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 拾取篇 第十九章 心理效应与定律--黄金法则2
    拾取篇 第十九章 心理效应与定律--黄金法则2

    什么是马太效应?

    --量才施用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给自己的仆人一些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人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那领二千的说:“主人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那领一千的也来了,说:“主人啊,我害怕丢失银子,就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千两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对于企业管理,马太效应包含了三点启示:

    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量才施用,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

    量才施用是企业用人应遵守的黄金法则。

    要引导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引入竞争机制。

    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人才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企业才会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力。

    要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不过在运用过程中,要掌握分寸。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什么是鲶鱼效应?

    --人才是磨出来的

    以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希望鱼能活着抵达港口,因为活鱼比死鱼的价格高好几倍,然而只有一艘渔船能成功地带活鱼回港。

    人们纷纷探访,想知道这位船长是怎么做的。

    可他严守成功秘密。

    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船上的鱼槽,发现和别人的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里面多了一条鲶鱼。

    百思之后终于明白,原来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生性好动而四处游荡,偶尔追杀沙丁鱼。

    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而紧张不已,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搅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分。

    如此这般,就能保证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运进渔港。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就在于两个方面的作用:带动作用和刺激作用。

    带动作用,是因为那些“鲶鱼”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个人感召力,周围的人群总是在关注着他们、不知不觉地仿效并追随他们。

    刺激作用,是因为“鲶鱼”积极向上、能力强,能够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更好的待遇,会其他人群带来压力,从而刺激他们的自尊心,再辅以得当的引导,就会出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例如在管理中运用是指当一个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下,在内部挖掘或从外部引入一些“鲶鱼”。

    通过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

    这里的“鲶鱼”是指那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业务骨干。

    他们在组织中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但他们常常运用的却是非权力领导力,依靠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

    什么是“睡眠者效应”?

    --重复影响提高认可度

    自从脑白金广告在媒体上播出后,负面评论便不绝于耳,广告业内人士毅然决然地将其视为毫无美感和创意的失败案例,但是凭此广告,脑白金却创下了几十亿元的销售额。

    为什么一个让大多数人反感的广告反而导致产品的热销呢?

    国外一名消费行为学家认为: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引起受众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以及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那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都会不复存在,只有广告信息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一种“睡眠者效应”。

    所谓的“睡眠者效应”,指的是由于时间间隔,导致人们容易忘记信息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心理学家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本来研究的命题是“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结果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意外发现了“睡眠者效应”。

    如果信息传播源是一个威信高的人,在他说话刚结束时,他的说话内容对受传者的影响是颇大的,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受传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可见,其中降低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高所产生的情感效应;如果信息传播源是一个威信较低的人,那么,在他说话时,他所传播的信息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印象便逐渐变得淡薄,只记得他当初说了什么,这便导致信息的影响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说话者的威信低所产生的情感效应降低,以致提高了听话者对他所传播信息的认可度。

    什么是库里肖夫效应?

    --电影创作依赖的认知基础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了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并列作用,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特写没有任何表情。

    然后,库里肖夫把这个镜头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

    在第一种组合中,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第二个组合是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然后,库里肖夫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观众看,结果看了三个组合的观众都对演员的表演大为赞赏,观看第一个组合的观众从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兹尤辛的沉思的心情;观看第二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演员沉重悲伤的表情,并且也感到非常感动;而观看第三个组合的观众却看到了演员轻松愉快的微笑,一起跟着高兴起来。

    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这便是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心理效应,说明人的认知并不完全依赖于单个场景或者单个元素,而且还取决于这些场景或者元素的连接顺序。

    比如,有这样三个片段,一个是一张微笑的脸,一个是一张惊恐的脸,另一个是对着一个人瞄准的手枪。

    如果我们按照先微笑的脸、继而瞄准的手枪、最后惊恐的脸的顺序将这三个片段连接起来,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懦夫;然而,如果我们把顺序变换一下,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片段:惊恐的脸、瞄准的手枪、微笑的脸,人们则会认为这个人很英勇。

    正是由于人的认知存在库里肖夫效应,才使得电影导演在创作时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我们平时所看的电影,在创作的时候,制作者并不是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拍摄镜头的,而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

    什么是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比较深刻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一天,他到某报社问总编:“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

    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

    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产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被叫做首因效应。

    其实,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

    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

    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美国第一个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呢?

