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
当孙秀荣还在享受自己以区区数人便冲出大阵的快感时,他的真实处境实际上已经有些险象环生了。
以往,无论他到哪里,身边总有十人形影不离,其中就有举着大旗的旗手,以及随时将其命令用鼓声、钟声、号声传递出去的钟鼓手,其余七人将包括他在内的三人紧紧围在中间。
孙秀荣现在的旗手就是胡禄居部大酋索侍斤赠给他百名少年之一的孙孝恪,他身材高大健壮,能够单手长时间举着重达十斤的大旗,作为都督府最大的一面旗帜,还是战时用的旗帜,它存在的意义十分重大,只要看见这面旗帜就知晓孙秀荣所在。
若是这面旗帜不见了,不是旗手被杀了,就是孙秀荣遇到了巨大的危险,故此,剩余七人一方面是亲卫,另外一方面则是护旗手,随时准备在孙孝恪出现意外时接替举旗的大任。
作为战时的大旗,旗帜长约六尺,宽约三尺,呈长方形,红底黑字,上书“大唐碎叶都督府都督孙”字样,旗帜顶端还有矛头,旗手在紧急情形下也可以挥舞大旗作战。
故此,此时的旗手一半都是力大之辈担任,孙孝恪除了左手举旗,右手还能挥舞骑刀作战,实力自然不可小觑。
“孙摇旗”,这是孙孝恪自从成了孙秀荣大旗的护旗手后的外号。
而另外的金鼓手同样也是如此,作为主帅的金鼓手,腰鼓、金钟、号角绝对不能太小,太小了在纷纭嘈杂的战场上根本听不清楚,能在身上挂这些东西的人身材也十分高大,与旗手不同的是,金鼓手除了身材高大,还要极为聪敏,能够在短时间将主帅发出的指令通过鼓声、号声、钟声传递出去。
若对面大食骑兵的主帅就是大食人,抑或波斯人,对于突然杀出重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三人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对于突厥人纳斯尔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经过与大唐长时间的作战后,突厥人自然知晓了大唐军队的一些规制,就算他们逃到了河中地带,这些东西也传给了后代。
见到这三人出现后,对面的纳斯尔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条大鱼,他毫不犹豫将最后全部骑兵旅用上了!
他亲自带着最后千骑朝着孙秀荣三人冲了过来!
而在孙秀荣身后的骑战中,随着他这位杀星不见了,大食骑兵顿觉一松,竟然逐渐稳住了阵脚,与碎叶军骑兵厮杀起来,刚才孙秀荣能够酣畅淋漓地杀出重围,那也是因为身边另外七名骑兵的拼死护卫,眼下大阵里杀成一团,到处都纠缠在一起,想要再杀回去也不容易了。
两百步!
此时,兴许是见到了孙秀荣的大旗,逐渐有一些碎叶军骑兵也杀出了重围汇聚到大旗底下,在纳斯尔大队抵近两百步左右时,孙秀荣身边已经有了大约五十骑。
但这依旧无济于事,以少量骑兵穿过人数绝对占优的大阵而毫发无损者历史上自然有不少人做到,最典型的自然是三国时的甘宁、凌统了,而在大唐,则是太宗皇帝对阵窦建德时驱动赫赫有名的玄甲重骑时做到的了,但经历了前一世几十年的以骑兵为主的征战后,孙秀荣自认为还做不到。
他的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此时,他自然可以选择撤退,事后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不过如此一来,他无往不胜的威名就要大打折扣了。
就在他罕见地犹豫起来时,对面骑兵大队的速度突然慢了下来!
孙秀荣赶紧向四周看去。
这一看,他的神情顿时松了下来。
耿思都的强弩营到了!
刚才,当南弓熏的亲兵营冲进大食步军大阵后,虽然几乎将大食步军打垮,不过也就是打垮而已,想要彻底击毁这支队伍,还是需要继续厮杀一番才行,耿思都的强弩营在完成任务后又协助南弓熏的骑兵营厮杀了一阵,等到场中大局已定,他这才发现孙秀荣的大旗已经不见了。
等他重新将强弩兵汇聚在一起并赶到另外的战场,发现了孙秀荣的大旗时不禁有些后怕——他再迟一步极有可能造成不测!
五百强弩兵突然出现在自己的侧翼,就算纳斯尔胆子再大,决心再大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他犹豫了。
眼下的他有两个选择。
一是分出一半人马去迎击耿思都部,剩下一半人马继续冲向孙秀荣部,二是不管耿思都部,因为他见到耿思都部手里全部是弓弩,并没有短兵相接的武器,刚才的连番大战他也清楚了,自己的两千人队上前迎战,在人数少得多的敌人面前并没有占什么便宜,自己若是再分兵能否一击得手还是两说。
战场瞬息万变,就在稍稍犹豫之时,汇聚在孙秀荣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而纳斯尔大队的上空又从天而降一大拨弩箭!
