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说:
陈秋实,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很多人见过他的风采。你是喜欢他帅帅的,还是酷酷的,还是健(jian)健(jian)的?
秋实演讲,可以从小处着眼,比如他会反问你,你能让美国老太太给你带孩子,你能让法国男人给你买房子?也可以从大处抒怀,我今天说大国风范,大国的风范到底从哪儿来呀?大国的风范就从你我中来,我相信只要亿万个你我有风骨、有风度,中国必然有风范!
他的总结陈词永远铿锵有力: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产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有可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文化认同不等同于国籍认同
大家好,我是秋实。今天的大唐雷音寺由我来值班,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然后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我以前在电视剧剧组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位男演员。他喜欢上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女演员,两个人感情不错,这个女演员人也不错,长得也漂亮。但是这个来自东北的男演员就总觉得这个女孩有点儿娇气,比如说她就总说你们这里的人怎么都不等红灯呢?在新加坡闯红灯会被罚款,而且会罚很重。还有你们这边垃圾怎么都不分类的,在新加坡垃圾不分类也会被罚款,也会罚很重。
新加坡确实是这样,她没得说错。但是这个东北的男人就觉得娶这么一个媳妇回家的话,跟自己的家人,跟自己的父母怎么相处?总感觉会有很多隔阂。我就跟他说,其实这个新加坡的华侨只是长了一张中国脸,会说中国话,但你不能把她当成一个中国媳妇来要求。你把她当成一个外国人,就能理解了,你的心态就能放平了。
这个故事让我一直记在心里很多年,以后遇到很多事,尤其是遇到和华侨相关的事情,我都会把这个故事拿出来想。
我曾经听过一位马来西亚著名辩手在《我是演说家》上的一次演讲。他说,马来西亚的华人即便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也依然努力地去捍卫华文教育。即便是人力车司机,每个月都要捐一点儿钱给华文学校,保证马来西亚华侨的孩子可以坚持学中文。但是马来西亚人可能就会很不满意,说你们这就是大国沙文主义,你们都已经定居马来西亚了,却不肯放弃你们的中文。但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就觉得我喜欢中文,喜欢汉字,这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而我定居在马来西亚,这是我对我的国籍的一种认同,这两者不矛盾。
认同中国文化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就比如说从小陪我们一起长大的来自加拿大的相声演员,也是著名的主持人大山。大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了一张外国脸,但是能说漂亮的北京话,讲很有趣的相声,大家都很喜欢他,大家都相信他是认同中国的文化的。但是你要他加入中国国籍,你觉得可能吗?
在今天这个时代,全世界你要去找一个外国人,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他把中医、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国古代的文学全都抨击得一无是处,觉得这些都是垃圾,都应该烧掉,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你会发现认同中国文化的人很多。
海外的华侨许许多多都认同中国文化,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纽带把我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彼此认同。中国文化有着很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得许多不管是在大陆生活,在台湾地区生活,甚至是在更遥远的海外生活的人都因为这样的文化纽带而彼此走近。但是有的时候,却因为国籍或者对政治现状的不认同,让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重,相隔越来越远。所以我真的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将文化与国籍认同,两者分开来看。是因为国籍的认同,让我们产生了隔阂,那么,就更多地去追寻我们在文化上的认同。有更多的文化认同,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而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国籍上、在政治上进行更多的前进和改良,使得我们的政治体制也有更强大的号召力,使得更多的海外华人不只在文化上认同我们,在现状上,在政治上也会更多认同我们。
