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后,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出来做事的头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外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千万别生嫌隙。
但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
▲处处为人着想是赢得同事支持的关键行为
对于每天都会出入办公室的人,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有人形容办公室为“人间地狱”,有人则视它为实现理想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社会的缩影,一切奸诈欺哄,互相倾轧,在办公室里司空见惯。
就以同事关系来说,如果你要认真计较的话,每天随便也可以找到四五件令自己生气的事情。如:被人诬害、同事犯错连累他人、受人冷言讥讽等,有人不便即时发作,便暗自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伺机报复,这种仇恨心理,不但无法损害对方分毫,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自食其果。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为差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迫使你走向绝境。
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豁达的情操呢?这就需要将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如:对方的优点,你在集体里奠定的成就等。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就想想卡耐基的忠告,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吧!
西方有句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
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汤姆和乔治原来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却关系紧张,大有“割袍断义”之势。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否则形影相随的两个人绝不至于成为现在这样水火难容。
可事实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为了一只纽扣而已,一只最多价值几分钱的钮扣。事情的起因是乔治新近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高档西服,刚穿不到一周就丢了一只关键部位的纽扣,惋惜之余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与自己丢失的纽扣简直如出一辙,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到自己的衣服上滥竽充数,并得意地将此“妙计”告诉了汤姆。
不料未出数日,多数同事都知道了乔治的这个笑料——汤姆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乔治开玩笑,弄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做一团,而乔治也终因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揭汤姆的许多很令其丢面子的“底牌”,于是后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因为太伤自尊、太没面子,更何况是原本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当面令同事面子难保,以致撕破脸皮,因小失大。
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也要宽恕别人,为其保留面子。
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便认定对方是“老顽固”,如果你想事事进展顺利,必须学会如何尊重别人,摒除狭隘的思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建立友谊。
你要扪心自问,无法与对方合作的原因,问题究竟是出在对方,还是在自己的身上?你是不是也应该负一点责任,努力营造愉快融洽的气氛?不可小视与人和平共处的技巧,它是你日后事业成败的关键。
与同事相处,应以诚为本,当他需要你的意见时,你不要使劲给他戴高帽,发出无意义的称赞;当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疑难时,你要尽心尽力予以援手,而不是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当他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记跟你说声对不起时,你要抱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心情,真心真意原谅他,日后他有求于你时,要毫不犹豫地帮助他。
或者,你会问:“为什么我要待他这么好?”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1/3的时间跟他们在一起,你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是否敬业乐业,同事们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试想:当你回到办公室里,发觉人人对你视若无睹,没有人愿意主动跟你讲话,也没有人与你倾吐工作中的苦与乐时,你还会留恋你的工作吗?
如果你觉得与同事相处很困难,请细心阅读以下的意见,相信你能从中获得所需要的启示。
首先,当对方有意无意表示自己有多能干,怎样获得上司的信任时,切勿妒忌他,你应该诚心诚意欣赏对方的长处。
其次,当大家趁着上司不在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应该暂且放下工作,走过去跟他们讲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让同事感觉你是他们的一分子。
再有,不要随便把同事告诉你的话转告上司,否则你会很容易遭致大家联合起来反对你。
另外,你搭档多年的同事另有他就,公司给你调来了新搭档。此人原是服务别的部门的,在公司里有着很坏的声名,诸如霸气、自私、不合作等,你听得太多了,教你十分不安,生怕将来合作会有不愉快事件发生。既然有了这种心理准备,那么要面对它就并不困难。
不妨抱着这样的大原则:只信自己眼睛,不要相信耳朵。那就是凡事由自己去观察分析,再下评语,切忌胡乱听信别人的是非之言。所以,不要自筑高墙,凡事自顾自地去想、去做,那等于是摆出不合作的姿态,或是向对方提出挑战,这样,必然会惹得满城风雨,而始作俑者是你自己!
无论你跟谁搭档,要业绩辉煌,首要条件是双方够默契,同样合作和努力。要达此目的,你不妨先走一步,拿出你的诚意来,跟对方好好分工合作,终能共享美满成果的!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不要被同事孤立
上班之后,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出来做事的头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外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千万别生嫌隙。
但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
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都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类人?
