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杨道生步卒均渡过大江,与萧峰合兵一处。到时若朱粲、四大寇等来横插一手,我军只有饮恨而返。”
杨道生乃用兵之人听后大以为然,甚为忧心道:“十万大军日费千金而来,如征战无功而返,影响军心士气不说,只怕陛下怪罪下来,我等尚有何面目?”
萧峰叹了口气,道:“若非军中将士多数为新兵,当可强行攻城。在下建议入城招降王仁寿,如他归降便好,如不归降,必可瓦解其内部人心。”
杨道生不解,问道:“此话何讲?”
萧峰道:“我军出兵不到半月便已兵临城下,并切断了江陵水路交通要道。百姓无知,必以为我军势不可挡,倾精锐而来。”
杨道生点头同意道:“此话不假,每每战事到来,率先恐慌的必是百姓。你继续说下去!”
萧峰续道:“在下以为,我军若强攻,很可能会城中豪绅及诸将与王仁寿同仇敌忾,但我军若围而不攻,派人招降,表示诚意,必会使城中人心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江陵人本是大梁故人,旧情难断,我军将不战而乱其阵脚。”
杨道生听了拍案叫绝,连说道:“萧兄高见,江陵若下,你功当居第一。”
当晚酒散之后,萧峰回营便立即将文士弘放回,并让他传话与王仁寿。
虽然杨道生希望多带些人马,以防不测,但为了表示本方的诚意,萧峰只带了萧阆及杨道生军中长史李溢文。
叩开江陵城门。
虽然两方交战,但是王仁寿还是礼数周到,命长史刘洎亲到城门迎接。
这刘洎三十上下,俊逸洒脱,面带红光,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予人一种不可欺骗的错觉。
萧峰下得马来,抱拳施礼道:“得刘先生恭候迎接,萧峰不胜荣幸。”
刘洎回礼道:“岂敢,岂敢!”接着做了个手势,说道:“总管已府中设宴恭候,里面请!”
到了总管府,只见中门大开。
萧峰放眼望去,两排身披重甲的士卒分列成一条通道,持刀拿剑相迎,不免冷笑。
刘洎笑了笑:“萧将军,请入内。”
萧峰左右望了一下萧阆与李溢文,只见两人呆呆地望着那雕像一般站立的甲士。
这个阵势似乎让他俩深受震撼,脸色在青白两色之间变幻。
萧峰重重咳了一下,然后微笑道:“跟在我后面!”他萧峰什么阵仗没见过,从容中向前跨一大步,便往那两排甲士中间的通道走去。
两人尾随而前,只待对方一有异动,便杀将出去。
待萧峰领着两人跨过门坎,走进通道中时,甲士们立马有了动作!
“嗬!”
甲士们齐声高喝,声音高亢有力,直入云霄,天空中犹如一声闷雷响起,地皮似乎也为之在颤动。与此同时。
“沧啷!”
甲士们紧握刀柄,然后同时挥刀出鞘,一道道刺目的白光从萧峰三人眼中掠过。
萧峰见刘洎嘴角露出了些微微笑意,又左右斜斜瞄了一眼,见萧阆与李溢文两人已是冷汗直冒。
“嗬!”
萧峰等每走十多步,甲士立即举刀威喝,有时则使人感到刀锋似要砍下般。
萧峰视若无睹,怡然不惧,直视着前方,脚下的步子按照既定的节奏在行进,不曾有丝毫的散乱。
蓦地,萧峰发出一阵长笑,朗声道:“王总管如此欢迎,确是令人开眼。”
这些人原先个个拔刀在手,高高举起,怒目而视,好像随时都可以劈下来似地,真是杀气腾腾,如今被萧峰一道狂笑,盖了过去,不免锐气剧减。
纵然如此,对萧阆与李溢文来说,这条道路似乎非常漫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一样。两人满头是汗地低着头向前挪动着步子,心弦崩得极紧,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崩断。
在前面引路的刘洎发现这样做不但没有吓唬萧峰,反而是自己这方的军士锐气剧减。
他本来就不赞成这种做法,只是王仁寿坚持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而已。
能够击败杨君茂,活捉文士弘的人,又岂是刀剑所能威吓的?