见义勇为者的对错,不只是义
前两天有这样一则微博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说的是两名武校学生因为见义勇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这个标题就引起了大家非常多的气愤,觉得这不是好人没好报吗?见义勇为、解救他人怎么还要被判刑呢?于是带着这份气愤,我想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这个新闻更多的细节呢?我点到新闻的全文里面,详细、认真地去读了这个新闻的全过程,并且比对了不同媒体对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发现这个新闻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
首先,这里面的案件当事人郭某,也就是这个武校的学生,本身是一个只有17岁的未成年人。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法院是不可以对外公布,尤其是不可以告诉媒体的。相关的案卷都需要封存五年以上。但是大家是怎么知道这起案件的呢?原来是郭某自己把这个消息放在了网上,他想找到当初被他解救的那名女孩,希望这个女孩出来给他做证,证明他是见义勇为,这样他自己似乎就不用被判那么重的刑罚了。但是当时的律师讲述,即便找到那个女孩,也不能够改变案件的法律结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见义勇为是一个道德概念,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并不一定能够影响到案件判处的结果。那么什么才是法律概念呢?大家会说,见义勇为不是,正当防卫是。
郭某这名武校学生,为了解救这个女孩,将对人实施性骚扰的张三打成重伤,这难道不是正当防卫吗?但是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阻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暴力行为。这样的暴力即便造成了对不法侵害人的损害,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那种抢劫、强奸、绑架、放火等重大恶劣的侵害行为,即便正当防卫者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在本案当中,郭某对张三所实施的殴打算不算正当防卫呢?那我们就得看一下细节了。在去往都江堰的大巴上,女孩遭到了张三动手动脚。于是女孩开始斥责张三,刚开始大家没当回事,以为是情侣吵架。但是郭某和他的同学非常有正义感上前询问女孩认不认识这个人?女孩非常坚决地说我不认识这个人。于是双方发生口角,张三被郭某和他的同学扭送下了大巴车,女孩也在这个时候脱险了。请注意,女孩这个时候已经脱险离开了,说明不法侵害已经结束。而张三这个人确实不怎么样,还继续跟郭某发生口角。郭某和他同学也非常气愤。于是,郭某自己对案件的描述是这样的。他先一脚踢中了张三的大腿,张三被他踢得跪倒在地。张三从地上爬起来,又要还手。于是郭某再起第二脚,这一脚踢得特别重,正中了张三的左脸颊,于是张三倒地,头重重地撞在了水泥地上。这一撞不要紧,撞成了一个二级重伤。在医院里面昏迷了11天才醒过来。而醒过来以后,他发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右肢的协调能力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了郭某有期徒刑两年半。
这个两年半,其实法院也有从轻的考虑。因为郭某只有17岁,属于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应该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但是考虑到他是未成年人,又是初犯,而且确实张三存在严重的过错,所以对郭某采取了从轻处罚的决定,只判处了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且缓期3年执行。也就是说,在未来3年的时间里面,郭某不需要在监狱里被羁押,只要他在3年里没有其他的刑事犯罪。3年之后,他的那两年零六个月的刑罚也不需要再追究。当然,法院还判处了郭某和他的同学赔偿张三各项医疗费用累计21万元。
大家知道法院判处赔偿金是不会没有任何理由和根据的。如果法院判处一个人赔偿另外一个人一笔费用,要么是医疗费,要么是丧葬费,要么是伤残补助费,而这些费用必须有相应的票据作为证据支持。也就是说,张三在这医院里面躺了11天及未来所可能使用的医疗费,累计将达到20多万元。张三受到这么重的伤害,确实是郭某一个人造成的,郭某出手确实是太重了。郭某自己也说,在学校的时候,训练用的是海绵垫,地上铺的是软垫。头如果撞上去没那么重,但是那天是水泥地。郭某作为一个接受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应该很清楚自己一脚踢上去,对人可能造成的损害到底有多重。所以对郭某的判决在法律上是成立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