    你可能就说不上几个。

    生活中,人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初恋等等,但对第二就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首因效应”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给别人的第一个印象,要争取在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表现出最有光彩的自己。

    什么蔡格尼克效应?

    --初恋最难忘

    蔡加尼克效应是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勒温的弟子蔡加尼克于1927年发现的一种记忆现象。

    在一次实验中,他让被试连续去做22种小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让被试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令被试中途停止,接着去做别的工作。

    就全部实验来说,每种工作被完成或被中止的次数完全相等;就每个被试来说,完成的工作和被中止的工作各占一半。

    当每一被试完成一次实验后、他就立刻让被试去回忆所做过的工作名称。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首先回忆到的却是那些被中止而未完成的工作名称,对此,被试不仅回忆得快,而且也回忆得又多又准确。

    这种记忆现象被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这种心理效应的发现,可以帮助人们解释平素里许多古怪的记忆现象。

    例如,有时把约定的日期或预定的事情写进记事本时,往往容易忘记掉。

    这是因为,在记事本上写的行动,代替了践约或预定要做的事。

    也就是说,写到记事本也就意味着把这件事做好了。

    一般说来,不用的东西,我们就容易忘掉。

    “象考试前开夜车,考完试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也是大家都经验过的,这样的事情也是蔡加尼克效应的一种表现”。

    这种效应被人用来解释遗忘的原因,认为“刀子不用就生锈”。

    因此,在记忆中这种“不使用法则”也可能是遗忘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理,初恋的人,往往是住在记忆里的人,两个人没有完成婚姻的结合,自然也就很难忘了。

    你知道了吗?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算命先生说的“真准”

    有一位著名杂技师,名叫肖曼·巴纳姆。

    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过,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很受欢迎。

    他能使“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人们却常常认为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项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检查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更贴近自己。

    事实上,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另一份才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

    参加者往往认为前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比如算命,很多人算命后都会觉得算命先生说的“真准”。

    实际上,那些诉诸算命的人本身情绪低落、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

    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很快就能觉察到求助者的感受,说些稍加安慰的话语,求助者立刻会升起一股暖意。

    算命先生接下来的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的“人生预测”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了。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是一种力量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岛有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王子,他酷爱雕塑。

    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皮格马利翁雕塑了一尊女神像。

    他十分钟情于自己的得意之作,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

    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女神奇迹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

    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然后,不考虑测试的成绩,随机挑选了一些孩子,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后来这些所谓聪明和有前途的学生,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明显比其他学生有提升。

    这种期盼的力量,使得被期盼的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在态度和行为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弯化心理学家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所以从现在开始,期盼你自己或者他人吧,就像皮格马利翁的奇迹一样,你的信任和期待,会变成现实的现象,你对他人的小关心,有可能创造惊人的奇迹呢。

    什么是奥卡姆剃刀效应?

    --把握事情的实质

    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

    然而,这并未损坏这把“刀”的锋利。

    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

    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

    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效应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效应: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启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要把握事情的实质、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凡勃伦效应?

