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捭阖?五段》何永旗
原文: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嫣。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圭也。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者,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恶以终其谋。
注:通过鬼谷子的阐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智慧在哪里。鬼谷子的智慧表现在一个字——“精”。
这个“精”超越了智慧,它是智慧的凝结。我给它起名:叫“聪慧”。聪慧,也无法表达鬼谷子的智慧!还是觉得——“精”最合适。
鬼谷子的“精”,就像是熬人油。把人炼成油,然后浓缩成了一个“点”。这,就是鬼谷子智慧的精华。
鬼谷子的智慧,与老子的智慧很不同!老子的智慧,表现在“广”;鬼谷子的智慧表现在“精”,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老子更和蔼,鬼谷子更深沉;你始终琢磨不透他……
假如,让老子去看鬼谷子,会怎么样?
答案是:老子,会用手把眼睛挡住,他怕鬼谷子污染了他的眼睛。老子,就不屑于这些权术。
鬼谷子,又怎么去认识老子呢??——老子,他也猜不透。鬼谷子像一枚针,老子像一滴水。你刺他,他也不躲,他把你围了。无论你怎么刺,老子始终把你围着……你的“力”,在老子那里根本不起作用。
这样看来,老子的智慧比鬼谷子广大!鬼谷子表现在“精”,老子则表现在“广”,老子……无所不包。
原文: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预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嫣。
在这里,鬼谷子说:谋士对“谋”,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谋——是个前提,利——是最后的结果;所以,这个“谋”是关键。
——先谋,后局;谋在前,局在后。
这个计划,你怎么做?这个局,你怎么布?——“谋”决定着局的走向。
你可以见效很慢,你也可以立刻见效!——“局”的成效,由“谋”决定着。
谋呢?——谋,由一个人的认知和智慧,来决定。所以,“谋”有高低之分。
高手对垒布局,考验的不是技巧,而是敏锐的观察力。你,是否能发现对方“局”中的破绽跟漏洞?你是否能发现这个人的弱点?——这,是高手对垒成败的关键。
鬼谷子说:捭阖之道,在于利。有利,则有捭阖。猎人、布局、下套?——要像道一样的隐密。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形的运行着;捭阖,就要像道一样的做功。
道——决定着万物命运的走向;捭阖,要像道一样,无声、无形、隐密的运行……
在此,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鬼谷子,对“道”和阴阳的认识,很透彻!——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如果“局”能像道一样运行?——那就无敌了,再也不会有捭阖的对手了。
鬼谷子,对捭阖的要求很高。他对“捭阖”的要求,达到了极限!这也使“谋士”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谋士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可遇不可求。难怪三国只有一个诸葛亮,这是——“奇才”!
“必预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嫣。”这里提到:你把局,布出去后,还要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根据不同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局”;这样——“局”就成了活的。无论对手怎么应付,他始终都在“局”的里面。
这,就是鬼谷子的厉害之处!你猎别人?——这个套,不能是死的。“套”要根据情况,不断的调整。目的是让“局”适应不同环境。
在设“局”以前,你所参考的信息,是死的。局——又是根据不变地形布下的,情况一变?——“局”就打折扣了。这样的“局”,是达不到预想效果的。
这样的局也是死局,要等别着人进入,条件一点不成熟,局就不灵。
死局,无法适应不同场景!场景一变“局”就失效。
鬼谷子说:捭阖布“局”,要的是活局。“局”要适应不同的场景和环境,否则注定会失败!