归纳而言,被同事孤立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种:
1.因为薪水过高
黄晓燕自从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后,就一直被同部门的两个女同事孤立。每天上下班,黄晓燕都会向她们微笑、打招呼,但她们总是面无表情,装作没看见。每每这个时候,黄晓燕的微笑就一下子僵在了脸上,别提多尴尬了。
平时,她们也不和黄晓燕讲话,有时黄晓燕凑过去想和她们一起聊天,结果她们像商量好的一样,马上闭上嘴巴,各做各的事情去了,丢下黄晓燕讪讪地站在一边。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黄晓燕的郁闷可想而知。后来,她才迂回曲折地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一点风声:黄晓燕虽然初来公司,但工资却比这两个女同事高出一大截,于是引来了她们的忌恨。
黄晓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不仅轻松,工资待遇也很称心。她不想因为同事关系不和就牺牲了工作,可心头的烦恼却一天甚似一天。
解决之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想不被人孤立,关键在于打破敌方的统一战线。黄晓燕可以找机会多接近两人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经常赞美她的服饰、气色,聊聊家常;另一个就只打招呼,少说话。时间长了,她们的阵营自然就被分化了。不过,使用这一计,必须有十足的耐心。
2.因为弄错角色
赵蕾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财务部只有主任、出纳和她三人。主任不管业务,出纳去年才凭关系进来,于是全部门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压在了赵蕾身上。出纳只做现金一块的活计,连最基本的报销都不做,但主任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因为她有靠山。
在领导的纵容下,出纳工作极其马虎。相反,赵蕾做事努力尽心,可到最后总是吃力不讨好。主任有时还会暗示赵蕾,她对工作太认真,把事情都默默地做完了,不等于把他架空了吗?
赵蕾心底里直呼冤枉。主任连电脑都不懂,动不动就甩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把她累得几乎趴下。到头来,却埋怨她太过能干,赵蕾感到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
现在,主任和出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赵蕾,平时两人总是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单单把赵蕾排除在外,赵蕾为此郁闷不已。
解决之道:被同事孤立时,我们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是他不对;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你,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赵蕾对工作兢兢业业,为什么不被主任肯定?很可能是她平时有些越级的举动,令主任不满。她说,自己很想把财务部工作搞好,可是,三个人中,就只有她有这个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
做好部门工作是主任的事情,作为下属,应当配合上级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是干脆代替上级去思考。她在言谈中,对主任颇为鄙视,主任对此怎么会没有察觉呢?看来,赵蕾还是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3.因为太出风头
许明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每次开会,老板都会问问她,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她的风头如此之足,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下去。
许明明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说她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许明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
此后,许明明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许明明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解决之道: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徐明明并非是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只要她能真诚地对待同事,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明白,这就是她的真性情。
或许,你真的需要有一个圈子。因为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只有独孤求败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扰——这种人通常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老板一个人。
▲同事相处,若即若离最相宜
与同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和最理想的。
虽有人认为“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大家都是打工仔,聚在一起工作并不奇怪。如果某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如果在接待他时你战战兢兢,未免太敏感了;不如放轻松点,就当他是普通的同事吧。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办公室里与同事相处,大前提是公私分明。在公司里,同事是你的搭档,你俩必须忠诚合作,才可以制造良好的工作效果。如果同事是新人,许多地方是需要你提示的,这时,你就得扮演老师的角色,当然切不能颐指气使,更不应倚老卖老引起他人反感。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难道你一天工作8小时还不够吗?
许多公司有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获升职者要请客,你若身处这样的公司,当然要入乡随俗。至于请客请些什么呢?
那要视加薪额和职级而定,一则是量入为出;二则是身份问题。如果你只是小文员一名,却动辄请同事吃海鲜餐,未必个个会欣赏,可能有人认为你太“招摇”。所以,一切最好依照旧例,人家怎样,你就怎样。有人当面恭维:“你真棒,什么时候再请第二次?”你可微笑地回答:“要请你吃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呀!”一招太极就能解决问题。
要是相反,有同事表示要请客贺你,应否答应?