所以了解了这么多的细节以后,我们会觉得当初的气愤情绪似乎可以收敛一些了。有的时候微博上面的一些新闻,为了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与大量传播,往往会把最黄、最暴力、最耸人听闻、最惊世骇俗的语词全都放在那短短的一百多个字里面。
但是如果你只是带着这样的情绪去转发一下,未必对于事件的真相有更清晰的了解。如果真的气愤,倒不妨点开新闻的全文去看一下更多的细节,这样才能够对事件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判断。我是秋实,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我在表达方面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也欢迎您提出批评和指导的建议,我们下期再见。
插播:
秋实和他的霸道演讲
许多朋友认识我,是通过北京卫视首季《我是演说家》节目,随着节目播出结束,我与《我是演说家》节目的缘分也就算告一段落,我也回到以前的生活中去,继续奔波、继续吐槽。这是一个对我产生了影响,也稍稍影响到别人的节目,是一段奇特的经历。于是,我写下一些文字,想对我在《我是演说家》的那些日子,以及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的作品,做一个小结,在深切真挚地感谢节目组、制作单位、节目导师、参赛选手及全体同人之后,也给我的这段故事,画上一个潦草的句号。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可以让一些朋友理解,我对于演讲创作的浅薄理解。
《大东北》——霸道是一种羞涩的爱
为什么在第一场演讲选择《大东北》的选题,我始终无法回答节目组编导与媒体,我一直羞于说我对于故乡的爱。因为爱故乡,就好像爱父母一样,是一件人人都懂并愿意遵循,但是却羞于表述的情感。中国人谁没事儿给家里打电话说“爸爸我爱你”?你爸肯定觉得这孩子疯了。
许多东北同学的朋友圈在2014年11月中旬被《大东北》刷屏,截至目前的粗略统计,朋友圈与网络视频的播放超过7000万。我必须承认,《大东北》的大量转发与东北人浓厚的地域情节分不开。如果换成是大西北、大东南的话题,都未必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传播效果,然而,全国上下为何东北人的地域认同感如此之强、格外抱团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于东北,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只有五分钟的演讲时间,我无法细致展开和面面俱到,但是也并不想只是标榜东北人有多么的好。我也期望尽量客观、多角度地表述我对于东北文化的理解。所以才提到了东北犯罪率较高这样的负面问题,这是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我没有必要去掩饰和隐瞒。但是纽约也确确实实曾经是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这也是事实。《雾都孤儿》时期的伦敦同样乌烟瘴气、蛇鼠横行。因此,犯罪率的高低并不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有些地方治安很好,看似稳定,但是在高压维稳驱使下产生的稳定根本称不上和谐。打个比方,一对夫妻结婚30年没有离婚,他们的婚姻当然是稳定的,但是他们的性生活就一定和谐么?你可以说,他们没离婚就是和谐呗!然而事实上恐怕未必是这样,迫于各种压力,感情生活不和谐还被迫在一起的夫妻在中国比比皆是,“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所以稳定不等于和谐,民风彪悍也并不等于野蛮。
《大东北》其实准备了若干份稿件。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稿中,提到了2014年的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分析东北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李克强说:“东北人能干、肯吃苦、有闯劲,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之初,东北支援全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东北的工人阶级,当年‘先生产、后生活’,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全国人民欠东北的'情'是不能不还的。”
如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乏力,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东北,经历了几十年的掠夺性开发,石油、煤炭、粮食、黄金,源源不断地供给全国。“先生产、后生活”,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很多东北基地在创立之初甚至不做任何基础设施的建设,冬天零下三十多度住着棉布帐篷,开采石油,为的就是优先将资源输送到内陆。如今,东北经济凋敝,东北资源三大省的经济水平在全国常年位列倒数。我和许多朋友的家长都是下岗后被迫离开东北寻找活路,我出生的那个大兴安岭小镇曾经依靠采伐与木材加工业生存,1998年洪水以后开始限制采伐,大量工厂倒闭、人口外流,一些村镇被撤并,我故乡的那个小镇可能会永远在地图上消失了。
