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怕是没有人比江亚更懂得其中的意义,在遇到魏巍之前,现实活着的每一天于他而言都与炼狱无异,快乐的时光在他生命中几乎寥寥无几,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是荒诞的。
他平时像死了一般的活着,行尸走肉足以描述,在来到这座城市之前,他的人生就是一场酷刑,极致的酷刑,所以,这就导致了当江亚独自一人来到这座陌生城市的时候,他必须很用力,才能让别人以为他很轻松,才能让别人认为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奇特的,他的过往也没有那么值得人注意的。
他很努力的活着,才能变成他认为“普通”的这个样子。
后来,他在这座城市里,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并跟她有了一个家庭,而且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当时的他认为,他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普通人生活。
这件事情其实对于江亚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奇特到让他难以置信,所以,他异常的珍惜,不肯有丝毫的松懈,所以即使是在魏巍发生意外之后,他依旧毫无怨言的照料着自己的妻子,日复一日。
在江亚的心里,魏巍是唯一一个愿意爱他,愿意摸摸他的头,愿意拥抱他,愿意抚摸他脆弱的人……魏巍对于江亚来说,就是生命中唯一的一束光芒,能将他整个人生照亮的光芒。
方木救出魏巍的行为并没有错,想要通过魏巍来击溃江亚心理防线的行为也没有错,但是错误的是方木低估了江亚对魏巍的执著,也高估了江亚在处理与魏巍这个人相关事情上的理智。
对于江亚来说,当苏醒的魏巍出现在屏幕里的时候,他生命中唯一的光芒,熄灭了。
在那一刻,连生命中唯一的光芒都被夺走的江亚,第一次崩掉了,仿佛在那一刻,他又重新的回到了被整个世界抛弃的黑暗中,这个世界,再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了。
与整个世界隔离开来的恐慌在这一刻弥漫。
方木以为自己的策略就要成功了,他让这个一直保持着冷静理智的凶手崩溃了,这接下来自然而然的也能让他开口,使这起让警方陷入巨大争议的案件有一个结束,让蔑视法律的城市之光有一个终结,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江亚,连带着这一系列刺激江亚的行为,直接的成为了促使江亚失控的至关因素。
方木的这最后的一枪,让江亚彻底变成一个无法抑制自己疯狂的人。
之前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江亚这个人,固执,并且自我,而当固执和自我这两个性格因素放在一起的时候,那就会演变成一种极致的偏执。
所以这个时候失去了魏巍之后的江亚,像是失去了所有的桎梏,变成了一个只有偏执的疯子,并且这个疯子还极有可能因为一系列的冲击已经放弃了对生的向往。
对这个世界完全失望的江亚,心中只剩下了漠然。
杀掉廖亚凡有那么些报复的意思,但是其中也带着些让方木杀掉他的意思,表面上江亚开口,说是要让方木成为城市之光,但大概也只有江亚自己一个人知道,这并不完全是他真正的目的。
与之相随的,是最后的解脱。
之前的时候我们便说过,江亚是不幸的,他以为他自己是光,但事实只能活在无尽的黑夜中,没有出路,原生家庭造成了他的扭曲与病态,以他认为的善又制造新的恶,而当被最后赖以呼吸的救命稻草被拿走,他已经没有生的欲望,只有一具依仗偏执而坚持下来的躯壳。
所以可以说,江亚这最后的疯狂,是一个倒计时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两方人马在对峙着,其中的一个自然是他这个游戏的设计者,是“城市之光”正义性的坚守方,而另一方人马自然就是以方木为代表的警方,是“城市之光”破坏性的坚持者。
这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
他江亚即使是在这最后已经没了活下去的意义,想要寻找自己的解脱,但他还是要在这之前证明自己已经曾经一度动摇的信仰所存在的正确性,证明自己信仰所存在的意义。
他要用事实来告诉所有人,城市之光的存在是合理的。
即使江亚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自己这样的举动是偏执且毫无意义的,但是他却仍旧想要去看看,这最后的结局到底会是怎样一个场景。
所以他在杀掉廖亚凡之后,就那样的留在了警方的包围圈里,并且在所有警察面色沉重和痛彻心扉的方木面前,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但是,欲意激怒方木,让方木成为城市之光,从而证明自己的坚持没有错误的江亚没有想到的是,盛怒之下的方木,即使是手中拿着枪,却仍旧没有杀他。
第二次审讯开始,这一次的审讯的主题被方木转移到了江亚的童年上。
昔日的伤疤,被眼前这个他挑选的终结人一点一点的撕开,江亚剧那样静静地坐着,听着眼前人那很是刻薄的语言。