当然要答应,否则就是不赏面,不接受人家的好意。不过,答应之余,请考虑:对方是否一向与你投契得很,纯是出于一片真心?还是彼此只属泛泛之交,此举只是“拍马屁”?前者你自然可以开怀大嚼,后者嘛,吃完之后最好反过来做东,这样既没接受他的殷勤,又没有开罪对方。
许多公司有欢迎新同事和欢送旧同事的习惯,身在其间的你,应否热烈支持这些行动?
欢迎会目的是联络感情,欢送会则表示合作愉快或感谢过去的帮忙。所以,前者你不必一定出席,除非你的工作岗位是公关或人事部。至于后者,就比较复杂,你应该小心衡量一下:
这位同事与你有没有关系?如果是毫无交情的,可以不必参加聚会,但送一张慰问卡是必要的,那是礼貌,也表示你的关心,何况他日你们或许还有机会共事。
要是常常接触的,但交情普通,则在公在私也该出席聚会,显示你确实欣赏和不舍得对方,分手时,最好表示你的祝福。
若对方是你的助手或更亲密的搭档,最理想的是既参加大伙儿的聚会,又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饭,或是送一点纪念品,以表示你的感谢和友情。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你应当学会体谅别人。
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之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在筹备一个任务前,谦虚地问上司:“我们希望得到些什么?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应该在固有条件下做些什么?”
永远不要在背后说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们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如艺人等,倒是无伤大雅,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聪明的做法。
搞小圈子,有害无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点。同事众多,总有一两个跟你特别投缘,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但无论你职位比他高或低,都不能因为要好这个原因,而做出偏袒或恃势。
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况,老板们对这类人最讨厌,认为不能信赖。
职场的朋友不可投入太多。一般来讲百人左右的公司你能找到两三个同事做朋友就不错了。很多同事都是你在职的关系好,你一离职关系就断了。认清这一点,不要对后者投入太多的资源。与殷勤的下属、客户或供应商来讲,你大学的同学更值得信任。
▲同事之间交浅言深最易祸从口出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忌交浅言深,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办公室,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忽略。
你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同事对你表示友善而欢迎的态度,大家一起出外午餐,有说有笑,无所不谈。但其中一名同事可能跟你最谈得来,乐意把公司的种种问题以及每一位同事的性格尽诉。
你本来对公司的人事一无所知,自然也很珍惜这样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同事,彼此谈得相当投机。你开始减低自己的防卫,看到什么不顺眼、不服气的事情,也与这位同事倾吐,甚至批评其他同事不是之处,借以发泄心中的闷气。
如果对方永远是你的忠心支持者,问题自然不大。但你了解这位同事有多少?要知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怎么知道你与对方不过数月的交情,比他与其他同事的感情来得深厚?为这一时之快,你把不该说的说出来,对方手上便有了一张王牌,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你曾批评过其他同事的话公之于众,那时你在公司还有立足之地吗?
同级的行政人员,常会聚在一起谈论公事。当某主管欲提升下属向你征询意见时,请三思而后言,因为你的表现可以反映你的形象。
如果你觉得这位职员十分突出,“他是个很好的助手”这类评语太空泛了,同事会认为你不够细心。应该列出一些特别例子以加强分量,这样才显出你的观察力过人。例如说:“他往往能说服一些固执的顾客去尝试一些新的交易形式。”将来这人在适当的职位上表现出色,那么你的声誉同样会提升。
要是你认为此人颇为能干,但有些方面仍不足时,可以有所保留地说:“我跟他接触不多,不能妄断呀!”这样,你并没有说他不能任新职,但如果以后他表现叫人失望,也与你无关。
若你对此人根本没有好感,索性说:“我不会推荐他!”但不必详加解释。总之,无论是你体验过的,或道听途说的,都不必再提。重点只是,你相信他不能胜任新职,所以不便推荐。
“祸从口出”,有时表现为不顾后果的颐指气使。有些人习惯了以“恶人”姿态出现。很多人对这类人会抱有戒心。或许,你曾见过这样的例子:某人在开会时,疾言厉色,令在场诸人包括老板都不敢多哼一句,结果他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这些例子多有其背后的因素,如他早已取得一定地位。在这件事情上,有绝对把握,加上其他人本身完全没有支持力,才会有如此一面倒的情况。又或者,某些行业确实需要一定的“暴力”。
一般的情况是,表现粗暴与否,除看环境外,这种表现,同时是在向人表示,你是失去了自我控制。同时向老板、上司、同事们咆哮,是永远不会被原谅的,只会造成仇恨。还有,你永远没法知道将来自己会依靠哪一个人,因一时脾气而开罪人家,大有可能有“报应”!
