此处的文物贩子们,目前都没发现这里的好处呢。
所以,这就意味着拿地成本几乎为零,根本就不用拆迁。
而且在这块地段,市场想要怎么发展根本就不受限制。
面对一望无垠的荒草地,和沟沟坎坎的,据说是原先这里窑厂挖土留下的大坑,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怎么圈就怎么圈,只要花点钱把地给整平了就行。
于是乎,1988年4月18日这天,当齐彦军代表宁卫民来潘家园现场圈地确定投资意向的这一天,那叫一个兴师动众。
不但文物局的人来了,旅游局的人来了,工商局的人来了,公安局的人来了,当地的街道干部更是如接贵宾,把齐彦军当成财神爷一样的接待。
不为别的,就因为对这一片的街道干部们而言,那真是久旱逢甘霖啊。
就他们辖区里这么个专门让鸟拉屎的地儿,居然也能让人看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只要这个大市场开了,无疑也就意味着他们苦日子也就结束了。
起码他们从此不是土得掉渣的城乡结合部了,而且手里也能额外有几个活钱不是吗?
因此街道胡主任几乎是点头哈腰,亦步亦趋,齐彦军说什么他都说“是”,尽量满足对方的一切条件。
而齐彦军也真是没让对方失望,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乍一张口就语出惊人。
“胡主任,我也没别的要求,就是连农贸市场在内,这些空着的地方我们公司都要了。”
“什么?都要了?齐总。我……我没听错吧?……”
只不过,这齐彦军也真有点用力过猛了。
只见他双手一划拉,把远处所有的空旷都划拉在内,胡主任简直吓懵了。
甚至还不独是他,其他人一样有点找不着北了。
工商局的说,“是啊,这么大的地方都盖市场,不可能吧,简直闻所未闻。”
公安局的也说,“要是这样,那得需要多少警力维持秩序啊。您确定这不是开玩笑?”
文物局和旅游局的更是一人一句小声相劝。
“老齐,咱们规划没说这么大的规划啊。你这是临时起意还是怎么了?”
“就是啊。我看着,这些空地就是盖五六个体育馆也够了,这边又这么荒凉?你确定你刚才说的是你真正的意思?”
为此,齐彦军看到大家如此反应,也忙不迭赶紧解释起来。
“抱歉,抱歉,刚才可能我没说清楚。”
不过就在大家刚刚莞尔,以为他真的只是说错了话,或者只是随口开玩笑的时候。
齐彦军却一本正经的表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公司希望这些空地,能尽可能给我们留下。因为我们公司在这里不只想做一个市场那么简单,我们公司的宁总其实是有意把这里做成一个有市场,有酒店,有展览,有剧院,有博物馆的文化产业综合体的。可能现在说这些计划是有点早了,但这些空地我们有的大用。甚至应该说,我们会选中这里办市场,这里空地较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市场开办之后发展顺利,我们当然不希望在地块上受限制,万一以后想扩就会比较困难。所以我在此提出,希望街道方面也能尽可能给我们预留下一些空旷的地块,作为我们长期发展的储备资源。最起码,如果有别的单位要在这里选地块,我们也希望能在同等条件下公司享有优先使用权……”
不用说,如果放在二十年后再听这话,那白白要地的齐彦军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无耻没下限。
然而,这个时候这么说,主动表明还想多投资的意愿,那就是让现场的这些人大感意外的福音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工商局和公安局的人不敢置信,总觉得太不现实。
而文物局和旅游局的人听了心潮澎湃,想到自己单位白得的股份,就跟打鸡血一样精神抖擞。
至于街道胡主任,在精神振奋之余,更是一针见血地询问,“咳,空地都是现成的。您公司要真是有这么大的发展计划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只是这么大地块,您的公司有那么多资金?”
齐彦军肃然道,“既然是计划嘛,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投资到位,我们肯定也是逐步到位,一点点的扩大规模,实现计划。现在,当然把要办的市场办起来,然后再视情况谈其他。”
“那您……现在手头多少钱?能否给我确切数字?”
齐彦军不假思索,就虚张声势给他手里资金谎报了翻一倍的数字。
“一千二百万。”
现场的人都傻了。
一千二百万啊!多么吓人的数字。
在这个年头已经能盖一座十几层的高楼了!
哪怕是两三万平米的地方,要是从无到有,盖个全是平房的市场肯定没问题。
不过街道主任心惊之后,粗粗算了下,还是忍不住又问,“恕我直言,您这个市场只是个旧货市场,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对这些旧货交易感兴趣吗?”
“这您可误会了,我们的市场不会是普通意义的旧货市场,只是因为现在对‘古玩’二字比较忌讳,我们才继续这么叫的。但其实这个旧货市场主要经营的事文化艺术品类的旧货,不是信托商店里的那些。”
“您说的这些我不懂。我只想知道万一市场办起来没人来怎么办?一千多万盖的市场也不小了。万一您要是干的不顺利,这笔钱赔掉了。是不是就不会继续投资了?那我们难道还要把土地无限期给您留着不成?您要地,只要投资开发,无论干什么,我们街道都支持。不过,为避免出现意外情况,留地块的事儿,咱们还是约定个期限好。”
他这番话说的实在,齐彦军也点头认可。
所以他下面的话也等于又给了街道一个定心丸。
“我们当然可以先约定个日期。不过请放心,这个地方我们不会轻易放弃的。我说的一千二百万只是前期资金,是建设方面的专款。市场建筑的开发也是分步走,先建设再再开发,我们盖好了,招租、宣传,做广告都是会继续投入资金的。所以我们有信心把这个市场做好。等到市场见了利,跟着就继续盖别的。这就叫滚动开发。您就慢慢看着好了,我们做事都是实打实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这一席话,算是真正说的所有人眼里都冒了光。
虽然在场的人都不确定齐彦军的信心是哪儿来的,但财大气粗是真的感受到了。
不得不说,他们此时再看这片坑坑洼洼的荒地,那就不是荒地,像是金山了呀。
是的,这或许是京城第一个民办企业的商业房地产开放项目,虽然不那么正规,但这种改变却足以造成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一个飞跃。手机用户看国潮1980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064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