假设一下:你给a布局,要捉他。他每天行动路线,有五条;分别为:e、f、g、h、i五条路线。你,不可能每条路都布上局。那样的话,暴露几率就提高了。
你,肯定是在a每天必经的某个点设伏;但是,情况有变!a无意间,改变了行进路线。此时,你的“局”就不灵了。
因为你设的“局”是死的,它只适应特定的场景。条件达不到?——这个局就废了。
所以,局必须要活的。局还要随时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调整。
别以为你的对手是傻子,他要真傻,也不会成为你的绊脚石了。
鬼谷子对“谋士”的要求很高!设“局”必须活的。只有这样,“局”才能达到变幻莫测……
谋士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各为其主。你站在a队,b队说你是坏人;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个阵营。
假如你从a队,跑到b队呢?——此时,b队不骂你了,a队又开始骂你。
所以,谋士没有好坏,都是各为其主。
你跟哪个老板,就为他效力;这没有好坏之分(只针对捭阖而言)。
“必预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嫣。”这里是说:要随时,关注对手的变化。局——都是环环相扣的,一步、两步、三步,你要时刻关注对手的动向。根据情况,再调整“布局”。
必要时,可以“诱”;用“诱”来投其所好。在不惊动对手的情况下,引君入瓮。
原文: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圭也。
志意、喜欲为阳,曰“始”。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此门户出。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注:在这里,鬼谷子从心理上梳理了一下“人性”。他说:口——是心的门户;心里所想的,都由口发出。你要学会听“音”,从对手的言谈中,抓重要信息。
高手说话,从来只讲三分;其余的,让你自己琢磨去。所以,用耳朵“听”很关键!听——能帮你抓住“重点”。
说不定不经意的信息,就预示了全局的变化。听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局”,这样有利于“捉”对手。
不管你对手是随意说,还是明着说;都要仔细的去辨别。这些信息,对你很重要。
“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此门户出。”这里的句子,是主动性的,说明它后劲很强劲!你不可贸然行事。
先审时夺势,然后自省;审查一遍敌我力量的悬殊,如此才能“有备无患”。
原文: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注意:此处辞义普遍消极,跟前面形成了对比,这也是“势”的局面。
积极、主动,属阳;它预示着“势”——很活跃。积极、主动,也说明“阳”的后劲强劲,你不可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了。收网的时机还没到,你提前收网就等于——败了。
阳——代表着积极和主动,它是“动”的表现。说明它后劲很足。
再来看阴;阴——代表着消极,这也是“势”的局面。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语言,是可以利用的;它属性不同,针对的人也就不同。你要学会使用语言阴阳的不同属性,然后加以区分,再去使用;根据你想达成的目的,再选择怎么使用语句。
比如:你想扶一个人,就要用“阳”的句子去鼓励他。这样,就能让他看到希望!从久而久之,他自己就站起来了。——“阳可树人”。
假如,你要挫败一个人呢?
那你,就要用“阴”的句子和他对话。阴——是消极属性,时间久了,慢慢的那个人、意志自然就松散了。——“阴可废人”。
看见没?——阴与阳,在语言的用法上,也有技巧。不懂就不行,要会用!
再比如:本该用水去灭火!因为不懂,你拿了一根木棍去扑打?——这不是救火。使用方法错了,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结尾: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
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鬼谷子说:凡是用“阳”性语言与你讲话的人,他的目的是好的,他想让你站起来。注意:阳言者树人。
相反!阴言者,常用消极的语言和你说话?他是不盼望你能强大,他目的是要击垮你的意志。最终,你就意志消沉,不再有目标和理想了……
在悲观的情景下,你开始混日子,这等于废了。
注:阴、阳二者,属性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会是相反的。阳谓之——动,可树人;阴谓之——消,能废人。
注意!阴与阳,两者属性不同,在用句上需加以区分;如:动、积极、乐观、主动,正义、光明、慈爱、善良,这些句子都属“阳性”。根据你的目的,用的时候需要留意。
如:颓废、消、涣散、消极,抑郁、悲观、气馁、绝和死,这些词句皆属于“阴性”。这类句子,根据选择目标不同,在使用时也要区分。
原文: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恶以终其谋。
注:这里是个总结:所有语言从“阳”出发,目的是“树人”;这要看“用”的那个人,他的目的是什么。
所有语言:从“阴”出发的,是“废人”。最后的个“果”,很重要!目的是什么??——这很重要。
耶稣说了一句话,很经典:你们从“果子”,就能认识树。好树不结坏果子,坏树也结不出好果子。你们看果子,就能认识树。
用这句话,来解释阴阳在句子上的差别,就很清晰了!你们从最后那个“果”,就能认识阴阳本质的不同。
——阳言者,树人;给人希望!阴言者,废人;使人迷茫……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作者:何永旗手机用户看谈古论今话天下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680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