“祸从口出”有时又表现为不负责的传播谣言或小道消息。办公室里,有人特别喜欢向你倾诉心事。可是,知道别人太多的私事,却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办公室里,更有可能平白给自己惹来麻烦,甚至埋下定时炸弹。
同事间因为夹杂了利害关系、人事关系,今天的好搭档,明天却有可能变成对手。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最好别轻易将感情放到同事身上,只要合乎礼貌,一般的人情就可以了。
下一回,当某同事向你诉苦,不妨改变一下态度。依然关心对方,但不要单独关心。即是说对方找着你,你明知他有大量“苦水”,可以多邀一位同事一起去开导他。
对方讲的是私事,不妨客观地给他分析,但提意见时请避重就轻。“我以为这件事不一定是好事,但我的意见并不全面,奉劝你重新将整件事分析,再决定对策。”若对方烦的是公事,那么你只宜当听众了,以免卷入无谓的漩涡。
在许多时候,你一时口快,或者误以为对方早已知晓,总之是无心之失,将有关某同事的小秘密泄漏了出来,怎么办?
例如:你与某甲吃午饭,某甲明明与某乙表面上很友好,所以你以为对方一定对某乙之事了如指掌,于是说话随便得很。你问:“某乙那天碰钉子,真是倒霉!”对方瞪着双眼反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当下,你明白碰钉子的是你自己,如何“补救”?
你可以这样答复对方的问题:“我是说某乙那天迟到却碰巧遇到上司罢了。”随便找一个小事谈谈,装作一派漫不经心,然后快快另找一个话题,将对方的注意力分散。
这种错误,其实只有你自己知晓,所以没有慌乱的必要。装作无知,摆明你是什么也不知道的。这样,即使事情搞大了,起码泄露的人不是你!当然你更万万不该自动向当事人谢罪。
在很多情况下,你只能做个听众。如你的两位好同事由亲密恋人宣告各走各的路,而他俩又分别向你诉苦,数落对方的不是。本来,别人的情史跟你无关,但碍于同事一场,你没有理由掩耳跑开。
做个听众倒是不妨的,只是最好别做惟一的听众,因为容易陷自己于困境。总之,保持距离乃是上上之策。不参加意见,也不费神去理解,对你有益无害。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独行侠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在今天,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处于什么环境,都无法脱离其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
我们的成功,没有完成属于自己的,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每天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接触到众多的伙伴、同事、朋友。这个时候,团队就起到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别人而单独做成一项工作。
我们都知道项羽和刘邦争霸天下的故事。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属于实力派人物,其势力远远超出刘邦,而且他“和拔山,气盖世”。若论单打独斗,别说他能以一当十,就是以一当百也不为过;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一开始,只要他亲临战斗,则每战必克,刘邦则临战必败,但结果却是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而他的势力却越来越小,最终落得个被围垓下、自刎乌江的结局。他至死也没弄明白,他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还说,“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反观刘邦,不仅本领不如张良、萧何、韩信这“汉初三杰”,而且还“好酒及色”,早在当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简直就是地痞流氓。但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却最终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胜利还乡,高唱《大风歌》。为什么?
