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好了?就开杂货店和小吃店了?”
“对。”
“是。”
虽然回答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阮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想要从两人身上找出一点犹豫和动摇来。
但她的努力是徒劳的,无论是从眼神、表情还是动作中,她几乎都找不到任何有破绽的地方。
看她迟迟没有说话,秦柳芽觉察到一点不对,问道。
“弟妹,你是觉得什么地方有问题吗?”
她们俩人回答她的问题时没有半分犹豫,阮愉却再三迟疑后才做出回答。
“你们这么轻易地就做决定,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这个问题其实有些冒犯,更像是质疑。
她也是顶着激怒两个人的风险问出来的。
要是换一个心思细一些又易怒的人来,怕是分分钟要把“你什么意思”甩到她脸上去。
但阮愉确实有这么问的理由。
从甜妞提出这个想法,到两个人最终确定,花的时间怕是还不到五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里,真的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吗?
好在被问的两个人都不太介意。
何小荷并没有因为她这个问题而生气,她爽朗地一笑。
“我们都不懂这些,让我们自己想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不如就按甜妞说的来。”
说着,她起身走到甜妞身边,伸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小甜妞啊,把你的好运气借一点给大伯娘和二伯娘呗。”
她就是随口一说逗着甜妞玩儿,说话的时候嘻嘻笑笑的,半点不严肃。
没想到小姑娘似乎当了真,她双手在胸前合十交握,闭着眼睛神情严肃,像在许愿,又像在祈祷一样。
“希望大伯娘和二伯娘这回开店能够顺顺利利的,”她略作停顿,好像在想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多赚一点钱。”后头半句声音略低,像是因为这个要求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一样。
做完这些,她松开手,转过来瞧何小荷,眼神清凌凌的,好像藏着一条河水。
何小荷一愣,下意识屏住呼吸,好像害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片刻后才反应过来,露出一个掩饰的笑。
“借小甜妞的吉言,以后要是生意好,大伯娘给你发红包。”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甜妞的眼睛那样漂亮又干净,她却觉得好像所有秘密在那双眼睛中都无所遁形。
尽管她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阴暗心思,却还是觉得心虚得厉害。
好在众人并未注意到她的失态,继续讲起怎么选址、从哪里进货、如何经营之类的事情来了。
何小荷很快也把刚刚的小插曲抛到脑后,毫无芥蒂地继续参与进了大家的讨论之中。
“等春节的假期过完之后,我和和顺就去帮你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铺。”
阮愉以这句话作为最后的总结。
既然主动提起这个,何小荷和秦柳芽自然是应好。
——
二月六日,农历惊蛰。
福至路45号,大门紧闭着,门口写着“门面出租”几个字的牌子在冷风中微微摇晃。
店主站在门口,很专注地瞧着那牌子,好像他看着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纸板,而是能够看到过去或是未来的魔镜。
直到一口都没有抽的烟烧到尽头,烫到了他的手指。
“啊,抱歉。”
他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尖碾碎了。
那声道歉不知道是向自己手指头说的,还是向那挂在门口经历风吹雨晒的牌子说的,又或者是向别的什么。
然后他走上前,用双手将那块牌子从门把手上取下来,最后将它放在了墙角。
他打开卷闸门,走进去,慢慢地将整个店铺环视了一圈。
没有给他留下多少怀念伤感的时间,三女一男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来到了这里。
“……这个地方采光也挺好中间加墙隔断也可以,不隔断也行,由你们自己来定。”
最前头身材娇小的女子一边走着一边向身后的两人解释着什么。回过头看见他,带着微笑向他问好。
之前都是通过电话或者是中介来交流的,这还是两方人第一次见面。
店主是个还很年轻的男人,有着一头浓密的头发和略显圆润的身材,看上去最多不超过三十岁。
这个店铺应该是上一辈留下的。
阮愉如此想着。
进行过简单的寒暄,接下来就进入正题。
关于租金以及一些其他的细节,之前基本上都已经谈过了,这一次主要是带何小荷和秦柳芽两人过来自己看一下是否满意。
店主也隐约猜到他们几人之间的关系,借口要去洗手间,留下四人在店里交换意见。
“这是我们这几天来觉得最满意的一个地方,而且离这里没多远,就有三个居民区,要开杂货店的话,这个选址还是挺好的。你们怎么觉得?”
“我听你们的。”
秦柳芽先开口。
“我也不懂这些,但这地方我瞧着还挺合眼缘的。”
何小荷也跟着表态。
阮愉拿手指点了点放在桌上的合同,“来的时候就已经和你们大概讲解过了,这店主也挺好,没有磨磨唧唧又提出要改什么的,你们还有哪里没懂的没有?”
“三弟妹你讲的挺清楚的,没什么有疑问的地方了。”
等到店主回来的时候,几个人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我们这边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就签合同吗?”
