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随着希腊经济的发展壮大,海外回流的希腊人,在希腊军队连续胜利后,也在快速增加,移居希腊本土。
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希腊人,移居希腊的意愿最为强烈。
希腊政府与奥斯曼帝国政府曾经特别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希腊人问题接触过,两国政府相互达成默契,奥斯曼政府不会阻止向希腊移居的基督徒。
对于此时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青年土耳其党来说,巴不得国内的非土耳其人越少越好,
这也是希腊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归根到底,富强的国家从来不缺少国民。
贫弱的国家,连自己人都忍不住嫌弃。
君士坦丁阅览文件之后,尽管身体上疲惫不堪,但精神劲头仍很高,因为到处都是好消息。
········
时间进入到1914年,君士坦丁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整个欧洲依然一片风平浪静。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整个欧洲的经济同样在快速发展,生产力大迸发,物质大量富余,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君士坦丁也从琐事之中抽开身,与苏菲一道,乘坐海军的一艘驱逐舰,前往克里特岛度假。
六月份的克里特岛,灿烂明艳的阳光,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犹如净净无瑕的蓝宝石,澄澈透明,一排排白色的海浪,拍打在沙滩上,发出“哗哗”的响声。
遮阳伞下,君士坦丁与苏菲一起躺在软椅上,悠闲惬意地吹着海风。
对于君士坦丁来说,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实在是难得。
过去两年来,巴尔干半岛烽火连天,君士坦丁身位希腊军队实际上的最高统帅,劳心劳力,夙兴夜寐。
虽然君士坦丁不像维尼泽洛斯首相那样,需要操劳众多具体的事物,在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君士坦丁依然事物排满了日程表:探望伤亡的士兵,在公众场合为民众鼓舞士气,听从参谋们的建议,批示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等等。
身穿黑色制服的侍从官,煞风景地来到遮阳伞下,惊醒了正在享受地中海风情的夫妻二人。
“王储殿下,王储妃殿下,刚刚收到雅典的电报”
为了方便联系,在君士坦丁夫妇度假期间,驱逐舰也停驻在克里特岛,以便雅典随时可以联系二人。
叹了一口气,君士坦丁推开脸上的墨镜,斜眼睨着侍从官道:“我不是说过么,有什么事尽量推开,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我”
侍从官仿若未闻,大声道:“电报上说,雅典刚刚收到消息,奥匈帝国的费迪南皇储,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一个赛尔维亚人刺杀了,包括皇储妃苏菲亚在内,夫妇两人双双身亡”
“什么!”
君士坦丁一扫方才的懒散,一把从侍从官手中抢过电报,确认这件让人震惊的消息。
同样惊动了享受日光浴的苏菲,从躺椅上坐起,捂着嘴巴惊呼道:“天哪,可怜的鲁道夫(奥匈帝国皇储的名字)”
脸色严肃的君士坦丁向侍从官道:“取消一切休假事务,通知舰长,立刻准备启行,马上让军舰为锅炉预热”
萨拉热窝事件,就犹如一颗石头扔进了水中,在整个欧洲激起了片片涟漪。
7月31日,夜里,返回雅典的君士坦丁来不及休息,径自前往维尼泽洛斯的首相办公室。
“首相先生,欧洲恐怕又要燃起战火了”君士坦丁声音沉重地说道。
“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么”维尼泽洛斯迟疑道。
兼任希腊外交部长的维尼泽洛斯,对于如今的欧洲格局自然一清二楚。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过后,塞尔维亚领土面积,和人口几乎都扩大了一倍,让塞尔维亚国内上下精神鼓舞,民族主义者收到了极大的鼓舞。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后,由于担心塞尔维亚再次扩大领土,势大难治,又发生了奥匈帝国使用军事手段-派遣军队在距离贝尔格莱德咫尺之遥的多瑙河北岸实弹演习,整个贝尔格莱德都能清晰地听到轰鸣的枪炮声。
用十分屈辱的方式,勒令塞尔维亚不得参战。
结果战后希腊大获全胜,获得了大片的领土与人口,实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赛尔维亚对希腊有多么羡慕和嫉妒,对奥匈帝国就有多厌恶和痛恨。
两国本来就有旧怨-1908年奥匈帝国趁着奥斯曼闹革命的功夫,吞并了以斯拉夫人为主的波黑地区。
除此之外,奥匈帝国境内还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在赛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眼中,这些都是自己的同胞。
同样是出于削弱在塞尔维亚的考量,奥匈帝国坚决抵制黑山与塞尔维亚合并的提议。
正是因为两者矛盾尖锐而又激烈,维尼泽洛斯虽然震惊于费迪南被刺杀的消息,却又不感到太意外。
“即便两国因此发生冲突,会引发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战争?”维尼泽洛斯像是在询问君士坦丁,又像是在询问身位外交部长的自己。
维尼泽洛斯脑袋快速思考推演着事件的可能走向,赛尔维亚是俄国在巴尔干的铁杆盟友,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黑时,俄国急于从日俄战争造成的创伤中恢复,未能回应斯拉夫小兄弟赛尔维亚的求援。
奥匈帝国仰仗与德国的盟友关系,有恃无恐,对俄国发出了战争恫吓。
1908年波黑事件,动摇了俄国的大国威严,保加利亚看到老大哥不过如此,连小弟都护不住,本来就有嫌隙,马上与德国人眉来眼去。
俄国上下深以为耻。
现在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再起波澜,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俄国也不会坐视不理,力挺自己同文同种的斯拉夫小弟。
毕竟,日俄战争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伤口早已经恢复了。
赛尔维亚有俄国老大哥撑腰,自然有底气。
奥匈一方则有欧陆第一强国,德国的支持。
俄国与法国之间又已经缔结了盟约。
法国与德国之间又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普法战争是法国人心中永远的恨。
意大利同样是德国的盟友。
英国虽然还没有表明立场,但是以英国的一贯风格来说,为了实现欧洲均衡的目标,拉拢次强打击欧陆霸主,一直都是英国的首选。
所以,在法国和去年刚刚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德国之间,英国的选择是很容易猜测的。
这就是错综复杂的欧洲政治和外交局势,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手机用户看希腊的罗马之路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7197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