刘邦在建国后的一次庆功会上,曾向群臣解释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刘邦把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他能识人用人,而项羽则不能识人用人。刘邦的说法传承日久,并经过历史的强化而成为他战胜项羽的最佳解释。在我看来,刘邦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刘邦建立了一个人才各得其所、才能适得其用的团队;而项羽则仅靠匹夫之勇,没有建立起一个人才得其所用的团队,所以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司,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个人的力量,就算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出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而这个观点也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的企业所采用。
美国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说:“如果你想创造一家企业,不论其规模如何,你都必须建立这样一个团队,它能够聚集所有成员的努力,并赋予那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词‘团队工作’真正的含义。对于我来说,那更多的是所有活动的目标,而不是达到某种途径。”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这样描述团队:
首先,一个团队有一个清晰的目的或使命,这个目的或使命通常包含在企业的使命中,它反映了企业的远大目标。正是凭着这个目标,团队才有了一种方向感。相对于整个团队来说,小组也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也很清晰明确。其次,高绩效团队有充满活力的领导者,领导者知道怎样利用团队各个成员的力量,因此能高质量地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远超出单个成员的能力。第三,在高绩效团队中,沟通是开放和坦诚的。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发现并处理分歧。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而且小组可以做出重大决策向前推动工作。最后,高绩效团队的气氛良好,每个人以成为团队的一员为荣。他们一起庆祝成功并总结失败,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会并且努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一家有影响的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9名优秀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闯进了由公司老总亲自把关的复试。
老总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然而,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老总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
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政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3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老总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两天后,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总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
面对大家疑惑的表情,老总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有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类似。
老总说:“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六个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队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团队已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域,鸟儿离不开天空,员工也离不开他所在的团队。团队的目标就是所有成员共同的目标,团队价值就是员工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团队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而团队精神的树立是建立在对团队所能产生的巨大价值的判断之上。
为了团队目标,团队的成员应该团结在一起,以便调动主观能动性、挖掘成员的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最终推动团队业绩的整体提高。
团队主义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不支持大部分人的决定,想法一定不会被通过;如果你支持大部分人的决定,将减少晋升机会——有能力的人总是站在集体的反面。
▲不要炫耀自己,让同事说出他的得意事
有些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事,总以为这样就会让人高看自己,使别人敬佩自己。殊不知,别人并不愿意听你的得意之事。因为你的得意衬托出别人的倒霉,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特别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会更恼火,甚至讨厌你。
一次,有人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悉的。主人把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关闭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吴的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几杯酒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
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猛喝了一杯酒,就匆匆离开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那么神气地炫耀啊!”
主人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多年前他也遇过低潮,正风光的亲戚在他面前炫耀他的薪水、年终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根根插在心上一般,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或客户,就要时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当作炫耀的资本,这样只会令你失去的更多。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当我们让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
在这个世界里,那些胸怀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相反,那些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何先生是一位很得人缘的骨干,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很难不得罪人,可他却是个例外。在他刚到人事局时,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十分满意。所以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不赞赏,而且还极不高兴。
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点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从此以后便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以后在工作当中,每当他与同事闲聊,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只有在对方停下来问他的时候,才轻描淡写地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有几位同事成了他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过得十分开心。
我们必须适当地抑制自己的优越感,收敛锐气,学会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永远受到别人的欢迎。
卡耐基曾有过一番妙论:“你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没有成为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而已,价值并不高,才五分钱。如果别人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在药房中五分钱就可以买到这些碘,这就是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呢!”
不要总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好运,自恃才高而目空一切的人令人讨厌,而那些因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而自傲的人更是令人讨厌。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伟人”的架势,以免令人作呕;也不要因为有人羡慕你而不可一世。你越是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你就越不能得到它。想得到他人的崇拜,得看你值不值得别人尊重。
你想靠巧取豪夺是不成的,尊重难以强求,必须得之无愧,且得耐心等待才行。重要的职位要求你具备相当的威仪与得体的礼仪风采与之相配。你只需要具备你的职位要求你具备的东西,和你用以完成职责的东西,此外不必多求。不要涸泽而渔、不留余地,应该顺势而为。
一心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出竭力苦干的人,反而给人一种不胜其任的感觉。如果你想获得成功,要凭借自己的天赋,而不是凭借华而不实的外表。即便是一个国王,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也应该是由于他本人当之无愧,而不是因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堂而皇之的排场。
任何人潜意识深处都是争强好胜的,自负正是人的本性之一。那么,你的不恰当的炫耀往往会刺伤别人。不论你的目标为何,如果你想追求成功,谦虚都是必要的特质。
不要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这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所以,当你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你尽可以让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得意之处炫耀出来,与其分享,久而久之,你的同事们就都成了你的好朋友。手机用户看每天读点心理学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274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