东北生养了我,而由于我有一半的四川血统,俗称“混血儿”,嘿嘿。所以我更愿意跳出东北人的地域情感,客观地去看待那一片沃土。当年闯关东的灾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以至于记录东北拓荒史的文字资料十分有限,这也给东北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造成了困难。作为一个迫于生计的闯荡北京的东北人,现在我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却不是忘本之人,我会继续想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回馈那片林海雪原。
其实,爱自己的故乡是没有什么道理和理由的。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儿童电影中的桥段,电影名字不记得了,一个班级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来做个自我介绍,于是大家依次介绍,等轮到越南小朋友自我介绍的时候,英国的孩子哈哈大笑,说她的语言太滑稽了,于是老师批评她说,对于任何人来说,他的母语都是独一无二和寄托了深厚情感的,没有人有资格嘲笑。我想,对于故乡的情感,大概也就是如此吧。
我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只能举一些这种儿童电影之类的庸俗例子,然而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其实都是简单粗暴且庸俗的,爱故乡跟爱一个人一样,就是想霸道地把她紧紧搂在怀里,风吹雨打都不放开。
所以,全都别跟我废话,爱她的时候我很忙。
《男女中国》——没有道理可讲的道理
这一篇演讲,我拟定的题目是“男女中国”,其核心主题有两个:1阴阳平衡才是和谐;2中国是由亿万个男女组成的,只要男女和谐了,中国也就和谐了。但是节目组为了保护我,担心我会伤害女性观众而引起公愤,将它改成了《趣谈男女》,并删减掉了很多内容。
中国的经济水平全世界排行第二,但是2014年中国男女平等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87位。男女平等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明指标,即便这个国家很有钱,不尊重女性的民族在今天仍旧是被人看不起的。
我承认,我个人的观念和意识里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能做到男女平等的人。我跟女生一起散步我一定要走在外侧,因为外侧临近汽车道会比较危险,跟女生吃饭一定会抢着付账。我想,如果北极代表极端大男子主义,南极代表极端女权主义,赤道代表绝对的男女平等,那么我应该是一个站在北回归线上的人。但是,我相信中国绝大多数的女性也并没有站在赤道上。
我有一个朋友,他与女友曾经共同租住一套月租金3500元的公寓,女孩月收入8000元,男孩月收入3500元,他希望与她平摊房租,这引起女孩非常大的不满,她认为房租就应该男人掏。可是当时他一个人的收入真的无力承担全部房租,不是他不想,他发誓,只要今后他的收入提高了,他是愿意承担全部的,如果富裕起来,他也心甘情愿让她不工作,就这样养着她。但是眼下,他是个又穷又丑的小人物,收入没有女孩高,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许多事实已经证明,大家其实都不在赤道上,我们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我是一个有很多瑕疵的人,虽然我愿意一生追求完美,但是我仍旧清楚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因为如果真的有完美的人,那就不再需要民主制度,直接把那个完美的人找出来当皇帝就好了。天降伟人不都是自称完美的吗?
在节目结尾导师互动中,我对乐嘉先生说道:我知道,男人女人这点事儿,几千年都没有说清楚,要不怎么叫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我是代表不了中国男人的。
我们应该尊重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言论叫作“一家之言”,我陈秋实说出来的话又不是真理,更何况是在男女这种不能讲理的事情上。
我是个有大男人情怀的人,我喜欢军事、枪械、武术、刀具、老派动作片,但是我骨子里却一点儿也不想当个大男人,我也喜欢旅行、喜欢猫、喜欢咖啡、喜欢看书写作、喜欢晒着太阳吃水果。我之所以拼命要去做个大男人,是因为中国许多女人骨子里都想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人,只要有一个男人的肩膀来依靠就好。而一个小女人身边必须有一个大男人,只有这样生活才能安稳、安全与和谐,你能想象一个小女人跟一个小男人生活在一起得是多么虐心的状态么?