他忽然发现,其实他并没有他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光伟,原来,他仍旧是当年那个因为暴力而举起斧头面向自己父亲的无力者,当方木将那些他曾经想要埋葬的东西清晰还原的时候,他内心仍旧是恐惧的,那种恐惧深深的扎根,让他敏感、易怒,即使是听别人陈述,也半点都听不得,那些他曾经自认为完全已经可以不去那么在意的东西,原来他还是在意的,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放下。
所谓什么江亚已经从一个有着心理创伤的变态变成了一个正常而又普通的人这样的话,完全就是他用来麻痹自己的谎言。
那么多年过去了,他都不曾走出当年的阴影,也不曾变成一个普通人。
无助、害怕、恐惧的情绪不断的交织,连带着还有对自己的无限质疑……那一瞬间的江亚,真的是被扒光了站在众人的面前。
第一次的审讯,江亚因为魏巍的离开而彻底失控,而第二次的审讯,陈年伤疤的揭开,更是让江亚产生了巨大痛苦的同时,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原本就曾经动摇过的信仰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不那样坚定了。
属于江亚的自我否定已然开始。
江亚这个角色在这个新剧本中,像是被处以一场以“救赎”命名的酷刑,沉重的让他几乎喘不过气起来。
那一刻的江亚也许什么都不去想了,只是麻木的认为,游戏还没有得出他想要的结果,所以自然不会轻易的结束,即使他忽然发现自己也许并不在意最后的结局了,但是他仍旧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继续下去了。
他总要给自己那残破的人生找一点存在的意义,要不然,他江亚显得多么可怜……他江亚,怎么可能是可怜人呢?
所以江亚矢口否认了自己之前所谓的自首,这场声势浩大的审讯最终也只是让江亚因为妨碍公务而被拘留了十天。
他再一次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警局。
离开之后不久,他继续开始了他那所谓“证道”似的行为。
站在没有丝毫防护的烂尾楼上,他打通了方木的电话,将自己的生命再一次交到来了自己的仇人手中。
此刻,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
而江亚这种种的行为,终是让身处漩涡之中的方木和警方不得不采取一些激进的手段。
主动权开始调转,局势开始发生改变。
江亚开始因为自己的偏执而成为别人陷阱中的猎物。
跟方木最后一场对决来的是突然的,但又似乎在预料之中。
两个人意识形态的对峙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注定是要有一场胜负的,穆青觉得,导演兼编剧徐季周安排方木和江亚最后激战这一段情节的原因,就是想要将这种意识形态斗争的过程外显化,以此来引发观众的思考,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去真实的辨别有关“城市之光”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
但是,穆青觉得,这最后争斗的处理总是有点怪怪的味道,嗯,怎么说呢?似乎是少了点什么东西,所以这剧情忽然就这样发展了,总让人感觉有那么些违和。
也许自己也可以在剧本研读的时候再跟导演说说这一点?穆青心里这边有点暗戳戳的想着,这到时候既是导演又是编剧的徐季周可不要气的要打他,毕竟增加了那么多的工作量……
其实在江亚这个人的设定中,还是有一些不是太能说的过去的地方,就比如他的作案过程以及永远找不到证据的作案现场,穆青记得,这件事情在前世的时候可是受到好多人嘲讽来着的,毕竟根据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来说,这犯罪分子在行凶之后,一定会在现场留下一些痕迹,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找不到。
但是在江亚的犯罪现场,却就是什么有利证据都找不到的一个设定。
如果非要给这个设定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的话,穆青想到了泰德·塔里的“电冰箱理论”。
泰德·塔里是《沉默地羔羊》的导演,而这“电冰箱理论”是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的理念。
他自认为自己在《沉默地羔羊》里有很多“电冰箱问题”的小细节,比如汉尼拔偷走了一支笔,用这笔打开手铐大开杀戒,观影的时候观众专注于角色和故事,忽略了这个细节看完这部影片之后,观众回到家打开冰箱冷气一吹的时候,会清醒过来想,咦,他是怎么偷走那支笔的?笔是怎么打开手铐的呢?
实际上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bug,但在编剧界,这是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有时候编剧为了达到作品某种戏剧化的程度,必须要进行“一些违反常理”的设定,比如打不完的子弹、知晓一切的路人甲和什么也不懂的高层。
最典型的就是《印第安纳琼斯4》,其中极大的调侃了“电冰箱理论”,琼斯博士躲在了电冰箱中,躲过了核爆,观众好奇,这冰箱到底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但在编剧界中,大家看到这个情节,肯定会开怀大笑。手机用户看咸鱼进化中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6674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