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修真小说 > 入主大明 > 第三百零六章:工部的问题
    在确定了的正副行长人选之后,银行这个议题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对于结果,朱宸濠还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银行只要能够正常运转起来,那么在资金这一块儿上,应该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就算国库空了,他也可以从银行贷款嘛。
    而银行可以说又是他私人的产业,那么利率啥的, 自然也好说。
    “工部。”
    心情大好的朱宸濠打算关注一下燧发枪的铸造进度,于是视线很快就锁定了下方的工部尚书李鐩,
    “不知朕的第一批燧发枪打造得怎么样了啊?”
    “回禀陛下,由于本部虞衡清吏司下辖的军器局近年来人员数量不断减少,这就使得能铸造火器的工匠严重不足。
    虽然臣已调集火药局的部分工匠帮忙,但因燧发枪和弗朗机火炮的打造任务是同时进行,这就使得整个铸造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人手还是很不够。
    不过为了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臣已紧急从全国各地抽调工匠进京。
    与此同时,臣还向内府兵仗局借调了一批工匠协助。”
    李鐩一脸无奈地向朱宸濠回道:
    “可是外地的工匠要进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兵仗局的工匠,这些年所打造的,也多是些用于礼仪的军械。
    所以即便他们都是些心灵手巧之辈,但要想铸造火器,也还得跟军器局和火药局的工匠学习一阵子才行。
    如此一来,打造燧发枪的速度也就不可能太快。”
    “军器局的工匠数量为何会越来越少?”
    听了李鐩之言,朱宸濠立马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这个么……
    朝廷这些年来派发的铸造任务是越来越少,其他差事倒是多了不少,最终也使得工匠逐年流失,才形成了今日这种局面。”
    有些东西李鐩并没有明说,就像他口中的那个其他差事,其实就是工匠们被那帮权贵给役占了。
    还有就是前面那几个皇帝也不太重视军器局,也懒得过问工匠的情况,致使到了正德后期,剩余的工匠数量已少得可怜。
    明朝初期,军器局的工匠数量有近三千人。
    而到了嘉靖二年,工匠人数竟然已不到200人!
    朱宸濠所在的这个时间段, 离历史上的嘉靖二年也就两三年而已,因此工匠数量即便比几年后要多点儿,可也多不了几个。
    不过跟位于北京的军器局工匠数量大幅减少不同,地方的兵器制造局倒是蓬勃发展起来。
    特别是边镇,在明朝中后期都是直接找工部要钱,然后在地方自己铸造火器和其余军械。
    这也使得京城军器局的兵器铸造能力越来越差,到了明朝后期,它们打造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称之为垃圾。
    贪腐严重,工匠也没什么技术,这就坑惨了使用那些兵器的士兵。
    戚继光、袁崇焕这些人,都抱怨过从工部出来的武器和盔甲严重不符合规范,质量也极差。
    “天启大爆炸”的发生,显然也是军器局和火药局管理混乱的一个有力佐证。
    当然,如今的军器局,还没有烂到明朝后期那种程度。
    但人手不足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李鐩也只能在接到皇帝的令谕后,想方设法去增加工匠数量了。
    好在兵仗局属于内府管辖,是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工匠的待遇也要好于军器局, 如今工匠的数量当然也要多许多。
    兵仗局明初时有三千多人, 现在也还有近两千。
    这才让李鐩能够借到一批工匠来应急。
    否则燧发枪的铸造进度不知道还要慢上多少倍。
    除了打兵仗局的主意外, 工部也就只能调集地方兵器制造局的工匠前来应急。
    不过路途遥远,等那些人抵京,还不知道要多久之后了。
    “军器局像这样可不行。”
    听完李鐩的话语,再结合自己所知,朱宸濠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可这是多年以来所形成的积弊,要想改变恐怕需要些时日。”
    李鐩作为工部尚书,当然知道问题所在,但现在就那么多人,你让他变出人来也不可能啊。
    “朕可没那么多时间去等你改变。”
    朱宸濠想了想后说道: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大明都需要铸造大量的火器,没有工匠可不行。
    为今之计只能先让兵仗局的工匠先顶上,即便地方的工匠到了,他们也必须继续留在军器局听用。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培养新工匠。
    这样,不管是不是匠户,先从各地的流民中选出一批年轻精明的,送到军器局和地方兵器制造局学习。
    对了,工匠的待遇也要跟着大幅提高,这样才能留得住人。”
    “臣定然尽力落实陛下的令谕。”
    李鐩立即应了一声。
    朱宸濠的旨意对工部来说是好事,他这个工部尚书当然乐意去办。
    “陛下,要是将兵仗局的绝大多数人都抽调到军器局去,那宫里若要打造器械又该怎么办呢?”
    大太监熊绶这时有些为难地问了一句。
    “兵仗局为宫里打造的那些所谓军器,基本上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朕现在只要大炮和火枪,不需要那些除了好看外屁用没有的玩意儿。”
    对于熊绶的话,朱宸濠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朱宸濠这番话一出,熊绶立马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熊绶乖乖闭嘴之后,朱宸濠又看向李鐩问道:
    “除去工匠短缺外,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还有就是因为此次铸造的火器数量太大,使得库存的铸铁消耗极快。
    臣正准备上疏陛下,请朝廷下令开炉再炼一批铁,以免铸铁耗尽耽误火器的生产速度。”
    既然朱宸濠问起,李鐩也赶紧将所面临的麻烦说了出来。
    明朝从朱重八开始,一直都不是按需求炼铁。
    一般都是朝廷下令冶炼一批铸铁,然后封炉,等库存的耗得差不多了才再次炼新铁。
    这种做法倒是能保障平日的用度。
    可一旦遇到像如今这样大规模的铸造任务,铸铁的库存肯定就不足以支撑。
    这样一来,便很有可能会因原料不够而耽误整个工程的进度。手机用户看入主大明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029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丹武双绝
  2.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3. [其他小说]怪谈游戏设计师
  4.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5.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7. [都市小说]大国军垦
  8. [玄幻小说]九星神龙诀
  9.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0.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2.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3. [其他小说]星空职业者
  1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1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16.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17. [修真小说]叩问仙道
  18. [科幻小说]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19.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20.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1. [都市小说]1979黄金时代
  22. [玄幻小说]万古第一神
  23. [科幻小说]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