店主好像在考虑着什么,没说话。
“这个铺子是我爹留给我的。”
“我爹其实在开店这方面也没什么天赋,店里头总是有时候亏,有时候赚的。我那个时候还小,总想着,等我以后长大了,肯定会比我爹更厉害。”
店主也许是想到了年幼时的自己,觉得有些好笑,然后他就笑了出来。
“谁能想到呢,我爹还没把他会的东西都教给我,就那么早早的就去了。”
“看着的时候觉得好像简单轻松,等到实际做起来,才发现真的挺不容易的。这店在我爹手上,还能时不时赚上一些,到了我手上,倒是只亏不赚了。”
店主垂下眼睛,笑容变得有些苦涩。
他好像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但好像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前还有四个即将租赁他的店铺的人,于是停下了倾诉。
“真对不起。看到这家店,我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让你们见笑了。”
四人纷纷表示没关系。
“来签合同吧。”
“希望这家店在你们的经营下能够越来越红火。”
气氛好像又变回了最初的时候。
阮愉接过店主递来的笔,朝他一笑。
“借您吉言。”
回到临时落脚的宾馆房间里,何小荷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就办好了,租个店铺原来这么简单的吗?”
“租店铺是不难,难的是怎么找到合适的地方。”
“再说了,租下来店铺又不代表你接下来就能够躺着赚钱了。”
阮愉从背包里拿出两个人签好字的合同,一人一份递过去。
“租期从三月份开始,剩下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会帮着你们把店铺的装修弄一下,你们多跟着我或者和顺去店铺里看看,学一下怎么经营。”
听她这么一说,何小荷刚刚才有些放松,这时候又变得紧张起来。
“我这算账都算不大清楚,客人要是等急了,以后会不会就不来了?”
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算一算简单的,复杂一些的就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算出来。
“这个都不怎么要紧,现在已经有计算器卖了,到时候你和二嫂一人一个,计算器算得可比人快多了,还准。”
“这可好。”
何小荷笑起来。
秦柳芽也紧张。
她起先还不敢问,怕问的问题太没常识,阮愉会笑话她,看到何小荷先问了,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敢开口。
“我只会做那些乡下的吃食,城里头的人会不会不爱吃这些?”
“也说不准。有些吃的只有乡下有,城里头还找不到,有的人特别喜欢的,特意跑去乡下地方找。”
阮愉也没哄她。
她脾气好,有时候也会亲自去问一问食客的意见什么的,一点老板的架子都没有,那些常来店里的客人,都和她很熟悉。
最开始还很生疏地叫她“老板”“阮老板”,后来熟悉起来了就直接喊她“小阮”或者“阮姐”。
喊她“小阮”的其中一个人,就是肃川省某个镇上的,那镇子不属于西河市。年轻时去了大城市拼搏,钱是赚的多了,与亲人的相处时间却变少了,最后连父母过世都没来得及看最后一眼。
父母一走他也没了在大城市继续呆下去的心思,干脆就回了肃川。
也不敢回老家,老家还有兄弟姐妹,他们对于他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的事,或多或少都有些埋怨。
干脆就来了西河市。
这个地方经济水平是不怎么发达,但胜在生活节奏慢,挺适合养老。
这个食客自从来到幸福小馆吃了一回,往后基本上每周都要来几次。
时间一长,也就成了熟客。
有一回是工作日,店里头人不多。
阮愉做了一道新菜式,送给几位熟客品尝,顺便拿着本子记录他们的意见。
那食客一尝,说有点像他们家老家那边名为“燕子尾”的某种食物,又问阮愉是不是他们那里人,以为她是从这种菜里头得到的灵感。
听阮愉说不是,他有点失落。
“这菜啊,现在在我们老家那儿都没几个人会做了。我有一个老乡,几年前想吃这个,从绿珠市奔波了几千公里回老家。”
他说到这里,卖关子似的,不继续了。
阮愉好奇,追问,“那结果呢,他最后吃到了吗?”
食客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尝到了。”
“他后来和我说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燕子尾’是在他上学的时候,在一个在他们学校门口摆摊的老婆婆那里尝到的。他回乡之后找了五六家卖‘燕子尾’的店,但都不是当年的那种味道了。”
又说。
“要不是我老家里还有兄弟姐妹在,我都想回去尝一尝老家的小吃了。”
这个故事听完,秦柳芽垂下眼睛,心里头生起一丝淡淡的难过。
“二弟妹呀,既然这么多城里人想吃咱们乡下的东西,要不然你就专门做乡下的小吃怎么样?”
何小荷的关注点倒是很清奇。
“到时候我卖土特产,你卖土小吃,咱们还挺搭的。”
秦柳芽被她这话惹得一笑。
“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是平庄镇里头的两枝花是吧?”
被她这么一打岔,原本就稀薄的难过情绪散得干干净净。手机用户看甜妞的八零蜜时光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7280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