    --“瑞士名表”的骗局

    韩国曾闹出了轰动一时的“瑞士名表”骗局。

    一个名叫李某的美籍韩人,注册了名为“vincent&co”的手表品牌,并相继在瑞士和韩国进行法人和商标注册,从而伪装成总部在瑞士的公司。

    表链和表扣是从中国进口的,时针、分针、包装盒等廉价配件从韩国的生产商处购买,经过“精心打造”的“瑞士名表”成本价不到10万韩元,竟以数千万韩元出售。

    并在时尚杂志、电视和互联网上登广告,说百年来只向英国等欧洲皇室出售的瑞士名表终于登陆韩国,英国女王、戴安娜等戴过的手表,如此等等刺激有钱人的虚荣心。

    令人吃惊的是,韩国许多名人还真“上钩”了,包括一些明星和要员。

    正当李某大肆敛财的时候,首尔警方接到举报,并以欺诈罪拘捕了李某。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因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什么是对比定律?

    --要想甜,加点盐

    小张和小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张却被由领班提升为部门经理。

    小王认为自己不比小张差,觉得总经理对他很不公平,就愤而辞职,并在走之前向经理表达了他的不满。

    总经理说:“你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别吗?

    那么请你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王很快从集市回来,汇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

    总经理问。

    小王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

    “价格如何?”

    小王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王说:“请休息一会儿吧,再看看小张是怎么做的。”

    说完就叫小张去做同样的事。

    小张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

    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会弄几筐西红柿来卖,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

    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当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

    总经理说:“请他进来。”

    这时,小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张之间的差异,感到很惭愧。

    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

    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单独认识一个事物时,不如把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列出来进行比较,这样效果就会更明显。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定律”。

    就像你吃菠萝的时候,可以用淡盐水泡一泡,吃起来就比较甜。

    因为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你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

    什么是讨厌完美定律?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

    这恐怕是人们认为太完美反而缺少人情味,倒不如个性有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四人帮”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

    其实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根本就不可信,更谈不上让读者喜爱了。

    看起来的“高、大、全”,本质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

    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

    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

    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

    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比缺点很少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具有较等学历,长得很漂亮,事业也很有成就。

    在很多人眼里,她相当完美。

    可她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

    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

    她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

    通常,优点和缺点也是辩证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的某个优点,才导致他的另一个缺点。

    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会有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毛病。

    很多时候,要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很多的情况是:你选择一个优点,也往往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往往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达观的表现。

    什么是小世界定律?

    --世界真小

    有一天,一个未过门的女婿准备去拜见丈母娘。

    他路过一家食品店,看见一条长蛇般的队伍延伸而出,原来是人们在排队购买脱销已久的一种名牌火腿。

    他忽然想起,“心上人”不是说她妈妈最喜欢用火腿煮汤喝吗?

    何不买几个,去讨她老人家的欢心呢?

    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插到了队伍的前边。

    一位大娘看不惯,批评了他几句。

    他恼羞成怒,脱口便骂,把那个大娘气得怏怏离去。

    他心里想,反正茫茫人海,谁也不认识谁。

    当他提着火腿,敲开“心上人”的家门时,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开门的正是那位大娘。

    他这才明白,他刚刚得罪的那位大娘就是他未来的丈母娘!

    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就是在某一时间、地点,碰上一个绝对想不到会碰上的人?

    有时现实生活中就是会发生这样巧的事情。

    有时候,你在一个陌生的角落遇到一个陌生的人,闲聊几句后竟然发现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使你不由感叹:世界真小!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而我们通常以为碰见认识的或者有关联的人,不是那么容易。

    事实上,这种事情的发生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得多。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小世界定律”。

    什么是手表效应?

    --在选择面前果断决策

    所谓手表效应,是指一个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此时,不妨听听尼采的忠告:“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因而,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

    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选择所爱的,爱所选择的”。

    这样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

    或许手表效应给我们一种直观的启发: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另外,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其行为将陷于混乱。

    什么是社会负责分散定律?

    --旁观者越多越不会有人见义勇为

    1964年3月,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使全美感到震惊。

    年轻的酒吧经理吉娣·格罗维斯在凌晨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

    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

    但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当时,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表现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

    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人们无动于衷,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能仅仅归结为众人的冷酷无情,或是道德日益沦丧。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

    当某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这个人见死不救,他自己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的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都意识不到,这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

    这种冷漠旁观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什么是破窗定律?

