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佟佳皇后的徽号,最终被议定为:慈康。
至于,小皇帝生母的徽号嘛,迟早要商议的,便提前初拟为:慈惠。
迎接老皇帝的梓宫回京,自然是越快越能体现孝道,便定于明日一大早。
因为新君在柩前称帝之时,必须给天下臣工以恩惠,初拟大赦天下。
只是大赦天下的范围,老三和老九,又联合发难了。
玉柱端着茶盏,看着老三和老九十分认真的议政,不由微微一笑,这两个家伙,还当真了啊!
唉,忒他nnd的天真啊!
难怪,历史上的老四登基之后,先弄死了老九,再圈死了老三。
这两货,喜欢作死,刻薄寡恩的老四,怎么可能惯着他们呢?
关于大赦天下的问题,玉柱早有盘算。
首先,周筌的一大家子,虽然被玉柱想办法,从宁古塔弄回来了。
但是,老皇帝惩罚性的诏书,一直悬在头顶上。
周家人,一律不许科举入仕,这个实在是太狠了,必须予以推翻。
其次,照惯例,新君正式登基之时,必然要颁下赏银,这笔银子至少要四、五百万两之巨。
改元和老皇帝的庙号、谥号等问题,这个嘛,就很有弹性了。
既可以由辅臣们定了,也可以交给翰林们去商议。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翰林们商议出初稿,辅臣们认可后,再交给新君允可。
毕竟,翰林们就是吃文化饭的,而辅臣们的文化水平,显然不如翰林们。
顺治朝的四辅臣,从索尼开始,一直到鳌拜,他们认识的汉字都不多啊!
但是,老三和老九不同啊,这两位辅臣的文化素养,极高。
尤其是老三,引经据典的想给老皇帝定谥号。
臣子称呼先帝爷,照规矩,官方固定格式为:我+庙号+(谥号最后的那个字+皇帝)。比如说,我世祖章皇帝。
我,世祖,章皇帝,正好三抬。三抬的意思是,我世祖章皇帝这五字,必须突出于奏折的所有正文之上。
这个章字,就是顺治帝谥号的最后一个字。
聊天的情况下,省略了三抬开头的我字,一般问题不大,几乎没人会无聊的举报你。
若是参加科举考试,或是写奏折的时候,漏了三抬的任何一抬,那就会被言官们,上纲上线到大不敬的程度!
老皇帝的谥号很长,最后一个字,最重要。
玉柱对这些繁文缛节,持开放性态度,随便大家怎么拟,就怎么定,他完全没有意见。
马齐和张廷玉,又不是笨蛋,玉柱都没有吱声,他们两个敢插话么?
结果,神奇的一景出现了,老三和萧永藻,居然吵起来了。
老三认为,老皇帝的庙号,应为文宗,经纬天地曰文,慈惠爱民亦曰文也!
萧永藻则以为,应为仁宗,宽厚仁慈曰仁也!
两个人吵得不开交,玉柱又不管,老五不懂汉学,根本说不上话。
老七看不下去了,沉声道:“有什么可吵的?照我看啊,不如定为圣祖仁皇帝。”他其实是随口这么一说罢了。
没想到,玉柱当即点头赞同,“然也!”
玉柱都表了态,马齐和张廷玉,自然不落人后的也表态支持了。
庙堂上的事儿,往往就是这么神奇。
老三和萧永藻争得面红耳赤,大家却赞同了老七的看法。
公平投票的结果,五比二,老九没吱声。老三和萧永藻谁都没赢,老七反而占了上风。
大势底定之后,张廷玉对玉柱的高明手段,佩服一塌湖涂。
当所有人都以为,老五和老七,只是辅臣里的摆设而已。
谁曾想,玉柱竟然屡屡以老五和老七的意见为准。
八大辅臣之中,玉柱自带三票,他支持谁,谁就可以赢。
同样的事情,出过几次之后,聪明绝顶的张廷玉慢慢摸到了玉柱的脉搏:自己不主动出头,只支持老五或老七的看法。
这人呐,只要享受过畅快执政的滋味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呀!
权力,自带不肯放弃的魔力,谁都不可能例外!
马齐还没看懂玉柱的心思,张廷玉倒是大致摸到了点门。
但是,就算是捶死张廷玉,他也不敢乱说,反而暗暗期盼不已。
凭什么没文化的满臣,就该高人一头呢?
再次叫起之后,慈康皇太后,正式获得了小皇帝的允准。
至于圣祖仁皇帝的称呼,慈康皇太后和玉柱的想法,大致相彷:无可无不可。
既然大部分辅臣都同意了,她也就点头允准了。
只是,其间出了个小插曲。
小皇帝毕竟耐不住性子,趁着慈康皇太后喝茶润嗓子的时机,他居然问辅臣们:“诸卿,朕之生母……”没继续往下说了。
张廷玉故意低下头,心里暗暗好笑,小皇帝真沉不住气啊,惟恐大家忘记了他的生母皇太后之位。
实际上,小皇帝真的操之过急了。
如今又不是唐朝末期,掌权的宦官们,不把皇帝当人看的时代。
先尊慈康皇太后,因为,她是诸皇子的嫡母,身份格外贵重。
至于,小皇帝的生母,照礼制,不过晚几日,再上奏罢了。
这么点事情,都耐不住性子,成得什么大事?
几乎所有人认定,小皇帝没啥大出息,很可能是个庸主。
但是,玉柱不这么看!
当年,鳌拜执政的时候,老皇帝经常闹出无伤大雅的笑话。结果,鳌中堂丧失了警惕心,反被老皇帝所擒。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玉柱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小皇帝,嗯哼,也好,将来只怕是有机会经典一问了。
皇上,何故谋反?
实话说,由于老皇帝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二十几个皇子,除了老五之外,没有一个是文盲。
散起之后,随着一声令下,步军衙们的官兵们和顺天府的差役们,马上行动了起来。
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准备迎接大行皇帝的梓宫回京。
如今的京城,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
时人云:天晴时则沙深埋足,尘细扑面。阴雨时则污泥满道,臭气蒸天。
可见,当时京城道路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手机用户看骗了康熙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681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