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虞部落,少康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首先,虞思为少康安排一份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这非常有纪念性,因为这毕竟是少康在有虞获得的第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就是帮厨,有虞王宫厨房的帮厨,说的直白些,就是一个厨房打杂的。对于少康来说,这份工作,虽然崭新,但确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因为,从农林部长转岗为后厨打杂的,落差实在太大。
或许是因为外面捉拿少康的风声还紧,虞思也不敢太张扬,便先为少康安排了一个相当低调的工作。也许是虞思还要对少康进行考验,对于一个不了解的股票进行贸然投资,风险毕竟是很大的。
这也在检验着少康的忍耐力。坚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同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有的人感到非常痛苦,有的人能够接受。因为这两者的忍耐能力不同。有忍耐能力的人才容易成功。
虽然帮厨这份工作确实和少康所学的复国专业不太对口,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最高明的处世术不是妥协,而是适应。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这将有助于你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这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言。
莎翁和少康曾有一段相似的经历。在他成名前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金子即使落在土堆里也终究会发光的。确实如此。少康的确是一个很会动脑筋的人,平时他呆在厨房里认认真真地学手艺,清闲时刻,便搞一些小发明创造。
他见厨房里打扫卫生不太方便,便设计了簸箕和笤帚。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见厨房里的一些剩饭瓜果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
这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假如这世上没有了酒,或许就不会有其后曹操的《短歌行》,更不会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了。于是,在酿酒界少康有了一个新名字——杜康,杜康也就成了中国酿酒业的开山鼻祖。
少康在后厨的工作和发明让虞思非常满意。现在外面的风声也不那么紧了,虞思决定为少康升职加薪。于是,少康被任命为有虞庖正(行政总厨),专门负责掌管有虞饮食。
升职加薪,这对于谁来说,都是个好消息。但这对于少康来说,意义不仅如此,因为虞思将有虞的饮食交给少康,说明他对少康的信任与认可度进一步加深。
而少康从一位农林部长成为流浪儿,再从流浪儿成长为一位行政总厨,这个历程确实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此时的少康有有虞部落酋长虞思罩着,衣食无忧,此时他的幸福指数还是较高的。但这距少康复国之梦实在太遥远,一个厨师,即使是一个高级厨师,难道可以举着饭勺,顶着锅盖去统帅千军万马?难道少康这一辈子就当个餐饮部经理了?
少康很清楚的明白,他还需要等待。等待还是一种修行,是在忍耐中酝酿智慧。种子静静卧于泥土,是等待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从而长成参天大树.猛虎匍匐于深林,是等待猎物的出现,从而将之擒获.轮船悄悄泊于渡口,是等待旭曰东,从而扬帆远航.
少康坚信,他一定会等到扬帆起航的那一天。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没过多久,他的另一个好消息终于来了。
北宋有位神童出身的诗人,名叫汪洙,虽然名气不是太响,但他所写的一首《喜》诗,却基本做到了无人不晓。
诗中论及人生有四大喜,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确实充满喜感。诗曰: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道选择题,少康遇到了其中的哪一喜?解题方法似乎使用排除法更合适。
对于少康来说,久旱逢甘雨与其关系不大,每天在厨房蹲着,阴晴雨雪关他屁事。再谈第二条,少康虽人在他乡,但遇故知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他毕竟是隐姓逃亡,如果真的有人找他,不是刺杀,便是捉拿,总之肯定不是好事。至于金榜题名那更是不可能,因为少康无法穿越,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距少康时代还有两千六百多年。由此便可推得,答案为c,少康所遇的喜事便是他大婚啦。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十岁的小伙娶妻在今天属于早婚,到民政局是拿不到结婚证的,除非你年满22周岁,而在那个时代绝对属于晚婚。婚礼现场气氛热烈,新郎少康满面春风,两位新娘笑靥如花。
一场婚礼,三位新人?别大惊小怪,这事若发生在今天,少康便是犯了重婚罪。但在几千年前,那就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夫多妻制,自六千多年前的父系社会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而最让少康开心的事倒不是一下子娶了两位夫人,而是这两位美女来头不小。因为她们是虞思的女儿,有虞部落的公主。是的,如今的少康发达了,成了有虞部落的驸马,如假包换的皇亲国戚。
能够将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可见虞思对少康的信任指数绝对爆满。选择对象,一般都从貌、才、财、权四个方面去衡量。一般人会选择貌美和多财者,因为这流于表面,容易识别。至于有权者,更是追逐的对象,因为权财相生,有权自然便会有钱了。
至于有才者,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潜力股,即使投资了,也不一定有回报。即使有回报,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因此,对于所谓的多才者进行投资,必须具备过人的胆略,准确的眼光。而虞思便属此类投资者,他看中的便是少康的雄才大略,相信只要给少康少许资本,便必然会一展宏图。
其后,少康更是好事连连。对于新女婿,虞思很大方,首先赠与他一块土地,作为行政特区,而少康便是这新特区的首任特首。这特区名字叫做纶邑,在有虞部落的东南部(在今虞城县东南,河南商丘地区)。
虽然这特区疆域较小,可以耕种的田地,不过十里,人民也不过五百壮丁(那时唤作一旅),但这对于饱经忧患的少康来说,能得到一个安身之地,已经十分满意了。从此,少康获得了“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一代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经典之语。
这时的少康虽然年轻,但历经多重磨难,心智愈加成熟,早在逃亡途中,少康便已意识到,导致自己落难的王族身份,同时也是巨大的政治资本。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中存在着机会。虞思的赠与纶邑,正是这场大危机中希望的种子。
于是,少康小心地经营伦邑,他不仅善待自己的百姓,同时他大力宣传祖先禹的功德,让各部族感念大禹的恩情。于是,来投奔少康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能者。于是,纶邑,渐渐强大起来。
经验告诉我们,宣传工作要常抓不懈。这一招,古往今来都非常有效。刘备,自称为汉景帝第十三代孙,在隆中得到了诸葛亮。少康,在纶邑,他终于迎来了在他复国征程中最需要的人。手机用户看悠悠五千年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79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