    --小破坏要及时制止和修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摘掉了车牌,顶棚敞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定律: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定律揭示了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即使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

    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什么是空白定律?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空白定律”。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

    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利于感情的发展。

    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什么是陌生时长定律?

    --如何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

    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到一个新地方、新街道,找一个目标,会觉得很远,花费的时间很长;可是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却觉得比去的路程要近,走的时间似乎也短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陌生时长定律”。

    它的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家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在去陌生地方的时候,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陌生事物或产生的新的困难,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留意到许多信息,印象也比较深刻。

    这样使人感觉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因此有时间长的错觉。

    而在回去的路上,因为这个路已经走过了、熟悉了,不用再提高注意力了,精神就放松下来,不再去留意很多事物,于是就感到经历简单,时间短。

    第二个原因是,去的路上,你始终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即使不走弯路,因为它对你是未知的,就你也会觉得远;而回来的时候,目的地是已知的,是可见的,不给人渺茫的感觉,让人觉得比较容易到达,因此显得近。

    人的一生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

    同样活80岁,如果每日生活在与世隔绝、信息单调的山村,80年匆匆而过。

    而那些四海为家的人,经历陌生的环境、人情和风俗,80年的光阴绚丽多彩,也就觉得生命挺长的。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为了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起来。

    你看有的人,有一定经济条件后,发展了许多的业余爱好。

    他们或旅游,或摄影,或听音乐,或学习新知识,或探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这样的人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时,会觉得生命过得很“值”,因为他们没有浪费一分一秒,而是把生命过到最丰富的程度。

    但有的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一样,会觉得一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

    想一想,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什么是3对1规律?

    --联合大多数

    你应该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是当你自己想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别人可能一口回绝;如果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他可能就乖乖就范了。

    那么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

    实验表明,能够引发对方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趋同行为时,他一般会坚持己见。

    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趋同率就迅速上升。

    如果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此时趋同率最高。

    人数增至8名或15名,趋同率则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在一对一的谈判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趋同行为。

    以纸牌游戏为例,一般由四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反对。

    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赞同你的建议,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此人往往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什么是自我暴露定律?

    --敞开心扉能给人好感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

    当别人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

    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称为社交性。

    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

    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致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

    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

    相反,有一些人虽不善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

    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虽然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

    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的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之中。

    什么是贝勃规律?

    --诱敌深入法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

    如果报纸售价上涨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人们会十分敏感;而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贝勃规律”。

    下面再举例子以说明这种“贝勃规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如果此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觉察不出有什么差别。

    直到左手砝码的加重至306克时,他才会感觉左手的有些重。

    同样,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人才能感受到差异。

    也就是说,要比之前的情况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人才会有所反应。

    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差额必须足够大。

    企业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活动经常用到“贝勃规律”。

    例如,一家公司想裁掉一些员工,但这些人逆反、报复心理很强,首先拿来开刀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因此,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受到历次冲击之后,这些人已经麻木了。

    再比如,在谈判中,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这种“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

    什么是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好,对自己不利

    人们常讲互惠定律,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汇报。

    于是有的人便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

    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就是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你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第一,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

    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

    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俗地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显现得很多。

    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

    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让自己更有影响力。

    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你会很容易被利用。

    尤其是作为领导一定要懂得恩威并施的方法,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手机用户看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204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穿越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3. [穿越小说]红色莫斯科
  4.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5. [穿越小说]机战之无限边境
  6. [都市小说]讨逆
  7. [科幻小说]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8.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9.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0. [都市小说]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11. [穿越小说]大明烟火
  12. [玄幻小说]万古第一神
  13. [都市小说]1987我的年代
  14. [都市小说]重回1982小渔村
  15.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16. [修真小说]玄鉴仙族
  17.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18. [玄幻小说]九龙归一诀
  19.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20. [玄幻小说]仙工开物
  21.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22.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23.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24.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