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党背弃裕王,转投景王,这原本就伤了一群徐党人的心。而且偏偏最终裕王获得了胜利,最起码,现在看,裕王是获得了胜利,景王都被驱逐出京了。
这让徐阶的威望也大大降低,徐党中,已经有人在骂他的老糊涂了。
在这种情况下,心学决定让张居正提前上位,代替徐阶。
这便让徐阶心中非常的不舒服。
我是想要培养你成为我的接班人,但那是等到我当内阁首辅当的腻烦的时候,或者是当我老了的时候,而不是现在,我才五十几岁,正是为官的好时候,好不好?
所以,徐阶虽然当着王畿的面,答应了此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居正运作进入内阁,而他则是隐退。
但是……
迫于心学的压力而同意,心中却不甘心的徐阶,转首就把张居正推进了火坑,让张居正参与到裁军之中。迫使心学不得不放弃张居正,继续支持徐阶。
可以说徐阶成功了,把自己的弟子推进了火坑,换来了心学再次对他的支持。至于接班人嘛,到时候再寻找一个就是。
事情原本到此就应该结束了,张居正作为一个悲剧人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
没有人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罗信还能够翻身。
竟然在和嘉靖帝的合谋下,将裁军之事做成了。这做成了,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为大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切除了一个大肿瘤,让大明进一步健康了起来。
对于张居正来说,自然也就获得了荣誉,哪怕罗信占据了大半的荣誉,张居正也能够分润一些。而且张居正的能力自然也被心学再次认知。甚至,张居正也会吸引嘉靖帝的目光。
如此,徐阶傻了!
徐阶前半生伴随着坑老师的名声,被很多人唾弃,他的恩师夏言之死,便有着徐阶很大的责任。甚至可以说,就是徐阶给害死的。
如今徐阶都豁上后半生带着坑弟子的名声,来将张居正推进了火坑。实际上,如今在士林中,已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徐阶,前半生坑老师,后半生坑弟子。
但是,徐阶无所谓。
前半生,他用坑老师的方法,进入内阁。
后半生,用坑弟子的方法来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有什么不可以?
但是……
他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在他看来,即便是罗信,也会在裁军之事上栽跟头,却让罗信生生的给做成了。
这不仅令他的大敌罗信威望大增,也让他那位弟子张居正威望大增。如今在徐党内,用张居正代替徐阶的呼声已经很高了。
所以,徐阶急眼了。
疯狂地让徐党弹劾罗信,将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事情,扣在了罗信的头上。只要让罗信获罪,裁军就是一种失败,张居正自然也就失去和他竞争的底气。
徐阶的一招接着一招,不可谓不狠。
但是,罗信的一封信,然后嘉靖帝一装逼,这白莲教和张道源的造反,就成为了嘉靖帝故意引蛇出洞的英明神武。
特么的,这还让徐阶怎么弹劾?
如此,张居正在心学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徐阶有意将张居正打发出京,哪怕是给张居正一个总督之位,心学也不会答应。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随后眼中又现出了高昂的战意:“泰岳兄,看来等我回京,你我在未来,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罗信这苏州这边看嘉靖帝的信,嘉靖帝在京城也收到了马芳的信。
看着马芳的信,嘉靖帝不由叹息了一声。
“黄伴伴,马芳也老了啊!”
“好像……”黄锦思索了一下道:“快七十了吧?”
“是啊!”嘉靖帝有些伤感地将马芳的信放在了桌子上道:“他来信说,他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想要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也是,马大人征战了一辈子,恐怕身上有很多伤,到了这个岁数,身体确实是不行了。”
“是啊,我总不能拦着马芳啊!对了,你们东厂对戚继光有多少了解?”
黄锦思索了片刻道:“是一个将才,但是,是不是向马大人和胡大人那种帅才就不知道了。”
“马芳想要将戚继光调到北方,然后他培养两年,让戚继光接任北方经略的位子。”
黄锦又思索了片刻道:“奴婢不懂军事。”
嘉靖帝的目光又落在了马芳的信上,随后又叹息了一声道:
“如果胡宗宪像马芳这样听话多好?回京城,修身养性一段时间,只要忠心,朕还会亏待他?马芳退隐,朕完全可以让胡宗宪接任。
但是……
现在,朕如何敢用他胡宗宪?”
“不是还有罗大人吗?万岁不必忧虑。”
“罗信啊!”嘉靖帝摇头道:“黄伴伴,你不懂。当一个臣子立的功劳,已经让皇帝赏无可赏的时候,对那个皇帝和那个臣子都是一种伤害。”
嘉靖帝愣怔了一会儿,又叹息了一声道:“观察一下戚继光吧,如果可以的话,在剿灭白莲教和张道源之后,便将戚继光调往北方。呵呵……
这胡宗宪也不是没有用处,最起码给朕培养了两个人才。南方水师俞大猷,北方边关戚继光。呵呵……”
嘉靖帝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心中从未有过的欢愉。
马芳解甲归田,胡宗宪会被剥夺军权,然后使其告老还乡。罗信将被调回京城,不会让他染指军权,如此不用嘉靖帝出手,罗信只要应付来自徐阶和高拱的打压,就足够他捉襟见肘的。
再加上,南有俞大猷,北有戚继光,未来的军事已经不需罗信插手。罗信将被困在京城之内。
嘉靖帝放心了,心情是真的愉悦了。
“罗信,如此朕也算是给你一场富贵了。”
但是,这种好心情,只是过了两天,就变得恶劣了起来。因为他收到了罗信的信件。
有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罗信认为适合南方总督的名单,嘉靖帝先看的就是这封信。虽然对于诸大绶这个资历还有点儿浅的人不太满意,但想了想,也许自己对诸大绶不够了解,而罗信通过这次裁军之事,对诸大绶有所了解之后,才做出这个决定。
*
*手机用户看明士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49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