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閣www.shuhuang ge .com∷◎
一听见皇帝提出来这个问题,似有期盼口气,罗隐突然忘记害怕,也忘记注意礼节,抬起头来,双目炯炯地望着皇帝,朗声说道:“臣意:先除权宦,再灭藩镇,次平边患,如此,方可中兴皇唐。”
一旁的小使宦官们闻言吃了一惊,知道这是机密大事,偷偷地打量着皇帝的面部表情和他手上的动作,但是他们没看见皇帝的任何指示,不敢自动地回避出去。
自从前一阵出了那事后,皇帝办公地方的宦官宫女们身份都被筛查了一遍,只要有一丝异常,便会被秘密处决,天子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行为让他们心中颇为胆寒。
终于,他们看到皇帝下巴微微一摆,这些宫女和宦官们便逃也似地蹑着脚退了出去。
现在紫宸便殿里只剩下李晔和罗隐两个人了,李晔正襟危坐,语态恭敬的道:“罗卿且为朕细细道来。”
罗隐知道刚才的话有些莽撞了,于是放低声音道:“我皇唐立国近三百年,早已重病缠身,再加上中官专权、藩镇割据这两颗毒瘤依附其上,陛下一时间想要根治它,难矣!
想要中兴皇唐,必须先削平藩镇,剪灭中官势力。只是以陛下目前的实力而言,想要削平藩镇,简直难如登天。
所以陛下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剪除中官势力,中官依附天家而生,实力最弱,最容易对付,只要陛下策略得当,当可一举成功,改变百十年来太阿倒持之局。
没有了中官掣肘,陛下便能大展手脚,然后刷新吏治、聚财练兵,等实力强大之后,再以雷霆之威扫灭藩镇,期以二十年,天下既平,大唐复兴,陛下再励精图治一番,当可重现我大唐贞观、开元的极盛之世。”
罗隐一番精辟的论述,听得李晔激动万分,点头不已。
大唐在经过黄巢之乱后,藩镇割据已是愈演愈烈,各地的节度使们趁机扩张地盘,攻伐称雄,整个天下已然化为了他们争霸的战场,天子威令不行,皇权一落千丈。
如果历史的轨迹不因李晔的穿越而改变,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在一番残酷的兼并战之后,天下将会逐渐出现三大强藩,他们分别是宣武镇朱温、河东镇李克用还有凤翔镇李茂贞,这三大强藩最终将瓜分大唐天下,最终代唐自立。
待将来,还是要荡平天下藩镇,方能重造大唐盛世!
只是藩镇数量众多,兵力雄壮,想要铲除他们又谈何容易?
先不说藩镇那些外敌,单单宦官专权乱政这个内患就足以让李晔头痛万分了。
想到这里,李晔不由急急问道:“怎样才能除去中官权宦?”
罗隐不答反问:“陛下是打算除去杨复恭一人还是所有中官权宦?”
“如果是杨复恭,如何?”
“杨复恭虽然手握禁军兵权,在朝中又广有势力,但陛下若只是想除去他一人,此事易如反掌,陛下只需一杯毒酒便可取其性命,或者于殿内伏下甲兵,等其入殿,灭杀之,亦可得其首级。
不过臣认为,此乃下下之策,当年李辅国专权被杀,程元振继之当权,程元振既没,王守澄代之,守澄嚣张跋扈,专权自恣,文宗使计毒杀,仇士良又代之。
若陛下仅诛杨复恭一人,自有他人替之,一人死一人上,中官牢牢把持着权位,天子亦无法撼动其分毫。故臣以为,陛下若真想摆脱家奴的控制,畅快得行使天子的权柄,只有除去以杨复恭为首的所有中官权宦。”
看着罗隐坚定的眼神,李晔心道这家伙野心好大,比杜让能还狠,只见他苦笑一声,道:“罗卿所言句句在理,只是杨复恭他们兵权在手,朕手下无一兵一卒,想灭他们谈何容易?”
罗隐沉声道:“所以陛下需要先夺其兵权。”
李晔闻言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罗隐的论述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之前已经和杜让能就如何夺取兵权想过好几条稳妥的计策,但他还是想听听这个前世的历史名人有没有别的办法。
“不知卿有何妙计啊?”
罗隐侃侃而谈:“臣观神策军将虽然心向中官,但其中不乏野心勃勃之辈,陛下可极力拉拢收买,给他们逆阉给不了的权位,分化逆阉的势力,瓦解神策军的垄断特权,让他们内斗。
那些野心勃勃之辈为了保住权位,必然会和逆阉起摩擦,为了抗衡逆阉,自然会倒向陛下这边,寻求陛下的支持,到时候,一旦举事,陛下登高一呼,众人群起响应,神策军必乱,应能一战功成。”
虽然之前他不过是一介布衣,暗中却十分关心朝政,因为他总认为自己有一天也会身列其中,所以对朝政大事了如指掌。
长篇大论过后,罗隐微微调息,查看皇帝的神色,却见皇帝低头沉思,许久不言。罗隐不知皇帝心中在想什么,是喜是怒,又回想起自己刚才说话慷慨激昂,指点方遒间大异平日的小心谨慎,心中不免有些揣揣。
时光好似就此停止,正在不安之间,皇帝终于开口道:“罗卿适才纵论朝政颇有见解,但朕不知你是否只会纸上谈兵。”
罗隐心中一喜,知道皇帝认可了他刚才的话,说道:“臣观逆阉杨复恭手下有位义子,名叫杨守立,是个胡人,其凶悍狡黠,颇有野心,并且独领一军,实力颇为可观,臣有一计,或可为陛下将其收来。”
“哦,是何计?”这话引起了李晔的兴趣。
罗隐神秘一笑,道:“此为机密,陛下请附耳。”
李晔依言而行,罗隐在他的耳边轻轻说了几句,李晔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此计可行。”
罗隐恭谨的道:“此计若要成功,非陛下亲自出马不可。”
“嗯。”李晔顿了顿,用庄严而有信心的声调说:
“如能收服此等猛将,皆卿之功。”
罗隐躬身说:“托天子威灵,臣以驽钝之才,不敢辜负天子信赖。”
李晔微微一笑,道:“卿此番问对,深合朕意,朕有赏。”
说到这里,李晔就叫宦官们拿出两块银铤、三匹彩缎,赐给罗隐,罗隐叩头谢恩。
赏赐过后,李晔小声嘱咐:“今日问对事宜,不可有半分泄露。
罗隐闻言收起喜悦,神情庄重的道:“陛下放心,此中之事,臣明白。
得到罗隐的承诺,李晔欣慰的道:“朕相信你,好了,今日就先谈到这里吧。”
“臣告退。”罗隐叩头再三,这才依礼退下。xh211手机用户看重铸大唐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46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