刘洎淡淡说道:“见非常之人,自是要非同一般的阵仗,可见萧将军的确是不凡之人。”
萧峰见他说得如此得体,丝毫不因锐气被损,而有丝毫触动丧气,心下佩服道:“先生才是不凡之人,萧某岂敢相提并论?”刘洎淡淡一笑,随摇了摇头。
王仁寿见萧峰来到大厅,拱手笑道:“好一个萧峰,怪不得十日间连败我两员大将!”
杨君茂与文士弘两人本就对萧峰不甚服气,闻言大感不是滋味。
这王仁寿面如冠玉,身形雄伟,两撇眉毛比常人浓了许多,与人相看,便知此人温和之下自有一股威严。
萧峰抱拳施礼道:“萧峰见过王总管!说实话,若非杨兄与文兄轻敌,萧某又如何是对手?”
听萧峰如此为他们挽面子,两人不免减了几分敌意。
王仁寿付之一笑,道:“三位请坐,来人,奉茶!”
三人坐下,双方相互介绍了一番。喝完茶之后,萧峰开门见山道:“想必文兄已将我的话已转达给王总管,不知总管与诸位考虑的如何?”
文士弘冷笑了两声,坐正了身子,开口说话道:“在下已经原原本本把话转达与总管,可你休想我等向你屈服。”
萧峰哈哈笑道:“文兄果然豪气,是条硬汉子。只是文兄想过没有,眼下江陵大军还能否出城一战。”
文士弘愕然,哑口无言,心生愤懑。
那边刘洎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我军虽无再战之力,可守备有余。城中粮草充沛,足以支撑数年,守城器械一一齐全。贵军纵然士气高涨,要拿下江陵城,怕也非易事。何况夷陵许绍与朱粲正发兵来救,我们有此优势却要投降,岂不令天下群雄取笑?”
萧峰道:“长史果然才佳智敏,可任凭你侃侃而谈,萧某也不防告诉你,夷陵许绍不会来救了。其一,我方已派了五万大军兵迫夷陵,他自守尚且不及,何谈来援?其二,我军已在枝江外的大江上下,布置了数十条铁索拦截,并在两岸扎坚寨固守,夷陵军纵然来援,又如何能突破我军防线。说到朱粲,此人实乃豺狼虎豹,引其为援,无异与虎谋皮。他若来,我军纵无功而返,但长史是否能保证贵军在与我军殊死拼杀后,江陵城还能否抵挡朱粲这支气力充沛的新军?”
包括王仁寿在内,听完这番话,无不色变,一时哗然。
“这......”
刘洎只说了一个字再没说下去,因为已经没有必要说下去了。
萧峰说的并非唬人,一阵哗然之后均陷入沉思,大厅内忽然万籁寂静,气氛压的人透不过起来。
萧峰瞧了瞧对面那士绅代表袁莱,打破沉默,说道:“江陵乃我大梁故都,梁皇一直视江陵百姓为子民。我军若能入城,必然不会扰民。说句掏心话,纵然我军不能重返故都,也不希望百姓受难。假如被朱粲侥幸得手,我大梁上下必是痛心疾首。”
士绅们最害怕的便是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代表袁莱试探问道:“贵军真的能做到不会伤害城中百姓吗?”
萧峰笑了笑说道:“阁下说笑了,我梁皇出身士族,饱读诗书,又是皇族后裔,实乃当世明君。烧杀掠夺之事,自新朝建立以来我军素来严禁,也鲜有发生。只是......”
说到这里,萧峰刻意故作神秘停了下来。
这士绅果然耐不住,立即问道:“只是什么?”
萧峰叹了一声,说道:“只是在下不是读书人,也念得少。听闻从前项羽攻打襄城,因久攻不下,破城后将城中之人全部屠杀了。阁下熟读书本,不知史书确否由此记载!”
那人闻言一骇,忙道:“没有,没有!此事该是传言,而且我相信萧将军是个仁义之人,必不会信此无稽之谈。”
萧峰摇了摇头,说道:“此言差矣,所谓众怒难犯,萧某只怕也是身不由己。”
袁莱闻言立时慌了起来,吵着要王仁寿下决断。
王仁寿无奈笑了笑,说道:“萧将军的手段果然不凡,随口一言,便说动了袁兄。”
刘洎待他说完,起身拜道:“总管,萧将军不仅放了文将军,更亲来洽谈,以表诚意。属下恳请总管速下决断,不可犹豫了。”
王仁寿叹了口气,万分感概,心知众意难违,当下决断,向梁军归降。手机用户看大唐萧峰传奇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24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