每个人的成长速度是不同的,就连女孩的青春期都比男孩来得早。于是在二十出头的时候,男孩买不起女孩喜欢的东西,太正常了。于是女孩会说,等到我50岁的时候,青春不再、美貌不再,你给我买得起化妆品我能变美么?你给我买再漂亮的名牌衣服我穿了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这女孩说得很有道理,我从不怪这些女孩的这种想法。这是整个时代的困惑,而同样也是男人的困惑。作为一个男人,我也能够想象,等到我50岁的时候,我终于能够随便走进精品店想买什么买什么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了当年的爱人,这又是何等的凄凉。
小结——这是语言的力量
《我是演说家》归根到底,还是一档电视节目,作为中国演说类节目的第一品牌,已经承担了许许多多的使命,这些使命甚至已经沉重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我始终感谢在参与《我是演说家》节目过程中需要的善良的人,节目组的诸多同人为这个节目付出了辛苦,每天熬夜应对繁忙的拍摄任务,还要应对我这个资深处女座的各种拧巴、拧巴、最拧巴。感谢睿智而且和善的导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刘嘉玲女士私下里是十分友善的人,你也知道她给所有人的感觉都是一副女王大人的状态,但是镜头外面其实完全不是那样。
举个例子,我是从来不找明星合影的,因为我觉得明星一出门每天有上百人拉着人家合影,肯定是很累很烦的,去凑什么热闹?我以前做游艇类电视节目的时候,有无数机会搂着模特在游艇、私人飞机上拍照,然后发朋友圈,但是我从来不敢这么做。因为那游艇又不是我的,跑上去拍一张又能怎样?与明星合影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所以每次在导师们身边晃来晃去,我也没提出过合影的要求,只有刘嘉玲女士主动拉着我合影,于是就拍了一张,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我只有一张跟刘嘉玲的合影可以拿出来炫耀而已。
节目杀青,庆功宴的时候,我已经饿成狗,导师、领导同志们在那里寒暄,我就在角落里吃吃吃,然后刘嘉玲就端着酒杯过来了:“秋实,我来敬你一杯,你表现得很好。我看你一直坐这儿,我还等你来找我喝酒呢,你也不来,那我来找你好了。”
关于其他几位导师,以及我和我的导师张卫健先生也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以后慢慢地讲给你们听吧。对于张卫健先生,我觉得暂时只能引用一句俗语“大恩不言谢”,剩下的故事未完待续,你们懂的。
这若干次的演讲下来,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与肯定,我们让语言发挥出了美好的力量。我听说,东北某个县城的理发店把《大东北》放在橱窗里循环播放当招牌,澳大利亚的华人说我消解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说,如果当初印尼有足够多的东北人,那场血案绝对不会发生。当海外华人因为受到我的影响开始组建东北同乡会的时候,我更清楚地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是多么能够凝聚人心。
当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老师将《大东北》作为表演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看时,让我这个从来没有读过表演专业,靠着看电影和看书学习表演的人感到十分得瑟。当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告诉我,国内知名法学家的专业著作一共也就能卖出几万册,但是你的《法治中国》的视频让几千万人看到了,你对普法宣传的贡献比你想象中大,这让我这个只有法学学士学位,连司法考试都考了3年的初代律师感到无比荣耀,因为我终于为这份我所热爱的事业,贡献出了绵薄之力。
节目结束以后,我回到律所工作,继续做合同、见当事人,业余时间去演个儿童剧、微电影,生活是平静的,我也喜欢这种平静。于是,有朋友告诉我,首先,既然你拥有一份说话的技能,为何不用这份技能多做一些事,为百姓说话的使命,不应该随着一个电视节目的完结而止步。
其次,演讲的技能在许多行业中都是十分有用的,既然你有这样一些技能,为何不将它传授给更多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更多的年轻人掌握了语言的力量,就可以有更多的人为自由与正义发声,这又何尝不是一项功德。于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未来,我会继续我追求完美的平静且矫情的生活,但与此同时,我也会想办法,将语言的力量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一个人有力量,他就是个勇士;一群人有力量,那就是一支军队;而一个国家的人都拥有力量,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强国。手机用户看特别会说话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274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