耿思都射完这一轮弩箭后,按照常理,他应该将强弩放下,然后抽出双手横刀杀入敌阵才是,以为孙秀荣脱离战场创造机会,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所有的强弩兵将强弩放回后又拿出了弓箭!
前面说过,强弩营的配置是:强弩、弓箭、棉甲、双手横刀,双手横刀虽然能够勉强在马上使用,但其主要用途还是在步战上,而对面纳斯尔大队是其最精锐的一支骑兵,其中约莫一半配有铁甲,一半则是皮甲,如果强弩兵手里有骑枪或骑刀,耿思都自然会毫不犹疑杀进去,但用双手横刀杀进去实属智者不为。
耿思都带着强弩营围着纳斯尔大队游走起来,一边走着一边不时扭身射出箭枝,来回游走几圈后,孙秀荣身边的骑兵越聚越多,纳斯尔最终只能长叹一声撤退了。
这一次,孙秀荣并没有追击,而是返身杀入了依旧酣战不止的骑兵大战中。
傍晚时分,战场终于平静下来,怛逻斯旅以牺牲三百多骑的代价歼灭了大食骑兵约莫一千八百骑,几乎全歼了大马士革步军,其中俘虏骑兵五百多、步军一千多。
而纳斯尔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正赶来支援的瑟底痕城骑兵,两支骑兵汇聚到一起后并没有进入萨末建城,而是一路向西狂奔,直到最绿洲最西端的阿滥谧城(后世布哈拉城)才停下。
这里,还有他纳斯尔的一千骑。
这一战,他虽然损失惨重,不过依旧有接近三千骑保留下来,其中的一千突厥骑兵更是他的根本,若是连这一千骑也没了,别说什么“河北总督”了,他纳斯尔家族能否在呼罗珊待下去还是一个问题。
在撤向阿滥谧城的途中,他向史国派出了骑兵,让那里正在围城的粟特步军撤围,他打的主意是,这次带过来的五千大马士革步军能够在唐军的打击下撤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没了这些精锐精锐步军,他只能重新训练粟特步军。
抵达阿滥谧城后,属于他河北总督的还有安息州、贵霜州、木鹿州,半个史国(那色波)以及阿姆河以北的俱密、解苏、但没、骨啜四地,以前还都是大唐的羁縻都督府,实力仍不可小觑。
而在山谷中,苏哈的重兵营依旧与两千大马士革步军酣斗不止,随着时间的推进,平时接受过山地训练的重兵营明显比大马士革步军更适应山地作战,大马士革步军长的过分的长矛在山上确实施展不开,最后,他们不得不舍弃了长矛,改用短刀、盾牌。
但这依旧不是重兵营的对手,一个时辰过去之后,苏哈的重兵营将一面山坡的大马士革步军全部赶下了山,此时,那俱车鼻施带着两千石国骑兵赶到了,与此同时,主战场那里被碎叶军骑兵击破后少量大马士革步军也跑到了这里。
于是,结局是明显的,残余的大马士革步军投降了。
山谷之战中,重兵营也损失了上百精锐,加上在主战场损失的,怛逻斯旅一下有少了接近五百人。
得知山口附近战事的结果后,康国国王咄曷赶紧出来劳军,孙秀荣自然也不客气,将大军连带俘虏全部带到城中歇息。
三日后,史泰染缅也带着少量骑兵赶到了。
救援史国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多日后,孙秀荣与纳斯尔达成了秘密协议,康国、曹国以及半个史国归属大唐管辖,剩余的同属那密水(后世泽拉夫尚河)流域的贵霜州(何国)、木鹿州(东安国)、安息州(安国)依旧归属大肆管辖。
俘虏的事情他没提,也许他是故意的,作为突厥人将领,他对骑兵的控制力远大于步军,让五千大马士革步军消亡以免让大量的消息泄露到呼罗珊总督阿萨德那里也是他希望的。
因为在此时,前呼罗珊总督麾下大将哈里斯正在鹤悉那城(后世加兹尼)、护闻城(后世喀布尔)“起义”,总督阿萨德正在那里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形下,他若是再逼反纳斯尔,整个呼罗珊总督辖区将是一片焦土,这是阿萨德承受不来的。
纳斯尔筹划已久,准备一战而定河北的山谷埋伏战就这样结束了。
不过对于孙秀荣来说,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这次来河中,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有深远的目的。手机用户看真桃花石帝国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7789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